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凤啊,还有1小时才开始呢,这么早就来排队了啊!”
“这不是省里、市里的专家来村里给我们看病嘛。毛好,毛好!”
今天(11月19日)早上7点多,临安区青山湖街道青南村的大礼堂外人声鼎沸,许多村民一早就守在村口准备看省市专家门诊,68岁的村民徐玉凤甚至提前了1个小时,为的就是能在“家门口”多看几位专家,足不出村就把自己的病痛弄明白、对症下药。
这是临安区继“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智慧流动医院”2.0版之后,今年推出的又一重磅医疗改革——“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好医到家”,不仅请来了省市大型三甲医院的专家来村里坐诊,还带来了更多先进医疗设备、药物、门诊科室和贴心服务。
“好医到家”月月有:省市专家“进村”看病
当天早上8点多,临安巡回诊疗车、临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车、临安心理健康服务车准时抵达青南村后,省市区镇等各级医生带着医疗设备走进大礼堂接诊,小山村里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提前排队的村民第一时间看上了专家门诊,后来的村民也有序坐成一排等看病。
大礼堂里,内科、眼科、呼吸科、疼痛科、心理科等临时科室的牌子一字排开,医生们坐在各自科室牌后面,亲切地用方言或夹杂“临安味”的普通话和村民们一一交流。
徐玉凤因为最近喉咙不舒服,在咨询了医生后,先是到停在门外的临安巡回诊疗车里做了个颈部彩超,很快拿到检查报告后,接着又找到了疼痛科的“杭州专家”——来自杭州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阙彬。
“医生噢,这几天我一直喉咙痛,说是有结节,帮我看看怎么回事?”徐玉凤递来了单子。
阙彬看了检查单上的“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回声”诊断,又询问了她的疼痛症状,得出情况良好的结论,于是用宽慰的语气说:“这位姐姐,你不用担心,目前看来是良性,没问题的!”
“喉咙痛诶……”徐玉凤还是有些担心,表示自己不仅颈部有结节,还患有心脏肥大、血糖高等病症,最终在阙彬的反复确认和安慰下,她才放下心来,骑上电瓶车安心回家。
“我每三个月就要跑医院做一次检查,但到杭州的医院看病比较远,要女儿专门开车接送,她平时工作忙,好几次都是请假送我去浙一、浙二、市中医院的……现在自己从家里骑电动车来这里看病就2分钟。”在徐玉凤看来,“好医到家”将省市专家直接请到村里给大伙儿看病,对他们这些中老年人特别友好,是“再好不过”的医疗改革。
事实上,“好医到家”首次将省市医院专家纳入巡回服务,成功打造了由省市专家、区级医院专科医生、卫生院全科医生以及村医“1+1+1+1”四级联动的巡回服务团队。
其中,省市专家这个“1”,包括了7家省市医院(省人民医院、联勤保障部队903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红会医院、西溪医院、市口腔医院)的48名专家参与巡回,在此基础上开通了20条覆盖临安全区18个镇街的“好医到家”巡回诊疗精品线,专家每个月进村一次,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看省市“名医名家”。
“好医到家”啥都有:村里能买到3754种药物,还开了心理科门诊
一个上午,光阙彬这一位“杭州专家”就看了10多个病人,这边他刚为徐玉凤解除心结,后面一位大妈就迫不及待坐到了他面前,边脱鞋子边喊痛:“医生,我脚底板痛,想拍个片子……”
“袜子脱下来看看。” 阙彬看到大妈面露痛苦之色,赶忙俯身查看,并在不同部位的按压下询问“这里痛?”“还是这里痛?”
经过几分钟的诊疗,最后他给出了无须拍片,只要吃点药即可的轻松治疗方案,这让大妈直呼专家就是“水平高”。
而对症下药、买药又是一门“大学问”。以青南村为例,全村206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72人,患高血压人群346人、糖尿病人群108人,需要不同的慢病药和特效药治疗。
为此,今年的“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好医到家”向村社等基层供给了更多的药品,多达到了3754种!其中,涉及两慢病的有231个药品,还有19种高血压、糖尿病常用药免费向居民发放。
“这3754种药品,村民们在村里都可以买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在村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药(常备药);第二种是在上一次巡回诊疗过程中预订好药,这次带来;第三种是通过我们的‘云药房’下单,一般第二天就能快递到家。”青山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夏彬说。
在村里,心理科的出现着实让人惊讶,却又让人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人文关怀。
当天上午,来心理咨询的全是老人,都是家人陪伴而来的,咨询内容包括焦虑、失眠、健忘(阿尔茨海默症)等。
面对老人们的困惑,来自临安区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生团队一一为他们疏导、配药,并通过特殊药物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健康睡眠、正常生活。
“今年,我们进一步升级了疾病谱特色巡回诊疗,梳理出100多个山村里排名前列的疾病,有针对性地推出内分泌、心血管、呼吸内科、心理等12个专科特色巡回诊疗服务,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治疗,目前涉及心理科巡回的村有6个,每月定期巡回。”临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好医到家”更富有:改革不息,堪称“天目医享”改革3.0版
改革不息。
相比临安之前的两次医疗改革, “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好医到家”更富有——
“好医到家”还为5辆综合巡回诊疗车、20辆签约服务随访车统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拉杆式”急救箱和车载远程诊疗系统,为20辆签约服务随访车统一配置集“身份证读卡器、医保结算读卡器、5G通信路由”等设备于一体的平板电脑,以及测量体重、血压、血糖等检查检验设备,以便数据实时上传。
同时,在培育塑优签约医生队伍上,实施“百千”培训计划,不断为乡村医疗“造血”。
今年的改革为何如此富有?
在许多临安人看来,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次微改革,堪称“天目医享”改革3.0版。
早在2022年,“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即“天目医享”改革1.0版)的春风就刮进了青南村在内的165个临安乡村:线上通过“互联网诊疗”“云药房”“华数电视”“临医在家”可视化诊疗平台、“数字健康档案”发力;线下组建了由区、镇街、村三级医生共同参与的“1+1+1”医疗团队,推出了5辆综合巡回诊疗车、20辆签约随访服务车的每月和每周进村诊疗,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看病“四难”问题。
去年,临安区卫健局又推出了“智慧流动医院”2.0版(即“天目医享”改革2.0版),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看病的“幸福感”。
今年年初,临安再接再厉,所推出的“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好医到家”(即“天目医享”改革3.0版),不仅将下基层的队伍拓展到了省市大型三甲医院的专家,还带来了更先进的设备、更丰富的药物、更多科室的门诊和更贴心的服务。
截至今年10月,“天目医享”巡回诊疗已累计派出医务人员3.8万人次,服务群众56.9万人次,筛查出各类疾病1.74万例……而省市专家月月“进村”,擦亮的,正是“幸福临安”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