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瀍河区白马寺镇陈村一鼓厂内,陈战博正和父亲陈义超一起安装鼓皮。
35岁的陈战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家制鼓技艺的第十九代传承人。他从小耳濡目染,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鼓技艺。“要做就做最好,一面好鼓打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声音都不会变。”陈战博说,做一面好鼓并不容易,其选材和工艺流程都很重要。
近年来,陈战博通过互联网平台等形式公益授课,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项目,感受传统制鼓技艺的魅力和风采。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怡熙 通讯员 赵博 文/图)
查看原图 644K
近日,在位于瀍河区白马寺镇陈村一鼓厂内,陈战博正和父亲陈义超一起安装鼓皮。
35岁的陈战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家制鼓技艺的第十九代传承人。他从小耳濡目染,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鼓技艺。“要做就做最好,一面好鼓打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声音都不会变。”陈战博说,做一面好鼓并不容易,其选材和工艺流程都很重要。
近年来,陈战博通过互联网平台等形式公益授课,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项目,感受传统制鼓技艺的魅力和风采。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怡熙 通讯员 赵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