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折叠:从想象到颠覆想象

全文3386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凭借其革命性的三折叠设计,获得《时代周刊》2024年度最具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大奖。

022024年第三季度,华为折叠屏出货量市场份额高达41%,排名第一,超越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市占率总和。

03为此,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井喷,包括轻薄、生态、可靠、影像、续航和通信等多维度全方位升级创新。

04除此之外,华为还与软件绿色联盟建立首个折叠屏应用生态联盟,推动折叠屏手机生态标准与规范普及。

05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1,100亿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毫无疑问,折叠屏市场已成为近几年消费电子行业一抹亮色,连续多年大幅增长。折叠屏赛道也因各厂商战略投入的持续增加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超级流量池。而今年9月亮相的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无疑给折叠屏赛道再度加码,甚至为整个手机行业带来“泼天流量”。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颠覆性的三折叠形态。

图片

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凭借其革命性的三折叠设计,获得众多国内外网友与媒体的认可与褒奖。10月31日,《时代周刊》公布2024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其中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获得“2024年度最具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大奖。
作为近年来销量逆势大幅增长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类,华为折叠屏如何在这样的赛道中突围,并拥有一骑绝尘的品牌统治力,背后的故事值得深究。
从2019年开始,华为先后通过结构、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开创式创新、集群式研发投入,在引领整个行业前进方向的同时,也无形中夯实了国内整体产业链的技术实力。
而这样的持续投入,也最终从量变转化成了质变。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应运而生,虽然产品亮相已有两月有余,但围绕着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讨论却仍在持续。截至目前,在二级市场上仍保持着接近四千元的溢价空间。作为一款价格档位来到2W+的超旗舰机型,这样的市场认可度,堪称现象级。

图片
厚积薄发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华为折叠屏出货量市场份额高达41%,排名第一,超越了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市占率总和,同比大幅提升8.3个百分点。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至今年三季度,华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位列出货量市占率榜首位置(数据来源:IDC)。领跑国内折叠屏市场的态势,一直在持续。

图片

几乎极少有人可以预见得到,这一个几乎并没有多么悠久历史的数码消费品赛道,竟能在短短几年间发展成如此规模。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推出一款名为柔派FlexPai的折叠屏机型。这款产品虽未取得市场成功,却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智能折叠屏手机。可前景虽然美好,在概念和真正大规模商用之间,往往隔着艰深的鸿沟。行业仍然期待着一款真正可以日常使用的智能折叠屏手机。
等待的时间并不算久,2019年2月24日,华为在巴塞罗那,面向全球,推出首款量产的5G折叠屏智能手机华为Mate X。从此,中国折叠屏市场的“华为时代”,开启大幕,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井喷,开始不断涌现成果。
华为Mate X,首创鹰翼式折叠结构;华为Mate X2(2021.2.22),首创双旋水滴铰链,首次带来无缝内折;华为Mate X3(2023.3.23)第一次推出的抗冲击非牛顿流体材料,可靠更进一步、第一次折叠大屏比直板机轻薄;华为Mate X5(2023.9.14先锋开售),巅峰之上再上巅峰。华为折叠屏多年迭代,在轻薄、生态、可靠、影像、续航和通信等多维度全方位升级创新。
因为厚积,才能薄发。凭借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华为正式宣告其在折叠屏领域的品牌、技术和产品的布局,补上了最新也是最具意义的一块拼图,也为沉寂已久的市场,带来了久违的创新气息。

图片

《时代周刊》对此评价:华为超越全球竞争对手,成为首家推出三屏折叠手机的公司。
这种创新直接引发了行业的快速跟进。11月18日,据媒体报道,三星电子计划在2025年将三星首款三折叠机型推向市场。

图片
集大成者
任何产品,都是创新思想通过技术能力在商业层面的结果映射。
那么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技术创新包括哪些?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称,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是华为“五年集大成之作”。
《时代周刊》评价华为三折叠:完全展开时,拥有10.2英寸显示屏,而厚度仅3.6毫米,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
毫无疑问,在硬件层面,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独特形态及大屏外观,在辨识度层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为了实现这一形态,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在铰链设计上首创华为天工铰链系统,让铰链系统第一次实现内外弯折。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调校,和微米级数字孪生模型的反复调试,实现了铰链与屏幕之间的完美搭配,也让三折叠结构成为现实。

