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而他们选择克服种种艰难,将这群孩子在沙漠中“养活”……
新疆巴州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县城三面环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城”。这里有一支老兵治沙队,他们在沙漠中植绿超过万亩,其间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又将如何持续下去?
01宣战
“无论如何要把树种起来”
49岁的田野,是位退役老兵,也是治沙队伍“老兵治沙队”的队长,他于2016年光荣地从部队退役。在服役的日子里,田野曾前往且末县执行任务,那里的黄沙漫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忆起那时,风沙猛烈地刮在脸上,眼睛都难以睁开,沙丘几乎要淹没路基,天地间灰蒙蒙一片,严重时连十米外的景物都模糊不清。
当田野目睹当地各族群众在沙漠中植树治沙的坚韧身影时,他深受感动,心中萌生了一个愿望:“如果我能为这片土地披上绿装,那该多好啊。”退役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田野再次踏足且末县,他看到干部群众在茫茫沙海中坚持植树的场景,内心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2018年,田野找到了两位战友——张宏和李科,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在沙漠中种植梭梭树,并在几年后于其根部接种肉苁蓉。这样既能防风治沙,改善环境,又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同年秋天,田野、张宏和李科三人毅然决定留在且末县,承包了3000多亩沙地,踏上了沙漠植绿的征程。
张宏回忆道,为了这个事业,他们不仅投入了退役金,还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三人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工具房里,甚至从废品回收站收集旧木板,亲手制作简易家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树种起来!”在签下为期30年的治沙合同后,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沙漠之中。
田野曾这样形容自己:“我就像这沙漠中的一棵树,就像一颗种子落在了这里,我就应该在这里生根发芽,像梭梭树一样,一步步成长,最终开花结果。”对于他来说,种树就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选择,他愿意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沙漠之中。
02较量
“一年不行,就再种一年”
在加入治沙队之前,尽管这几位老兵都拥有务农的背景,但沙漠植树所面临的挑战仍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
“在我的家乡四川,植树相对简单,只需挖好坑,栽下树苗,并定期浇水,树木便能成活。”张宏回忆道。然而,在沙漠中植树却大不相同,他们首先需要平整移动的沙丘,接着铺设道路、接通电力、打井取水,并安装滴灌管网。这一系列复杂且繁琐的步骤完成后,才能种植适合沙地环境的植物。每一个环节都耗时耗力,成本高昂。更糟糕的是,沙漠里变幻莫测的天气给植树工作带来了诸多额外困难。当地一年中沙尘天气多达100多天,田野和他的两位战友曾多次遭遇风沙大到连眼睛都睁不开的情况,甚至亲眼目睹过一夜之间树苗被风沙卷走的惨状。
2021年春天的经历尤为让他们难以忘怀。张宏回忆说:“那天我们种了大约200亩梭梭,晚上回去休息,第二天再来时,大家都愣住了,仿佛昨天没有种过树一样。其实,那些树苗都被大风连根拔起了,一棵都没剩下。”
面对这样的打击,他们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而是迅速拿起铁锹,再次投入到植树工作中。挖坑、回填、栽植、覆土、浇水……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老兵们与风沙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树苗死了,他们就再种;一年不成,就再来一年。
六年来,老兵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每一株树苗。面对挫折,他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防沙治沙的决心。为了攻克治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他们主动向农技专家请教,不断试验新方法,并前往内蒙古、宁夏等地的治沙基地学习先进经验。治沙队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9人,因为都是退役军人,他们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兵治沙队”。
67岁的田保团,曾是一名工程兵。加入治沙队后,他主动承担起了农具维修的任务。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不懈努力,他研发出了履带机械杀菌除虫喷药装置、沙漠植树机等6种智能化生产设备,其中4项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在新疆多地得到了推广使用。在植树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形成了“东西行向”植树法,显著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如今,老兵们第一批种植的梭梭已经长到了成年人的高度,他们种植的上万亩沙生植物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站在且末县河东防风治沙基地的观景台上远眺,一株株红柳和梭梭连成一片,绿意盎然,无边无际。
03坚守
“我们老了,还会有新的老兵加入”
在致力于沙漠绿化的同时,老兵们也在积极探索沙漠生态治理与沙产业发展的融合之道。2022年,他们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始尝试在梭梭树下接种经济作物——肉苁蓉。
△肉苁蓉,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部的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
田野和他的战友们认为,在沙漠中种植梭梭,并在其根部接种肉苁蓉,既能有效治理沙漠化,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随着肉苁蓉收获季节的到来,老兵治沙队多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丰收的喜悦。今年6月,他们与药企携手推出的深加工产品——肉苁蓉原浆成功面市,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在8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军创企业产品展示交流会上,团队成员周小珂携带自产的肉苁蓉产品参展,赢得了多家企业的青睐,纷纷签订了采购订单。
除了种植肉苁蓉,老兵治沙队今年还在梭梭林下尝试种植了200亩板蓝根。田野表示,虽然每年七、八月份的风沙会导致板蓝根大量死亡,但随着梭梭树的成长,它们能够起到很好的挡风作用。一旦树木长高,板蓝根就容易种植了,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土壤质量。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老兵治沙队在沙漠中成功栽种了一万余亩治沙生态林,将昔日的万亩沙海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今年秋季,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他们全新改良了梭梭苗栽种机,并对防沙林进行了秋季的补植补种工作。
展望未来,老兵们已经制定了新的目标: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6000亩的种植任务,主要以文冠果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植物。他们将继续在沙漠治理与沙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野曾说:“防风治沙,每个人栽一棵树,每个人聚一份力,这个事情就不难。”六年沙海植绿,遇到困难无数,且末县老兵治沙队的付出终于初见回报。当被问起“还要种多少年?”老兵们的回答如同迎风挺立的梭梭般坚定——
“我们种下的不只是树,更是希望,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们老了,还会有新的老兵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