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沿着歌曲《东方之珠》中的“小河”顺流而上,便来到了位于寻乌县三标乡的桠髻钵山,此地便是那润泽粤港澳大湾区的东江源头。
为保护这一泓润泽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水,2017年,寻乌县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东江源村、图岭村和长安村5个村小组的592户2297名村民进行整体移民搬迁。这意味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将告别这座世代居住的大山,走进一个全新的未知地,开始新的生活。
今年是易地搬迁群众走出大山、搬进新家园的第七个年头。七年过去了,东江源头发生了哪些变化?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近日,记者深入原东江源头村及搬迁移民村进行了探访。
寻乌县生态移民在新家园安居乐业。
驱车从寻乌县城出发,经485县道行驶35公里左右便抵达了三标乡东江源村。
进入村部,曾经的鸡鸣狗吠变成了莺啼燕语,青草绿木掩盖了原本的黑瓦白墙。随着村民搬迁,这座古老的村庄仿佛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沉睡。
“一开始说到搬迁,很多人都不愿意。”回忆起刚开始搬迁的时候,东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谢森中十分感慨,“村里许多人心存疑虑,特别是一些老人家,觉得丢下山林田地后,不能种不能养,收入也成问题。”
那是一个充满不舍与离愁的时刻。村民们望着熟悉的家园,眼中充满了留恋与无奈,更充满了对搬迁后生活不确定性的忧虑。为此,寻乌县专门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领导牵头的县乡工作组,一对一帮扶动员当地移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县乡工作组深入细致的帮扶和政策宣讲下,村民们逐渐转变了思想——“搬迁是为了子孙后代更美好的明天,是为了让这片绿水青山得到保护。把牺牲留给自己,把青山留给后代。”于是,他们收拾行囊,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念,踏上了搬迁的路途。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搬迁后,原东江源村村民何洪先并没有忘记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他与另外7名搬迁村民一起,组成了桠髻钵山护林队,肩负起了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重任。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林密陡峭的山路上便会出现他们坚定的身影。他们穿梭在山林间,防火、防盗伐、保护野生动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守护。
岁月流转,四季更迭。在护林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桠髻钵山的生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林木一年比一年茂密,河水越来越清澈,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气息。每每看到山间美景,何洪先的心中都充满了欣慰与自豪:“看着这片熟悉的故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非常高兴。这几年,经常有广东和香港的游客前来探寻东江源头。当他们到达水源头,望着这片绿水青山时,都竖起了大拇指。”
生态秀美的东江源瀑布。
得益于多年的封山育林和护林员们的辛勤付出,寻乌桠髻钵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东江干流寻乌水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水”。
走进东江源生态移民安置点学习社区,只见社区道路宽阔平坦,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周边小学、幼儿园、汽车站、超市、篮球场等公共设施齐全且完善,让搬迁群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便利。
张大庆就是搬迁群众中的一员。搬到新家后,他们一家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两个孩子也都顺利进入了离家不到一公里的城东小学就读。“孩子每天上下学都很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翻山越岭了。”张大庆高兴地说,“不仅周边的配套设施齐全,物流园、电商产业园、工业园也近在咫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设施齐全的城东小学让生态移民孩子实现了就近入学。
三标乡东江源村移民张昌勋一家五口,搬到移民安置区后,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东江的水从我们老家流向深圳,搬迁出来后,儿子从深圳回到了家。”张昌勋说。
原来,张昌勋的儿子曾因为在村里难以就业,选择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南下深圳务工,回一趟家要坐上五个多小时的汽车。张昌勋虽盼着儿子能多回来,但也十分心疼。
搬迁到县里后,在当地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张昌勋的儿子成功入职了亿迪生精密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工作地点就在离家不远的工业园区。自此,儿子回家的距离从400余公里缩短到了2公里,实现了张昌勋的团圆梦。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解决群众就业这一难题,当地党员干部依托“党建+服务”模式,定期上门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开展烹饪、家政、家电、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召开多场供需对接招聘会,进一步拓宽移民就业门路。
“原先在山里,村民主要靠山吃山,收入比较少,现在不一样了,从土坯房搬到了小洋楼,就学就医更方便了,收入来源也转变为以务工创业为主,致富途径变得更加多元。”东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谢森中告诉记者。
从村庄到城市,从村民到市民,一张张笑脸,是易地搬迁群众幸福生活最好的诠释。这七年间,2000余名生态移民已经融为一个团结奋进的幸福大家庭,他们在新家园里安居乐业,过上了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特约记者王宏伟 通讯员袁琛 刘加鸿 文/图
编辑:熊小勤 编校:黄松林
值班主任:明心武 刘芬
编审:陈济才 谢瑞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