泉州湾成候鸟天堂 卫星追踪下揭秘候鸟迁徙奥秘

全文1862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福建泉州成为候鸟天堂,每年从9月到12月,数千万只候鸟南迁途经中国进行能量补给或停留在境内栖息越冬。

02泉州湾附近的短耳鸮佩戴追踪器,持续回传数据,为保护和研究短耳鸮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03专家通过分析短耳鸮的追踪数据,发现其北迁南迁路线有差异,北迁主要走海路,南迁则以陆路为主。

04此外,泉州湾迎来候鸟迁徙高峰,目前鸟类总数接近5万只,其中越冬黑嘴鸥陆续飞抵泉州湾。

05保护修复红树林,湿地生态持续向好,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全球有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其中4条经过中国。每年从9月到12月,数千万只候鸟南迁,途经我国进行能量补给,或停留在我国境内栖息越冬。候鸟迁徙,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充满了神奇的奥秘——候鸟是如何迁徙的?候鸟迁徙过程中,各地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有哪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发现?各地鸟类调查监测网络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季节,候鸟在我国福建越冬地的情况怎么样?一起来看↓

 

福建泉州:短耳鸮佩戴追踪器 持续回传数据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福建泉州的鸟类调查工作人员都会在泉州湾附近区域,观测到短耳鸮的身影。就在去年的越冬季,当地的野生动物救助站,救助了11只短耳鸮。它们有的是撞到了高空玻璃上,有的是撞到了树枝上。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为这些受伤的短耳鸮进行了细致的身体检查和监测救护,还给其中三只状态良好的短耳鸮,戴上了卫星定位追踪器,其中一只追踪器,一直在持续稳定地回传数据信息。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功给短耳鸮佩戴追踪器并有数据回传的案例,为保护和研究短耳鸮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福建泉州:被救助短耳鸮已踏上南迁之旅

根据最新的追踪数据,这只短耳鸮今年3月从福建泉州北上,于4月飞抵俄罗斯繁殖地,就在9月底,它又踏上了南迁之路。目前这只短耳鸮的位置在哪里?现在泉州湾的越冬候鸟情况怎么样?一起来看记者的介绍↓

总台记者 黄珊: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泉州晋江的蓝色海湾,这里是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去年这只短耳鸮被救助以及放飞的区域。

图片

总台记者 黄珊:根据最新的卫星定位,目前这只短耳鸮的位置是在浙江台州,距离我们所在的泉州晋江还有600公里左右。这只短耳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佩戴追踪器并且稳定回传数据的成功案例,通过将近一年的数据分析,专家们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可能已孵化育雏 北迁南迁路线有差异

图片

这只短耳鸮飞回俄罗斯繁殖地后,6、7、8三个月,它基本上都是待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它是一只雌鸟,因此专家推测很有可能这三个月它是在孵化育雏。

图片

图上蓝色的是它北迁的线路,红色的是它南迁的线路,可以看到两条路线不太一样。北迁主要走海路,而南迁则以陆路为主。专家推测,这次它很有可能是带着雏鸟正在南迁,虽然路途远一点,但是有充足的食物补给。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最快一周左右,它就会抵达泉州晋江。

“鸟撞”成为鸟类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片

今年10月以来,晋江市林业部门已经救助了20多只鸟,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越冬候鸟。救助站请来了专家,对部分受伤的鸟儿进行集中诊疗。等到一些鸟的身体恢复过来,就会择机进行放飞。

图片

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林业资源监测中心主任 吴锟福:像这只苍鹭是翅膀折断了,其他的主要是一些骨折或者身体虚弱。我们救助的鸟类大部分是撞到了树上,或者大楼玻璃上受伤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鸟撞”。目前。“鸟撞”已经成为威胁全球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泉州湾迎最佳观鸟季 候鸟翔集

图片

总台记者 黄珊:这段时间以来,泉州湾迎来了候鸟迁徙高峰,根据最新的鸟类调查,目前这里的鸟类总数已经接近5万只,这几天来,泉州湾万鸟翔集,不仅能经常看到壮观的“鸟浪”,还能看到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水边栖息觅食。

越冬黑嘴鸥 陆续飞抵泉州湾

图片

总台记者 黄珊:黑嘴鸥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它们大多是在11月左右来到这里,到来年的3月左右北迁飞离。我发现,它们跟我3月份见到它们的时候不太一样。这个季节,他们的头部是白色的,而到了三月份,它们整个头会变成黑色,这个过程就是换羽。

保护修复红树林 湿地生态持续向好

图片

为什么候鸟如此钟爱泉州湾?其实跟红树林有着很大的关系。20多年前,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这里的近海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年来,当地通过保护修复红树林,种植短叶茳芏等植物,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儿当然最先知晓,这几年来,这里的红树林面积已经超过了1万亩,每年迁徙季都有数万只候鸟来到这里栖息越冬。

 

短耳鸮:夜行性肉食动物 可扭头270度

以上所提的短耳鸮还有哪些特点,喜欢吃什么,一起来看↓

短耳鸮又名小耳木兔、夜猫子,属于鸮形目,也就是常说的猫头鹰中的一种。短耳鸮的体型比较矮,头部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耳羽短小而不外露。短耳鸮的眼周是黑色,虹膜是金黄色,嘴巴和爪子是黑色,脚是棕黄色。

图片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宋森:它生活在树上,身上的纹路和周围环境很贴切,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它们的最大的扭头幅度可以到270°。

图片

和鸮形目大部分种类一样,短耳鸮也是一类夜行性肉食性动物。它们通常会在晚上外出活动,白天的时候会栖息在地上或草丛中,短耳鸮的食物以老鼠为主,有时候也会吃小鸟、蜥蜴、昆虫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图片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宋森:短耳鸮一年能吃1000多只老鼠,所以对控制鼠害是很有帮助的,包括整个鸮形目这些鸟类,其实在我们国家这种生态系统里面,草原、森林的鼠害防控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专家研究发现,短耳鸮只有部分存在迁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