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资讯消息,11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2024年中国养老指数报告》,其目的是将普惠养老金融以书面形式展现给机构和民众,使机构能够明白未来在养老金融方向上的发力点,加强老百姓对养老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让百姓更了解全国养老金融的状况,《报告》编写了以下两个指数:
一是中国养老金保障指数(PSIC),它主要从制度与环境的综合保障角度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养老金保障整体情况进行测算评估,用以分析和把握中国养老金保障的现实情况。PSIC对中央政府把握全国养老金整体运行情况,以及各省级政府把握自身养老金保障的优势劣势,具有客观、真实的参考价值。
二是中国居民养老金规划指数(PPIC),它是从微观居民家庭的角度,对代表性职工或居民如何了解自身养老金构成,如何进行养老金规划提供参考。PPIC以退休职工或居民的老年财务安全为目标,对不同特征人群如何提前进行养老金规划和相应储备提出基于科学假设的规划方案。该指数用于帮助广大居民百姓大致把握养老规划基本原理和粗略的养老储备积累思路。
中国养老金保障指数(PSIC)从充足性、可持续性、均衡性和完备性四个角度分析每个省市的养老保障程度。根据测算,PSIC指数总得分以全国平均分60分为基准,我国有18个省级行政区的养老金整体保障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省级行政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PSIC总得分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陕西省、天津市、福建省、江苏省、重庆市、江西省。
《报告》分析总得分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北京市养老金充足性和完备性均排名全国第一,可持续性和均衡性指标排名分别为全国第三和第六。总体而言,北京市养老金体系在充足性、可持续性、均衡性和完备性四方面均表现良好;上海市在养老金充足性、均衡性和完备性方面表现突出,但养老金可持续性指数表现不佳,说明上海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存在薄弱之处;广东省养老金可持续性和均衡性均表现较好。
中国居民养老金规划指数(PPIC)则将目标人群分成三类:一是高缴费人群,即同时参保缴费第一支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职工;二是中缴费人群,即仅参加第一支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人群;三是低缴费人群,即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
此外,《报告》基于市场上四类养老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假定和配置比例,以实现老年财务安全为目标,计算了不同年龄的各类型缴费人群需要如何进行资金安排,缴费购买对应品类的养老金融产品,从而在距离退休的剩余时间周期中,进行针对性的养老金积累储备,以实现老年财务安全。
总体来说,《报告》的结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积累养老金的时间变短,每年缴费金额也逐渐增加。基于养老的长期性,越早开始积累养老金则负担越轻、越容易达成老年财务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