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
前文链接
本文内容
中国筹备小组在以后的会议中对中国参加环发大会的一些基本立场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该小组提出了一些我国应当坚持的基本立场,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
第二,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是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现有的发展援助以外,提供新的、充分的、额外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的努力,或补偿由于保护全球环境而带来的额外的经济损失,并以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无害技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第三,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各国对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是各国的内部事务,应由各国自己决定。必须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其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主权不容侵犯,同时反对某些国家借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
第四,建立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经济秩序,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要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努力消除外部经济条件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能力。
此外,中国筹备组还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等问题的立场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对案。
中国筹备小组的讨论是以中国政府相关文件,如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的《我国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为基础进行的,然后由外交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具体对案后,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1991年2月,作者在泰国曼谷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高级官员会议上担任主席。左起: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秘,作者,亚太经社会工业、卫生和环境司代司长。(图源:《环境外交官手记》)
环发大会筹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91年3月在日内瓦国家宫举行,中国代表团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任团长,副团长和其他成员基本上是出席第一次筹委会会议的原班人马。
会议对秘书处准备的文件进行了审议。这次会议还建立了关于法律和机构问题的工作组。会议就将提交给环发大会讨论的文件草案达成了一致意见,其中包括《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这次会议没有进行太多的关于实质性问题的讨论和谈判,但在森林问题上曾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些国家要求缔结一项关于森林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但遭到了几个木材出口国的强烈反对。会议最后同意筹备委员会不再就缔结一项森林公约的问题进行谈判,而将谈判一个《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199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发起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41个发展中国家的部长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宋健担任大会主席,主持了会议。
我在会议期间和外交部条法司处长刘大群一起,坐在主席台宋主席的后面,协助他工作。会议发表的《北京宣言》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对大会筹备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宋健击锤通过《北京宣言》。(图源:《环境外交官手记》)
根据环发大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的要求,中国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阐明了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在编写该报告的过程中,我曾参加了一些会议,发表了一些看法。
第三次筹委会会议于1991年8月仍在日内瓦国家宫举行。中国代表团由国家计委副主任陈光健任团长。会议在秘书处准备的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谈判,主要就《21世纪议程》所确定的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分歧很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坚持发达国家要对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的观点,要求发达国家以优惠的、可减让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并向他们提供为保护全球环境所需要的新的和额外的资金等问题上。
发达国家坚持保护全球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技术转让应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会议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取得太多的进展,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在文件中都放到了方括号内,留待以后会议作进一步的谈判。
我参加了日内瓦的两次会议,亲身体会到外交谈判的艰辛。我们代表团10多人分别参加不同小组的会议,经常持续到深夜。我们一般都是按会前国务院批准的对案进行发言,有时出现对案中没有涉及的新问题,就马上通过使馆向国内请示,得到国内指示后才在会上表态。
我那时想起了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话:“外交授权有限,要慎之又慎。”代表团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方针。
我们住在位于阿马特(Amat)路5号——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招待所。招待所对我们的食宿交通做了非常周到的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
瑞士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无论是3月还是8月,气候都是最好的时候。我们出招待所大门往右一拐,5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日内瓦湖边,只见湖上一个巨大的擎天水柱,高达140米,蔚为奇观。
大喷泉是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超大型人工喷泉。它使用高压泵从日内瓦湖中抽水并将其喷射到空中。喷泉的高度可达约1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
这是世界上有名的一个旅游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岸边流连忘返。沿岸是绚丽的花园和步行大道,大道旁放着一些长椅,游人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通过一座大桥,我们就来到了湖的对岸。那里有一个小镇,狭小的街道、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商店和餐馆,周末的晚上我们在那里散步,在餐馆用餐,忘却了一周会议的疲劳,感到无比舒畅。
周末,招待所用汽车送我们到伯尔尼游览。公路两侧到处郁郁葱葱,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沿路经过一些长长的隧道,半天也出不来。
伯尔尼景色