图片

如果说硬件能力可以量化,那么作为体验之魂的鸿蒙操作系统的软件实力,因华为持续不断地投入和深耕,而更难超越。
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三折叠设计,在专项体验适配性层面,通过多项创新技术,满足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首先,采用了一机多能的设计理念。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通过单屏态、双屏态及三屏态的设计,实现了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适配。这种设计让应用在不同屏幕大小、比例间灵活切换,满足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比如在高端商务人士高频使用的金融理财产品应用上,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展开三屏态下提供了极为友好且开阔的浏览体验,股市信息,一览无余,被业内称为“炒股神器”;针对性优化的WPS,画面排版与体验都能对标PC端的PPT、Word和Excel排版,以及在大屏态下完全显示单页PDF文稿。华为甚至还贴心地准备了外设,当余承东在见非凡品牌盛典上从口袋里从容地掏出一块可折叠键盘时,华为三折叠在手机、平板和PC这三个品类之间的界限,产生了进一步的融合。

图片

与此同时,华为在AI方面的投入也在进一步发力。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能提供包括AI资深编辑、AI信息顾问、AI修图大师、AI翻译专家等一系列智能服务,基于大屏优势,可以做到浏览器和AI窗口的互不影响,对商务繁忙的人群而言,帮助提炼文章核心观点,帮助提高阅读效率等,拥有绝佳的体验。
因此,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的三折叠设计不仅仅是一次硬件上的创新,更是在软件适配和服务体验上的一次全面进化,堪称移动终端的集大成者。

图片
持续引领
近年来,中国折叠屏市场发展迅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玩家,消费者也因而受益,拥有了更多的产品选择空间。
究其原因,在于产业链正受华为技术创新持续做功的牵引,头部企业的创新引力,通过具有前瞻性的技术预研,渗透给产业界,引导产业发展的下一步趋势,进而带领行业向前。透过技术引领,持续迭代,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技术实力,最终惠及大众消费者,这是华为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是如何做到的?要做技术引领,而且是长期引领,这绝非易事。于企业而言,至少需要深度的行业布局、敏锐的技术嗅觉、及持续坚定的研发投入三个维度。
从外折叠到内折叠,再到小折叠,以及最新的三折叠,华为不断拓展其在折叠屏领域的产品线,激进但又扎实地探索着手机形态的边界,本质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大开大阖的宏大战略布局,确保华为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做到游刃有余,不仅在技术上实现融会贯通,而且在消费者界面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品类选择,不同产品各有特点与侧重,但都能带来出色的体验,从而有效占领市场份额。
华为的技术嗅觉同样敏锐,在折叠屏领域的研发,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明确的底层逻辑。即以消费者为中心,明确消费者痛点,映射到产品功能上,再回归到技术源头。
早在折叠屏发展初期,华为就敏锐洞察到折叠屏核心痛点:厚重与怕摔。于是,华为不断深耕底层技术,持续迭代铰链研发,通过压强式投入自主研发,不断给铰链减重减厚,成功实现了铰链的轻薄化,同时还能做到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硬件之外,好用易用的生态同样是消费者的强烈诉求。华为早在2019年,就携手软件绿色联盟建立了首个折叠屏应用生态联盟,并持续推动折叠屏手机生态标准与规范普及。同时致力于与全球开发者展开深入合作,推动折叠屏应用生态共建,让折叠大屏从可用变得好用。而这一点,也在华为Mate XT 非凡大师身上得到了更完整的体现。
正是这些真正从消费者体验出发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才让折叠屏从尝鲜的炫技产品成为真正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些技术实力,建立在一个长期的高额研发投入和坚持持续创新的基础上。华为在研发领域的坚定投入是其产品能够持续推陈出新,并保障产品力的基石。
根据华为年报数据,华为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1,64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3.4%;2022年,这组数据分别为1615亿元人民币,占比25.1%;2021年为1427亿元人民币和22.4%。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1,100亿元。从这些数据能窥见华为在研发领域的决心与底气。

图片

持续多年的巨额研发投入,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成效显著,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大量专利,不仅在折叠屏等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也让华为积累了深厚的前瞻性的技术积累,为其他产品赋能。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华为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创新体验。
得益于华为深度的行业洞察、敏锐的技术嗅觉和坚定的研发投入,这三大维度共同支撑了华为在科技舞台上的领先地位,并为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月18日,华为官宣Mate品牌盛典,盛典上带来的产品无疑同样是华为技术创新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这又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