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色文化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红色资源”为镇江文旅加码赋能

今年以来,镇江市文广旅局党委坚持抓党建、谋发展,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以“书记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红色资源记录不全、保护不善、利用不够鲜活等现实难题,探索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新路径,切实将红色文化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红色文旅力量。

图片

以基础建设为切口,串珠成链摸清资源底数

镇江历史底蕴深厚、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是一座红色资源的“富矿”。镇江市文广旅局党委立足革命文物保护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要求,不断探索资源挖掘的新路径、新做法,全力做好市域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

扎实开展市级层面资源普查。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行动,局党委书记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推进会,部署开展全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累计普查红色资源近千个,共有3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54件(套)可移动文物列入省革命文物名录,全市红色资源底数更清、动态更准。

细致做好馆藏文物摸底保护。细致开展馆藏红色文物盘库建档专项行动,累计完成四千余件(套)馆藏文物的盘库和平台上传、建档工作。充分释放省级示范项目带动作用,深化开展“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等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持续提升文物安全等级。

全力推进馆外文物摸排征集。探索建立文物保护员队伍,用足用好“红色初心”志愿者队伍,扎实开展零散红色资源归集调查行动,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累计收集整理茅山抗战故事、烈士名录、诗歌、散文等234篇,收集图片、文物照600多张,持续扩大红色文物保护范畴。

图片

以红色教育为支点,赓续传承强化精神培塑

文化内涵是红色资源的灵魂。局党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教育引导意义,通过点面结合、线上线下互补,持续加强红色资源的整合、统筹与转译,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以红色文化赋能政治教育,持续增强育人实效。

高站位谋划实景课堂。依托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茅山铁军营党性教育基地、陈庄新四军革命遗址等红色点位,探索构建“3+X”红色培训体系,扎实开展“七个一”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精品课程,先后推出《南昌,新四军从这里走来》等8个主旨鲜明的专题展览、5个临时展览,开展50余场“铁军讲堂”文化宣讲讲座,累计培训干部、服务群众破百万人次,持续建强红色高地。

高标准推进线上课堂。围绕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镇江博物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推出《党史知识知多少》等课程50余期,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普及。全力实施“何以镇江”工程,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嵌入其中,举办“文物会说话”短视频大赛,累计1.2万人次参与,在线点击量超23.5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高质量开展公共课堂。结合省“双千计划”,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档升级,建成40家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有效推动红色文化浸润,相关做法由局党委书记代表江苏省在第三届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暨长三角地区“文旅公共服务促消费”上作交流发言。高标准开展“红色文化六进”行动、“送戏下乡”演出等4000余场,红色剧目扬剧《茶山女人》、锡剧《太平洲上》等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五星工程奖,多方位多渠道传播红色声音、讲述红色故事。

以服务发展为目标,强化引领推动文旅融合

立足镇江特色,局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在深入分析、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推出“红色+旅游”一揽子服务,大力发展与镇江红色特质相契合的红色旅游、研学教育、乡村振兴等产品体系,持续激活革命老区融合发展的“红色引擎”,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精心打造红色旅游项目。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茅山5A级景区建设,持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入选沪苏浙皖联合发布的“长三角革命文物主题游径”,“铁军东进战地 茅山红色传承”创成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走进茅山抗日根据地 重温东进序曲”线路入选省级“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项目,让红色文化成为可触可感的旅游体验。

图片

现场

精细构建红色研学路线。由局党委书记牵头,联合多部门深入实地调研,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红色景区为核心,与茅山自然人文景区相融合,打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红色英模等数十条红色研学路线,引导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感悟信仰力量,带动全市“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在全省Ⅱ类地区连续两年位居第一。

精准推动乡村融合发展。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文旅“五百”工程,打造近300个乡村文旅新场景,承办省乡村旅游节、全国二十四节气秋季美食活动等,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茅山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4条红色体验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世业村成功推荐为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备选案例,文旅融合发展质效更加凸显。

通讯员 孙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