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直线”能画出怎样的艺术世界?快来白舍艺术空间这个新展一探究竟!

只用色彩不同、长长短短的直线,平行地铺满画布,便可呈现光与影,山川与湖水,星辰和雨露。这些由“线”组成的画作,自由切换了具象与抽象,平面与纵深,传统与现代,不论是具体的风景,还是微妙的心理感受,都被作者用直线这一元素来捕捉和呈现了。一幅幅画作对照起来看,更是明显展露出作者艺术探索的心迹。

最近,松江区白舍艺术馆上新了一个画展,名叫“光之旅程”。在展馆中,青年艺术家刘姣姣通过30余幅画作,向观众展现了“直线”这一元素丰富的艺术可能性。除此之外,展览还汇聚了刘姣姣不同时期的画作。观众可以从中了解艺术家是如何遵循自己的艺术直觉,并将其逐渐发展成强烈的个人风格的。

图片

图说:展览一角。新民晚报记者 曹博文/摄(下同)

图片

图说:画作中的“直线”细节。

“我的创作风格近年来以‘直线’为主,这其实源于我的设计专业的教育背景,我非常善于将对象归纳、拆解和简化。”刘姣姣介绍道,起初,她尝试使用长短不一的直线演绎传统的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名作,使得那些经典作品和这个时代发生了互文,同时也完成了对前人的致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拓展了创作范围,截取了“阳光穿过竹林”时的动人景象,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光之旅”作品。而这也正是这次展览名称的由来。

图片

图说:刘姣姣。

步入展厅,首先印入眼帘画作,是系列现代“山水画”,既现代又古典,但它并没有用传统的媒材和手法,却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审美和韵味。整个画作仿佛被一层柔和的阳光轻抚,又似在如烟的细雨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别样的视觉效果。但是当切换到被重新演绎的西方经典作品时,那种“用典”的效果却不免让人会心一笑,旧瓶装新酒也是常见的创作手法。

图片

图说:作品《古早的月光》。采访对象供图

进入另一个展区,观众立即被一系列以彩色线条为基底的画作深深吸引。画面迷离、丰富、透明却又在闪光。它们的创作灵感明显来源于竹林被阳光穿透时带来的心神迷醉的感受,很好地强化了那种视觉的迷离感,但创作者却又不拘泥于“竹”这一客体,而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切换:尽情展现了那些沉醉在中国人血脉里关于美的多重定义:优雅、喜悦、精致、丰富等。这整个系列,强化了光与竹林交织的原始视觉印象以及心灵振荡,令人过目难忘。

图片

图说:画作灵感来源于竹林被阳光穿透时带来的心神迷醉的感受。

图片

图说:观众在画作前驻足。

刘姣姣认为艺术是对美的提纯和主观处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关注并强化自己认为重要的元素,同时削弱不重要的部分,以达到凸显主题和打动人心的效果。“在探索竹子这一主题时,我尝试摒弃了传统中国画中竹子的细节描绘,转而抽取竹子的线条和色彩,将它们与光线元素的穿插和层叠关系凸显出来,这样,我的作品虽然保留了竹子的文化意象,但我赋予了它们新的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刘姣姣说。

图片

图说:作品《光之旅》。采访对象供图

白舍艺术空间是一个集艺术馆和艺术教育于一体的多元艺术空间,多次举办青年艺术家的个人展览。据介绍,本次“光之旅程”刘姣姣个展将一直持续到12月12日。

新民晚报记者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