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World Antimicrobial Awareness Week,WAAW)。今年WAAW的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旨在通过教育和倡导,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和了解,立即行动起来,促进合理使用,共同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的挑战。为响应WAAW的呼吁,《感染医线》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一民教授介绍流感抗病毒治疗耐药性的相关知识。通过本次访谈,我们了解到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的治疗药物以及抗流感病毒药物的耐药性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流感,合理用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感染医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哪些?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王一民教授:上呼吸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支原体和细菌三大类。在这些病原体中,病毒占据绝大多数,约为85%。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人偏肺病毒等。这些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会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咽痛、咳嗽以及发热。
支原体是另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尤其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而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对较少,大约只占10%,常见的细菌有β溶血性链球菌A族、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葡萄球菌。
当我们谈到上呼吸道感染时,经常会提到流感和普通感冒,这两者虽然症状相似,但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首先,它们的病原体不同,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而流感则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导致。其次,传染性方面,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而流感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流行。再次,发病季节不同,普通感冒四季均可发病,而流感则多在冬春季节流行。此外,两者的发热程度和并发症也不同,普通感冒一般低热或不发热,并发症少,而流感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且容易引起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感染医线》:流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吗?目前常用于流感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王一民教授:流感一般不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物,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经常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只要有炎症表现就试图使用“消炎药”治疗,导致抗生素滥用。但重症流感可能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只有重症流感推荐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流感治疗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药物。第一类对症治疗药物,包括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复方氨酚烷胺片、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流感引起的发热和疼痛;再如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露、咳必清片、复方甘草片等止咳化痰类药物。这些对症治疗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对症治疗相似。
第二类是抗病毒药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机制的抗流感病毒治疗药物:(1)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主要通过干扰NA的唾液酸水解酶活性,阻止新生病毒粒子的释放,经典药物有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2)聚合酶抑制剂,流感病毒聚合酶是一个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由 PA、PB1和PB2三种亚基构成,常见药物有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等。另外还有血凝素抑制剂等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比多尔等。目前M2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已出现显著耐药,不推荐使用。
△常见流感抗病毒药物(图源:[2])
对于流感的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耐药。
《感染医线》: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也会有耐药性吗?常见的耐药机制,以及目前哪些药物治疗流感已经不太敏感?
王一民教授: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确实会产生耐药性,这是病毒在与药物接触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的一种能力,使得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的作用减弱或失效。
流感病毒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病毒可以产生酶,这些酶能够破坏药物的活性,使其不能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病毒。其次,病毒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药物进入病毒体内,从而影响药物的活性。此外,病毒的靶位也可能发生改变,使药物不能与病毒相应的部位结合,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目前,一些抗流感药物已经出现了耐药性问题。例如,过去临床较常使用的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活性,对乙型流感病毒没有活性。但在最近流行的甲型流感H3N2和甲型流感H1N1 pdm09病毒中,金刚烷的耐药性高达99%。因此,国内外指南不建议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用于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或化学预防。再者,虽然目前流感病毒对NA抑制剂奥司他韦、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的耐药性较低,但也需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尤其是在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以及一些产生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生物标志物的病毒。
《感染医线》:怎样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能够减少耐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
王一民教授: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是减少耐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的关键。我认为医生、患者以及我们的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流感的治疗需要明确诊断,只有在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时,才应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将抗病毒药物用于普通感冒或其他非流感病毒感染,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耐药性和药物浪费。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治疗无效。因此,在治疗流感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加重患者病情或导致耐药。
规范用药,足疗程治疗: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和疗程等。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随意停药。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应保证一定的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应继续完成疗程,以避免病情反复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
加强监测和评估:在使用抗病毒药物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耐药情况。如果药物疗效不佳或出现耐药,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流感和抗病毒药物的认识,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病毒药物。
总之,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需要明确诊断、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加强监测和评估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耐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感染医线》:除了流感疫苗以外,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是否可以用于流感预防吗?
王一民教授:目前国内批准用于流感预防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两者均属于NA抑制剂,可用于流感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流感病毒株耐药,已不建议使用。因此,除了流感疫苗以外,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流感的预防,但需注意其使用条件和限制。
在流感高发季节或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及时化学预防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预防作用并非绝对,其效果还受到个体差异、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化学预防也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化学预防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任何不适,如恶心、呕吐、头痛或皮疹等,应立即就医。
此外,近期CENTERSTONE研究显示,流感感染者口服玛巴洛沙韦可以减少家庭内的感染传播,有助于限制流感病毒在社区和社会中的传播,减轻季节性和流行性流感对医疗系统的负担。
需要明确,药物预防不能完全替代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在病毒侵入时提供免疫保护。因此,建议人们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共同构建流感防控的屏障。
▌参考文献:
[1]Treatment of Flu.https://www.cdc.gov/flu/treatment/index.html
[2]黎敏科,杨博尧,吴益喜,徐畅,梁欢欢.流感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24,48(5):350-362.DOI:10.20053/j.issn1001-5094.2024.05.004.
[3]Prevention 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4, 14(01): 1-19.
[4]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共识专家组.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11): 641-655.
[5]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18114308/en/Positive-Phase-III-Results-Show-Xofluza-Significantly-Reduces-the-Transmission-of-Influenza-Viruses
专家简介
王一民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助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与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认证PCCM专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青委副主委
2020年北京市优秀医师,主要投身于呼吸系感染和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诊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