这时,邓楠突然笑着对我说:“老夏,你是不是有恐洞症?”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她说:“我看你有点紧张。”我说:“我不是紧张,只是有点疲倦。”
1993年秋,作者陪同联合国环境署官员拜访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左起;国家科委社发司司长甘世俊、环境署巴黎工业办公室主任拉德雷尔、邓楠、环境署亚太办主任德玛尼、环境署法律中心主任孙林、德玛尼夫人、作者。
邓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中国筹备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后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正部长级),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等职。
她是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邓楠是小平同志的女儿,但丝毫没有一些高干子女常有的傲慢,十分平易近人,我们都很尊重和喜欢她。她在环发大会筹备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议期间,作者大学同学钱浩召集了几位在日内瓦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机构工作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同学到作者下塌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招待所看望作者。钱浩曾是以陈健为召集人的中国筹备联合国环发大会筹备小组成员,后来经该小组推荐,成为设在日内瓦的以斯特朗为首的联合国环发大会筹委会秘书处成员。
这是作者(右)和钱浩(中)和同学吴祯祥(左)聚会时合影。
在日内瓦期间,钱浩召集了几位在日内瓦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工作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到招待所看我,还请我吃饭。他给我讲述了他在环发大会筹委会秘书处工作的情况,说有许多困难,但还能胜任。我对他说:“如果你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尽管与我联系。”
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后来出任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等职。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2022年11月18日晚,刘华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环发大会筹委会第四次会议1992年3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率团与会。这是一次关键的会议,如果这次会议各国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环发大会就很难取得成功。
这次会议比第三次会议的谈判还要艰苦,会议建立了许多小组,就南北双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磋商。各地区集团也频频开会协调立场,会议经常持续到深夜。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资金和技术等方面。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就将向环发大会提交的文件草案的大多数内容达成了协议,少数问题仍然放在方括号内。通过的文件草案主要包括《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会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大使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楼宴请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我也应邀出席。
李道豫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副部级),驻美国大使(副部级),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1月离休。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李道豫“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我和李道豫、刘华秋早就相识。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和刘华秋曾一起在外交部“闹革命”,后来我们和李道豫曾一起在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刘是校长,李是班长,我是一名普通的“五七”战士。
刘华秋见我后向我走来,对我说:“小夏,你干得不错啊!”我说:“马马虎虎。”李道豫则对我说:“小夏,你坐这里。”显得十分亲热。经过近2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纽约的一座大楼里相见,既感慨万千,又十分欢喜。
毛泽东主席会见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特加·斯诺时冀朝铸(中)任翻译。
冀朝铸早年留学美国,中国著名外交家,被誉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20世纪50年代他回到祖国,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做了多年的翻译,亲历中国国内以及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并最终成为声名显赫的外交家,在联合国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
冀朝铸先后担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驻美国大使館公使衍参赞、驻斐济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驻巴基斯坦特命全权大使兼瓦努阿图特命全权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
2020年4月29日,冀朝铸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也出席了此次宴会。冀朝铸是大名人,六七十年代是外交部的高级翻译,主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当翻译。我在外语学院读书时,曾听过他讲授口译技巧。
晚宴在十分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李道豫举杯给大家祝酒,欢迎大家到纽约,希望会议开得成功,生活过得愉快。
此后,大家则是随便聊天,没有再谈任何与会议有关的事情。当时有人说起,以前中国在联合国职员的工资都要上交国家,国家再按中国外交人员的标准发给工资,但现在政策已作改变,联合国发的工资全部归个人所有。这时,李道豫对冀朝铸说:“你这小子,钱这么多,怎么用啊?”冀朝铸哈哈一笑,没有回答。
在国会山前合影,左起:夏光、黄夏平、张坤民、作者(图源:《环境外交官手记》)
会后,应美籍华人学者黄夏平先生的邀请,我、张坤民和夏光赴黄先生在华盛顿附近马里兰州的研究所参观。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和他讨论召开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的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1992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研讨会,我和张坤民局长都参加了会议。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了大会的首脑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文件。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大会,中国总理李鹏出席了大会的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强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李鹏总理还代表中国政府率先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对会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将环境与发展相联系,通过了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两个多边环境法律协议开放签字。
- END -
出处 | 《环境外交官手记》
(2009年12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次印刷)
本文作者 | 夏堃堡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