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实践丨访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平

图片

图片

厚植生态底蕴 激发绿色动能
全方位展现“国家森林城市”靓丽图景

——访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平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娅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和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林草领域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平。

  记者:近年来,我市林草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点?

  罗小平:“十四五”以来,平凉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塬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绿化扩量提质步伐加快。依托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2022年以来完成造林封育86万亩,义务植树23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3.8%。二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坚持城乡一体扩绿增绿,在全省首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绿色实惠。三是“静宁苹果”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先后荣获8张国家级名片和17项大奖,品牌评估价值180.9亿元,果品产量达到225万吨,产值120亿元,农民果品收入占到53%,在全市一产产值和经济指标增长上占比较大。四是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施行,建成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落实“一树一策”,建成“左公柳”保护修复示范样板。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此,我市将如何抓好落实?

  罗小平:市林草局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林长制为引领,持续健全完善国土绿化制度、林草湿资源保护制度、国有林场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制度、资源利用监管制度、“三北”陇中和六盘山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科技和人才支撑制度,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全市林果草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扩绿”不停步。借力我市被纳入“三北”工程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片区的机遇,积极申报“三北”六期第二批、第三批项目,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创新陇中、“三北”六期六盘山项目管理机制,实行法人委托县(区)实施、市级统一报账模式,加快推进2024年陇中项目开工建设,及早谋划,确保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义务植树600万株,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坚持“护绿”不放松。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夯实四级林长保护发展责任,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地和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湿地保护,推动天然林和公益林管理并轨,实施好柳湖公园“左公柳”等抢救复壮工程,细化靠实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加强灾害天气预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8311”措施,确保林草资源安全。

  坚持“用绿”不拘限。加快制定“静宁苹果”产业布局、产品布局、市场布局三个中长期规划和9项系列团体标准,加大培训力度,指导果农和相关企业落实好秋冬季果园标准化管理措施,建立果园管理档案,加大病虫害科学防治,确保稳产丰产。健全完善线上线下果品销售体系,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扩大国内大中城市和商超市场销售份额,抢占欧美高端市场。

  坚持“兴绿”不懈怠。紧跟产业前沿趋势,坚持走“八化”路子,推广“四新”技术,采取果园托管、整园流转、大户承包、入股经营等办法,加快老旧果园重建、插空补植补造、低质低效果园更新改造、撂荒果园托管流转,大力推广高标准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积极引进示范抗病、抗逆性强的免套袋栽培品种,聚力打造品种良、管理优、品质精、销售畅、链条全、品牌响的“静宁苹果”精品品牌典型。

  坚持“活绿”不动摇。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引导林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林旅融合示范典型,积极稳妥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林果草深化改革成效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