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思婷:实现30x30目标是确保我们子孙后代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健康福祉的关键途径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2024年年会主题论坛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昆蒙框架


图片

克思婷·斯海特

——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


实现30x30目标是确保我们子孙后代

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健康福祉的关键途径


实现30x30目标不只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迫切任务,也是确保我们子孙后代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健康福祉的关键途径。


通过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我们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并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WWF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保护组织、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紧密合作,确保保护地得到有效的管理。通过保护区、OECM等多样化的保护手段,我们得以推动更具包容性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模式,实现长期的自然保护目标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福祉。


我想就实现30×30目标强调四个重要方面。首先,WWF倡导恢复区域之间的连通性,以保障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的自由迁徙和基因交流。WWF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保持生态连通性是物种生存和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我们应该避免出现“纸上保护地”,即虽然在法律或政策文件中设立了保护区域,但这些区域实际上并未真正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其次,生物多样性融资对于实现30X30目标至关重要。WWF与各国政府和合作伙伴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应用创新的融资工具和合作机制,寻求为自然保护提供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例如,我们正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机构合作开展绿色金融项目,帮助确保巴西、哥伦比亚、尼泊尔等国的保护区能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在中国,WWF根据中国国情编制《中国可持续蓝色产业目录》,以引导金融部门加强对海洋保护的投资。


我们期待与相关金融部门就未来的政策制定进行交流。在全球层面,我们正与许多组织合作,为生物多样性融资设立基金。但我想强调的是,单纯设立基金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确保资金真正流向保护地,包括当地的从业者和居民。


第三,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是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和贡献者,他们在对自然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以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式加强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对自然保护的参与和贡献;保护他们的传统知识和领导力,是实现30×30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另外,我们呼吁构建全面的监测与披露体系,以追踪并报告30×30目标的实际进展。WWF作为发起机构之一设立了“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这一国际披露机制,并推出“Biodiversity Filter生物多样性风险过滤器”和“Water Risk Filter水资源风险过滤器”等自然风险评估工具,帮助金融机构与企业识别自然保护方面的绩效差距,管理相关风险,并寻求转型和提升。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更多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采纳TNFD框架,积极运用这些自然风险评估工具,共同为实现昆蒙框架目标贡献力量。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实现30×30目标需要不同国家、各个部门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行动。在巴西有大约1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可被再利用,这足以在不砍伐亚马逊雨林的情况下,满足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需求。


中国是软性商品进口大国。WWF将继续加强支持中国与巴西等国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双多边对话,促进政府间和行业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贸易政策、行业标准等方式来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促进全球范围内30x30目标的实现。

文字根据克斯婷·斯海特博士在国合会2024年会上的发言整理。


30X30目标出自《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即确保到2030年,通过有效保护措施,使全球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区域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