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川县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小青在8月22日驾车前往乡政府办事途中不幸坠河身亡,享年39岁。
2.何小青在任期间,努力推动周家沟防洪堤坝工程,提高村民防范洪水的能力,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3.为了解决村里林地征收补偿费分配问题,何小青坚定地按照村民意愿全部分发到户,最终在今年5月将补偿款分配给村民。
4.除此之外,何小青还关心村民生活,如为行动不便的寇娘娘一家带洗衣粉,以及陪伴孩子们成长。
5.何小青的离世让村民深感悲痛,但她的事迹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成为前进的动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伍勇 王祥龙
在大金川河的波光中,8月的微风中回荡着一声声呼唤,“小青、小青,小青……”,然而,只有沉默的河水回应着人们的期盼。
小青,全名何小青,是四川阿坝州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村民的记忆中,她总是笑眼弯弯,是他们心中的好干部。在领导的描述里,她温柔坚定,为民办事时还带着毫不退步的执拗。她是谢志强深爱的妻子,向云洁无话不谈的闺蜜,两个儿子眼中无所不能的母亲,也是那个钟爱白玫瑰、追求生活精致的自己。
今年8月22日,何小青在开车从村里到乡政府办事的途中不幸坠河。9天后,何小青的遗体被找到,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
8月22日,何小青从村上到乡里办事的途中不幸坠河遇难。图为何小青坠河地
她的离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她总是那么忙碌,那么疲惫,我为什么没有多给她一些关心。”丈夫谢志强充满了自责。
“这个姑娘真好,总是让我休息,自己却去煮饭。我为什么那么老实,就没给她煮过一顿饭呢?”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琼懊悔不已。
“是小青书记鼓励我标准化种植梨树,现在梨子丰收了,她却看不到了。”回乡创业的退伍军人马世程叹息着。
“多亏了小青书记据理力争,加高堤坝,我家今年才没被洪水淹。我还没来得及亲自向她道谢呢!”村民刘再兵的心中也满是遗憾。
……
从2023年8月开始驻村,算起来,何小青在德胜村工作也就一年时间,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她念念不忘?
何小青看望老党员。金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加高堤坝!完成防汛“大事”
时间回到何小青遇难的一个月前,金川县遭遇入汛以来最大暴雨。7月23日夜间,咯尔乡德胜村降水达到59毫米。晚上22点,流经村内的周家沟,河水猛涨。何小青组织党员志愿者迅速行动,转移受威胁群众。“嬢嬢表叔,周家沟水大得很,大家快转移避险点!”是夜,扩音喇叭里,不断传出何小青急切的呼喊。
安全度汛,一夜无事,“功臣之首”,便是这个加高三米的周家沟防洪堤坝。周家沟长约10余公里,上游有周家沟、石家沟等三条主沟,多条小沟汇流。进入大金川河的沟口,村民房屋沿河向两侧山腰分布。河水猛涨时,45户村民将直接受到影响。
周家沟堤坝。
2023年10月,周家沟防洪堤坝工程开始施工。施工前,何小青与咯尔乡乡长王锐,有十余次的激烈争论。究其根源,是何小青要求周家沟防洪堤坝加高3米,延长500多米。
国家立项审批的以工代赈项目,规划设计、资金需求早已经过多部门审批,快要进入实施阶段,这个节骨眼上来加高加宽,设计怎么办?资金哪里来?出了问题谁担责?第一次沟通,乡政府回绝了何小青的要求。
挂断电话,何小青又跑到乡镇府,当面找到王锐。详细沟通中,王锐才得知何小青的想法,并非“想一出是一出”,而是直接受水患影响村民的共同诉求。
村民刘再兵就是要求加高加快周家沟河堤的村民之一。刘再兵家距离河岸直线距离约300米,屋后是一条村道,路基高度约3米,与一楼平齐。
2020年6月22日,德胜村普降大雨,周家沟上游翻堤而出的泥水,从屋后的村道冲到刘再兵的家里,泥沙堆了三层步梯高,一处小木门也被直接冲垮。
