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明】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随手一指便是“遗址 ”

图片

图片




“这个沟里,曾经出土过西周战车的部件;远处那个土壕里,挖出过4组编钟;朝西往前走的那处麦田里,当年考古找到了好几吨铜渣……”

图片俯瞰云塘村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了邻接岐山的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在这里,听了云塘村村民李得胜的解说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片土地上,即便是当地老人随手一指的日常之地——看似平凡的土沟、不起眼的角落、广袤的麦田,竟都蕴藏着与周文化紧密相关的“遗址”秘密。

云塘,单从其名中的“云”字,便能感受到一丝超脱凡尘的“仙气”。传说,西周时此地有水塘,面积数亩之大,周围垂柳摆枝、古树遮阴,朝有晨雾缭绕、晚有水汽蒸腾,犹如白云,云水相映,故称云塘。

虽然传说难以考证,但是考古发掘却找到了证据和出处。2009年春季,有个村民在云塘村西南一个壕沟里挖出了不少石板,有着强烈护宝意识的村民很快将此事报告给周原考古队。周原考古队的专家经过发掘后初步判断,这是西周时期的“蓄水工程”。同时还发现了三条引水渠道,其中一条长1700多米,有一条直通文王宫殿所在地的贺家村。看来,聪明的周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破解了生产生活用水这一难题,“云塘池渠遗存”的发现,也开启了周原水系考古的先河。

暖阳下,云塘村西南一处麦田里,郁郁葱葱的麦苗长得格外粗壮。“就是这里,曾挖出2万公斤废骨料,有牛骨、马骨、狗骨、羊骨、猪骨,还有罕见的鹿骨、骆驼骨……”当地村民介绍说,这处麦田下,遍布着珍贵的遗址遗迹,仅制骨作坊就有20处,还出土了少量铜锯、铜刀、铜钻和砺石等制器工具。绝大部分骨料带有锯、削、锉、磨等不同加工痕迹,证明了在当时,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工艺流程都遵循统一标准,这也是西周时期骨器加工业鼎盛发达的有力证明。

除了制骨作坊,云塘村内还发现了涵盖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多个种类的西周手工作坊遗址,展现了西周时期手工业的繁荣与多样性。不仅如此,据专家考证,云塘制骨作坊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周原都邑的消费能力,说明其生产目的不仅仅是满足自身需求,更是为了交易和流通。

现在的云塘村,早已褪尽繁华,不复当年热闹景象。沿着村里的小路前行,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细碎的落叶踩在脚下,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像是悠远的劳动号子,又像是轻快的车轮声。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依涵


声音


村民李得胜:与周文化的不解之缘


图片

李得胜是一位年近八旬的普通农民,居住于扶风县云塘村,自小便为故乡浓厚的周原文明和传说所着迷。

务农间隙,他自学不辍,四处搜集资料,只为记住周原上有关周文化的点滴。尤其是从亲戚处得到一本汉代大儒马融的《岐周遗文》,他更是爱不释手。他以身在周文化发源地而自豪,那些周原的典故和历史,是他心中的珍宝。

得知有记者来探寻周人足迹,李得胜虽腿脚不便,仍要为记者引路,介绍村内村外的周朝遗迹。他拿出自己所写的《周原典故》,这里面全是他记录的传说与典故。

“这本书是我的心血。我走访周原各村老人,奔波于宝鸡、咸阳、杨凌等地寻找资料。”李得胜介绍,这期间得到了众多好友相助,教授、考古专家、农民,大家因热爱周文化而聚。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周文化,感受周文化的魅力。

康健



记者手记


古韵传承与新生交响

李依涵

在云塘村,我偶遇了一幅生命的画卷,它静静地铺展在时光的角落里,无声却震撼。

那是一截枯树桩,岁月的风霜在树桩断裂的横截面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然而,就在这枯槁之上,奇迹般地,两枝新芽倔强地探出头来,嫩绿的身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从枯树桩侧面延伸而出的两条主根,犹如两位忠诚的卫士,一左一右深入紧临的土层,高于树桩,汲取着大地的滋养。在这片土地上,小麦正茁壮成长,绿意盎然。

这景象,不禁让我想起了周文化的深远与绵长。它如同那枯树桩,历经风雨,却始终坚韧不拔,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之中。而那些新生的麦苗和树苗,不正是在新时代中的传承与创新吗?

它们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勇敢地破土而出,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尽情地生长。

图片


图片

编辑: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