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证实例,华彩新声第十五期丨1例中年微小病变肾病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半年实现完全缓解

导读


微小病变肾病(MCD)是成人特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在10%~17%1有研究表明,部分MCD患者具有针对足细胞蛋白(如肾素)的自身抗体,这可能与足细胞损伤、自身免疫和蛋白尿对抗B细胞治疗的反应有关2一般来说,MCD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和相对良性的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风险极低3在治疗方面,除糖皮质激素(GC)、环磷酰胺(CTX)、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等之外,利妥昔单抗(RTX)已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用于MCD的治疗4,5RTX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B细胞上的CD20抗原,导致B细胞耗竭。此外,利妥昔单抗已被证明可直接与足细胞sMPDL3b结合,其抗蛋白尿作用可能独立于B细胞的消耗作用,两种机制在MCD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1,6


病例回顾

中年男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增加,临床确诊MCD

男性患者,34岁,于20220502日入院。

【主诉】:反复泡沫尿26年,再发2天。

【现病史】:患者26年前(8岁)出现泡沫尿,查尿蛋白3+,血白蛋白<30g/L,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当时予激素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后尿蛋白转阴停药。22岁时因病情复发于外院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予足量激素口服,约1周左右尿蛋白转阴,后激素逐渐减停。过程中病情多次反复,多次调整治疗方案(入院当时予强的松+环磷酰胺方案)。

【既往史】:糖皮质激素性糖尿病20209月不慎跌倒致左侧锁骨骨折。

【个人史】:未婚未育。

【家族遗传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0℃,脉搏88/分,呼吸20/分,血压123/90mmHg满月脸,面部可见痤疮,眼睑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8/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7.43*10^9/L,血红蛋白量 158g/L,血小板计数 18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66.50%C反应蛋白<0.499mg/L

2)血生化:钠 143.8mmol/L,钾 3.66mmol/L,肌酐 76.1μmol/L,尿素 6.51mmol/L,葡萄糖 6.32mmol/L,钙 2.42mmol/L,磷 1.05mmol/L,甘油三酯 2.46mmol/L,总胆固醇 6.07mmol/L,白蛋白 50.6g/L,总二氧化碳 28.2mmol/L

3)尿常规:潜血阴性(-)尿蛋白阳性(3+),白细胞酯酶阴性(-),葡萄糖阳性(3+),比重 1.050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612.77m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2.378g/24h24h尿量2.15L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8.20%

5)淋巴细胞亚群:CD3+ 81.45%CD3+CD4+ 36.57%CD3+CD8+ 44.21%CD3-CD19+ 2.36%(计算计数26.67/ul),CD3-CD(16+56)+ 13.10%CD4+/CD8+ 0.89

6)乙肝、T-spot阴性

7)影像学:胸部CT:两肺下叶慢性炎症机化灶;双髋关节MRI:双侧髋关节少许积液;骨密度:正位腰椎减少(T -2.5),左股骨减少(T -1.7);心电图:1.窦性心律 2.电轴左偏


诊断意见

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

类固醇糖尿病

重度骨质疏松


病例解析

中年MCD患者如何用药?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成为优选

这位中年男性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诊断为MCD。既往治疗方案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但病情仍反复发作。


图片


临床该如何进一步调整用药呢?根据2021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肾小球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KDIGO指南)推荐,MCD初始治疗策略为GC;若有GC禁忌症则可选用CTXCNI、霉酚酸酯/+小剂量GC,或可使用利妥昔单抗(RTX5。相比GC、烷化剂和免疫抑制剂,RTX 在治疗MCD 方面安全有效,特别在减少复发次数和减少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诱导缓解的有效性在65%~100%之间4,5。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本例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为GC联合RTX


治疗方案及调整:


图片

RTX初始治疗1g两剂方案,后根据CD19个数,以及反复复发的病程特点,间隔6-8个月补充600mg,以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


疗效监测:


124h尿蛋白定量在RTX治疗6.5个月时由2.38g降至0.22g,实现完全缓解;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治疗期间维持稳定