2020年6月,刘再兵家遭洪灾,淤泥堆了三层步梯高。
得知村里的以工代赈项目要加高周家沟河堤,刘再兵等村民找到刚到任一个月的何小青,要求给河堤加高3米,延长500多米。因为就现有的施工方案看,不足以完全解决防汛的问题,而以后再想重复建设,项目争取的难度可想而知。
何小青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或者拒绝村民们,而是跟着村民代表沿河查看河道具体状况,确定了加高加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她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在与何小青的十余次的争论中,乡长的困惑逐一得到解答。乡镇干部实地察看周家沟后,也邀请设计方再次前往现场,按照村民们的想法进行科学论证。经过论证,村民们的想法是可行的,不过需要增加1700立方米的工程量,综合成本需增加90万元。
面对90万元带来的压力,村两委与何小青共同努力,他们动员群众免费投工投劳,村干部则带头免费参加建设。原本可动用机械的工序,更改为人力施工,机械使用费用于购买建筑材料。
方案既定,说干就干,一场改变村里防汛形势的工程浩浩荡荡拉开帷幕。时值秋末冬初,大山里的德胜村,寒意渐浓。何小青几乎每天都会到现场督导建设进度,尽管自己归来一身灰,却没有忘记施工群众的冷暖。一次周末回家,她自掏腰包为施工村民购买了手套和防风口罩,带来“暖心”礼品。
“小青书记是个很讲究的人,很精致。但是那段时间天天在工地上,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2023年12月,历时两个月零五天,周家沟防洪堤坝正式竣工。2024年汛期雨势猛烈,但周家沟沿岸的村民皆平安度汛。村民刘再兵的家里,也再不见泥沙堆积。
德胜村航拍。
分补偿款!忍剧痛解决陈年“旧事”
在村上修建防洪堤的那段时间,谢志强很少见到他的妻子何小青。他回忆说:“她每天都很早出门,很晚才回家,出去时穿着整洁,回来时却满身灰尘。”谢志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自从何小青驻村以来,他明显感觉到她变得更加忙碌。
一直以来,由于谢志强在偏远的基层派出所工作,照顾家庭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何小青头上。上班之余,何小青要操持家务,照看两个儿子的学业生活,孝顺父母。因此,一开始得知何小青主动报名下乡驻村时,谢志强有点想不通,也很心疼:“她好像不知道疲倦,就像一个‘超人’。”
婆婆李天华也担心:群众工作纷繁复杂,小青那么文静的一个女娃,能不能拿得下来?会不会受委屈?
但这是她的事业,也是她坚定的选择。不管是作为战友还是丈夫,谢志强都选择支持:“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给我说,我给你想想办法。”因长期在基层与群众打交道,谢志强深知群众工作的不易,也摸索出了一些方式方法。但驻村一年,何小青极少说工作上的事。“她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从不愿意麻烦别人一点。”
不过有段时间,何小青给谢志强提起村上出现了矛盾纠纷。谢志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何小青就再也没有跟他说起过这些烦恼。“她可能觉得我平时太忙了,不想让我为家里的事情烦心。”至于最后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谢志强并不知情。不过,他注意到那段时间何小青经常翻阅《民法》这本书。
今年3月左右,何小青查出了胆结石。期间几次发作,痛苦不堪,谢志强半夜将何小青送到医院打止痛针。看着妻子如此难受,谢志强劝她把手术做了。但何小青总说:“村上还有点事情,有点忙,之后再去。”
直到后来,谢志强才知道,那段时间,何小青正在为村里分配林地征收补偿费的事焦头烂额。
原来,十几年前,金川水电站施工占用了德胜村集体林地资源,涉及林地的征收补偿费高达1100万元。由于村干部和村民之间对补偿费的分配方式存在很大争议,这笔钱多年来迟迟未发到群众手中。
“留一部分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怎么不行呢?”
“村集体林地资源是属于每户村民的,钱就应该全部分到我们头上!”
