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大气的城市风光,灵动有趣的动物图像……轻柔的光透过刻花玻璃器皿,晶莹剔透、高雅华贵、熠熠生辉,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这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近日,它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南有重庆北碚,北有大连盛道”这是业内对中国日用玻璃行业翘楚的赞誉。其中的“重庆北碚”便是指诞生于重庆北碚的玻璃器皿制作技艺,该技艺尤以精湛的玻璃刻花工艺而蜚声海内外。一件普通的玻璃器皿,因精美的刻花而被赋予了生命。
北碚玻璃器皿刻花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公元1906年),后经过几代匠人的不断摸索创新,自成一派,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艺术价值。1951年,北碚玻璃器皿厂成立,在之后几十年间,“北玻”成为全国玻璃成型、刻花工艺的重要一脉。鼎盛时厂里员工有2000多人,磨花工就有200人。
76岁的郑业全是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他十几岁时就进入北碚玻璃器皿厂当学徒,在老一辈玻璃磨花匠人的指导下,他仔细钻研,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孙正勇是郑业全的徒弟,跟着师父学艺几十年,如今已是北碚玻璃器皿刻艺重庆市北碚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精雕细磨是一道漫长的工序,依据设计参数,孙正勇从大大小小数十件砂轮中挑选出最佳尺寸,做着玻璃打磨前的准备工作。
“呲呲呲!”伴随着研磨的声音,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玻璃杯逐渐有了五彩斑斓、凹凸有致的美丽花纹,就像披上了一件璀璨的外衣。孙正勇说,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尤其突出手工工艺在玻璃制品上的再创造,配合粗砂、细砂砂轮切削,使玻璃工艺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套色玻璃是在透明玻璃上覆盖一层0.5-1毫米的颜色,如何使颜色在刻花时更有层次,砂轮与玻璃表面接触的角度,以及匠人所用的力度都至关重要。操作中稍有偏差,即使是沿线刻磨,也可能会影响到作品最终的透光效果,让玻璃制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这些火候的掌握,都是工匠们千锤百炼的结果。
雕刻是个精细活,像这样的玻璃杯,一个成熟的工匠一天也只能刻花5到6个。全手工雕刻,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也让它们“身价”倍增。这样的玻璃杯,市场售价每个上百元。
玻璃刻花工艺不仅需要有美术功底,还考验着刻花者的耐力与体力。有的花瓶单个重量就达10多斤,刻花过程中,需要匠人抱着它用砂轮反复磨砺,每天拿起、放下的动作就需要重复上百次,一件精刻作品的完成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
刻花完成后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是将刻花时的瑕疵、斑块打磨平整。抛光后的花瓶在水中清洗干净,透过阳光,便会呈现出如水晶般的光泽。它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可以作为普通百姓家的摆件装饰品,也曾作为国礼闪耀在国际舞台上。
这件名为“重庆风光”的玻璃花瓶60多厘米高,匠人们花了20天时间完成。花瓶上有石宝寨、夔门、大足石刻、重庆大礼堂等重庆地标景点,极具地域特色。这件作品中,最见刻花功力的就是均匀的线条。在制作过程中,稍不注意,线条就会有粗有细,影响整体效果。
2013年,北碚玻璃器皿厂宣布停产,玻璃刻花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但以郑业全、孙正勇为代表的传承人们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如今,他们又聚集到新成立的重庆兴北盛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传承着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
一件又一件光彩夺目的作品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承载着郑业全等老一辈“北玻”人青春记忆和职业荣光的老厂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相信,只要有人还在坚持,这门手艺就会一直传承下去,玻璃雕刻之“花”就不会凋谢。
第1眼TV-华龙网 伊永军/文 石涛/图 印山红 李茜 邵煜晟/制作李文科 冯珊/主持 刘颜 王梅/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