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卷到现在,在智能化上的比拼越发你追我赶,AEB、NOA、IOT、OTA……消费者需要了解的术语也越来越多。
而车机系统的OTA,是衡量智能化的最重要指标。其中,SOTA则主要针对车内应用软件的升级,能够优化车机系统、丰富座舱功能。而FOTA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能够对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车机系统固件等进行升级,对数字化服务、驾驶辅助、电气、底盘和动力系统等底层系统模块进行更新,从而实现操控性、智驾能力、充电速度等的提升,让汽车的功能不断迭代。
从这个角度看,OTA可以说是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分水岭,只有能够实现OTA的汽车,才有资格谈汽车智能化。
但是,各家品牌的OTA频次可能天差地别,有的更新频率堪比手机,有的则半年一载也没有动静。此次南都·湾财社“2024新能源车百强报告”聚焦车企智能化维度,以2023年11月-2024年10月这一年的数据为样本,汇总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TOP50”。看看哪些品牌在OTA更新上最卷?
自主品牌大幅领先,进口及合资“掉队”
比亚迪OTA年更46次排第一
2024年堪称OTA爆发之年,与2023年年末每月400+项OTA功能升级相比,2024年10月通过OTA进行的功能升级已经接近1000,此前多个月也维持在较高水平。用户和汽车行业都见证了OTA频次的快速增长,参与的品牌也在不断增多。
在更新频率上,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每个月平均更新3.8次,从2023年11至2024年10月已经进行了46次。
位居第二的是问界,每月平均2.4次,此前12个月已经进行了29次。极氪则以月均2.2次的OTA频率排行第三,此前12个月已经进行了26次OTA更新。
在Top10中,除了特斯拉一个进口品牌外,全被我国自主品牌占据。新势力中理想和小鹏表现不错,蔚来有明显掉队,已经排到了第14位。
纵观整个榜单,基本鲜见进口品牌及合资品牌的身影,别克、凯迪拉克、福特、日产、奔驰、丰田等是为数不多的上榜者,而其排名依然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虽说智能化不能直接等同于OTA频次,但后者始终是目前汽车智能化水平最直观的参数之一,它标志着市面上的产品都在向着更强感知、更大差异化、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车企在OTA板块的竞争结构,也在不断对市场格局进行重构。从今年所有品牌的表现看,新势力一枝独秀的格局已被打破,自主品牌、传统车企的合围蓄势待发,进口品牌的掉队趋势亟须改进。
过半新能源车用上L2及以上智驾
OTA升级最多的是行车辅助
从综合数据可以看出,如今车企通过OTA实现的功能正日益增多,以2024年10月为例,国内21个品牌、61款车型发布并升级了42个OTA版本迭代,共涉及智能座舱、IOT、充电与补能、车设车控等八大领域,929项功能升级(含新增/开放/优化)。
在这近1000项功能升级中,车型通过OTA升级最多的就是行车辅助功能了,次数远超其他更新类别,中控通用设置、中控生态、语音助手、系统设置等则排列其后。
联合科瑞咨询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达到 51%。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车主已经用上了L2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此外,作为智能驾驶技术的一部分,提供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远程泊车等功能的品牌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些乘用车中,高端车型装车率显著高于低端车型,近期新上市车型也以自动驾驶为卖点。但这一格局正被打破,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不少车企如小鹏、宝骏、埃安等,都在将支持城市/高速自动驾驶辅助的技术进行下放,将其配备到价格10万-15万的乘用车上。可以预见,未来消费者在购车时,智驾能力将会成为决策时更重要的依据。
涉及领域逐步扩大
定制娱乐系统成OTA升级新方向
如今,车企通过OTA升级所带来的好处已显而易见,比如降低汽车召回的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和车辆智能化水平等。通过OTA,汽车制造商可以不断改进和更新车辆的软件,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而车主则无需将车辆带到维修中心,既方便又节省成本。
技术进步和产品多样化也功不可没,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电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比如作为座舱升级重点方向的语音交互,在GPT大模型的带动下,许多车型提供了更智能的人性化交互体验,比如与用户轻松聊天、识别手势操控、连续语音识别、语音调节座舱、手机遗忘提醒、副驾手机投屏等功能。
可根据用户喜好进行定制的娱乐系统也是OTA升级的一个方向,例如个性化的界面、音乐推荐和导航偏好、车内KTV功能,投屏玩游戏功能等。此外,许多车企还实现了对针对悬架调整、电耗控制、碰撞预警联动氛围灯的OTA升级。
综上所述,车机系统的OTA不仅是汽车智能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未来汽车智能化提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期待明年新能源汽车百强报告智能化榜单有会更丰富的数据,也有更多的上榜者。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