图片


2)肌酐水平在治疗期间维持稳定


图片

3B细胞绝对值在RTX首次治疗后即从26.67/ul下降至0.96/ul

图片


专家点评

RTX打破临床用药局限,可作为MCD的一线治疗优选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肾病综合征多年,肾穿刺活检病理示MCD,多次使用GC有效,但治疗过程中多次复发,激素依赖,曾联合使用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TAC)、CTX等药物防止疾病复发,但效果不理想。在对GC治疗有应答的成年患者中,25%会经历频繁复发,30%会成为GC依赖,长期GC治疗与许多副作用有关2。MMF可减少复发的频率,但其使用可能受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限制。而CNI的使用常与肾功能障碍、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牙龈增生有关,且停药复发率高。CTX可诱导约50%的MCD患者长期缓解,但细胞毒性、骨髓抑制、不孕症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2,5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了RTX 治疗 MCD 安全有效。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41 例成人MCD患者,RTX 治疗1个月,完全缓解率(CR)达到61%,部分缓解率(PR)为17%。中位随访 44 个月,总体临床缓解率达到78%。在安全性方面,RTX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7。另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1项RTX治疗成人MCD的研究(n=170),RTX治疗的总体临床缓解率为80.3%(95% CI,68.5-88.5%),CR达到74.7%。在所有研究中,RTX耐受性良好,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0.092次/年(95%CI , 0.056-0.148 ; I2=0%),主要包括皮疹/药疹、输液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肺炎8。此外,在减少成人频繁复发和GC依赖性MCD的复发次数方面,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17例GC依赖或频繁复发的MCD患者,平均随访29.5个月(5.1-82个月)。结果显示,11例患者输注RTX后无复发(平均随访26.7个月,5.1-82个月),其中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能够停用所有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和激素。6例患者在平均11.9个月(平均随访34.5个月,16.9-50.1个月)后至少复发一次,但在此期间他们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可以停止或显着减少9


KDIGO指南建议,与单用泼尼松或不治疗的相比,CTX、RTX、CNI或霉酚酸类似物(MPAA)可用于治疗频发型/激素依赖型 MCD。从临床应用角度,对于频繁反复、激素依赖或不耐受的患者可在初始阶段就采用RTX治疗,RTX可作为成人MCD患者有效且安全的一线治疗方案2。但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临床仍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RTX治疗MCD的疗效与安全性。


病例分享专家

图片

贾苗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 毕业于中山大学内科学肾脏病专业,2019年成功入选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项目,苏州高新区“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苏州高新区“优秀医务工作者”,苏州抗衰老学会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

  • 主持市区级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5篇及核心期刊论文5篇

  • 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项


病例点评专家

图片

卢国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 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 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第九届肾脏病学会副主委

  • 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江苏省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江苏省肾病质量控制副主任

  • 苏州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委

  • 苏州市肾病质量控制主任


参考文献:

1.Azukaitis K, Palmer SC, Strippoli GF,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minimal change disease in adul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2;3(3):CD001537.

2. Mirioglu S, et al.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podocytopathies: an update from the ERA Immunonephrology Working Group[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4;39(4):569-580.

3. Fenoglio R, Sciascia S, Beltrame G, et al. Rituximab as a front-line therapy for adult-onset minimal change disease with nephrotic syndrome[J]. Oncotarget. 2018;9(48):28799-28804.

4.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利妥昔单抗在肾小球肾炎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2):151-160. 

5.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Glomerular Diseases Work Group. KDIGO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lomerular Diseases. Kidney Int. 2021;100(4S):S1-S276.

6. Aslam A, et al. Review of the Role of Rituximab in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Minimal Change Disease and Immune-Mediated Focal and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J]. Glomerular Dis. 2023;3(1):211-219.

7. Guitard J, Hebral AL, Fakhouri F, et al. Rituximab for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 in adulthoo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response, long-term outcomes and tolerance[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4;29(11):2084-2091.

8. Hansrivijit P, Cheungpasitporn W, Thongprayoon C, et al. Rituximab therapy for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and minimal change diseas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Nephrol. 2020;21(1):134.

9. Munyentwali H, et al. Rituximab is an efficient and safe treatment in adults with steroid-depende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J]. Kidney Int. 2013 Mar;83(3):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