村上和村民的意见“相左”。了解情况后,何小青决定按村民的意愿来,即使她知道村子要发展需要钱,即使乡上也支持给村两委留一部分。
但何小青很坚定:“既然大多数村民的意见都是全部分发到户,那我们就听村民的,反正村里搞发展最终是为了老百姓福利。”最后,经过何小青的一番“游说”,最终村两委和村民都同意了分配意见。
分配方式定了,具体怎么分又是一大难题。既然前面的“硬骨头”都啃下来了,困难总有办法解决。最终,通过多方沟通和多番做思想工作,德胜村确定了按“新增人口计入、去世人口不减”的数量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案。
今年5月,这笔多年“动不了”的补偿款终于分配到了村民们的手中。当看到村民们都拿到补偿款后,何小青才放心地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张贴在德胜村的林地补偿协议。
以心换心!尽力做好每件“小事”
不只是这件事,其实很多时候,谢志强都不明白,为什么小青会那么忙?忙到后来即使抽出时间做了手术,没休息好几天,就又去村里了。“村里头就有那么多事儿啊?”谢志强有些不理解。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何小青拿了一大袋洗衣粉往村上去。
“你拿这么大袋洗衣粉干啥?”
“村头寇娘娘一家身体不好,不方便,我帮他们带上去。”
“你一天,尽干一些这么小的事啊?”谢志强打趣道。
“我不是什么好大的干部,没有多少权力,也为群众解决不了好大的事,但这些小事,我都要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好。”何小青认真地说。
听着小青郑重的回答,谢志强心里一震。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妻子,想起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何小青给寇正香一家送去的洗衣粉。
谢志强24岁那年,还在阿坝州壤塘县城关派出所的他,来到妻子当时所在的壤塘县岗木达小学执勤。第一次见到何小青,她在水池边帮排队的学生们洗头,何小青笑意盈盈,温温柔柔。
“那一瞬间,我动心了。”谢志强说。
后来,她成了他的妻子。在照顾谢志强瘫痪在床的奶奶时,端屎端尿,小青没有一丝犹豫。在谢志强的印象里,只要小青在,从不让自己的母亲做家务,家里也总是干干净净。就连邻居们都羡慕:“你们家那个媳妇儿,简直好得很,你们享福了。”
“她走了后,我才了解到,村民对她的评价那么高,人人都说她好。”直到妻子离去,谢志强才真正意识到妻子的伟大,同时也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悲痛。“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忙,对她的关心和支持不够。如果我能多听听她的心声,多分担一些……但现在人都走了,说这些,都晚了……”谢志强哽咽。
更让谢志强感到遗憾的是,结婚十余年,因为放不下家里老人和小孩,妻子很少出去旅游。本来说好等在成都读六年级的大儿子,9月份开学时,一家人趁着给儿子报名去重庆旅游一趟,现在却永远无法成行。
现在,他只能通过回忆来弥补那些逝去的时光。他知道,尽管她已经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和爱将永远留在他和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这段日子,两个孩子也得知了妈妈的离世,小儿子从最开始经常喊妈妈,到后面下意识地自动“闭嘴”,谢志强心都碎了:“他也怕我和奶奶伤心。”大儿子看似坚强,但谢志强有几回看见,儿子躲到角落痛哭。
“孩子啊,等你们长大懂事了,就会知道,你们的妈妈没来得及陪伴你们长大,但她足以让你们感到骄傲。”谢志强想。
同样悲痛的还有闺蜜向云洁。“我们还约好秋天一起赏红叶呢,你怎么失约了?我还等着你给我拍照片。”
何小青在田里向村民做宣传。金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和小青多年的相处中,向云洁发现,小青是她所有认识的人里面最热爱生活、最精致细腻的一个。“她把家布置得特别温馨,每次出去玩或者野餐什么的,她都会带上花和花瓶,把现场装扮得特别出片。”向云洁说,驻村之余,小青喜欢穿裙子、戴耳环,永远都是漂漂亮亮的。小青还特别会教育小孩,虽然大儿子在成都读书,身边的小儿子也因驻村工作经常无暇照顾。“但她的陪伴是特别高质量的,会和小孩一起看书,不会把小孩丢在一边自己玩手机。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管对家庭,对生活,对工作,都能做得特别好。”
告别仪式当天,向云洁和金川县全体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几乎买空了金川县城所有的白玫瑰。“亲爱的战友,让我们再送你一程。”
“小青虽然走了,但有那么多人记得她。她真的太不容易了,不到一年,做了这么多事。”向云洁说,“我们几个驻村干部约好了,要带着小青的那份愿景给老百姓做事:背最大的背篼,拿最大的锄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