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不起眼的古城墙原来挺有故事,见证着婺城的发展和变迁

古人曾用“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样豪迈的诗句来形容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虽说它已然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走过1800多年,但是却辛辛苦苦没有多数人印象里古城古镇应该“标配”的连绵城墙或巍峨城门,所以在我看来,可能是因为城市建设、发展得太快,反倒有些忽略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虽能理解,但终归觉得有点可惜。

图片

图片

显然,当地的相关单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金华文化广电旅游局就在2019年开启了“通远门古城墙修缮工程”,主打的就是一个“修旧如旧”,还原古城墙真容。几个月后,这处遗址便恢复历史原貌重新回归,成为市中心一处可登高、观景、休闲的文化地标。

图片

因为我到金华出差时住得离它很近,就决定在第二天早上过去打个卡。“通远门古城墙”静静地坐落在西市街南口,现在一边临街,一边则是当地的某家高级酒店,如果想上城墙,必然会经过这家酒店的停车场(台阶入口),所以中间难免会被保安询问了几句,好在态度都挺客气的。但也由此可见,慕名到这里打卡的人平时应该是极少的,呵呵。

图片

图片

     有史料记载,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钱镠始筑城墙。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知州范之才重新修筑城墙。元顺帝至元年间古城墙尽废。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旧址重建城墙。在这个过程中,最多时曾有11座城门,连接城门的古城墙拱卫着金华城。奈何时过境迁,现仅存通远门城墙和水门城墙两处遗址。  

图片

据称,通远门以前还建有“瓮城”,说明该处古城墙(城门)地理位置不仅是金华出西南方向最重要的一处城门,也是金华古城的重要门户。像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写道,徐霞客曾从兰溪乘船至金华,在小码头上岸,进入通远门想上岸投宿旅舍,有热心人把他带到兰溪门附近的一个小旅舍住下,由此出现了从府城走出的“霞客古道”。从近现代史记来看,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通济桥之战”就是从通远门攻入金华城的……稍作追溯,这座本来不大起眼的古城墙遗址,竟突然变得莫名高大起来。

图片

“通远”二字还蕴含着“通往远方”之意,寄托了古人对于远方的憧憬和对交流的渴望。已经消失的通远门作为金华古城最为重要的南大门,其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城门外便是婺江上的“小码头”,在往昔的岁月里,此地热闹非凡,它原是通往杭州和京城的水路码头,也是通往东阳、兰溪、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水旱路的主要通道。无数的商船在此停靠,货物的装卸声、商人们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商贸交响曲。

图片

而今,旁边西市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南腔北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也依然在续写着它曾经的辉煌。作为金华府城三大集市之一,这里始终商贾店铺林立,各种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新鲜的果蔬,应有尽有。金华西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

图片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分享转发、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人帐号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图片

当你第一眼看到“通远门古城墙”的时候,估计会跟我一样觉得有点太不起眼,但它对于金华来说,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文物建筑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遗憾的是我只粗略游走了一遍,并没发现传说中的刻有“兰溪州”“万历”“大城”“金华县”等字样的铭文砖,也不知道真假。

图片

这个景点的具体位置是:“金华市婺城区通济街金华国际大酒店通远门古城墙”,自驾按导航走即可,但目测停车位很紧张。当地的8路公交车可以直达,站名为“小码头”,下车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