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丁志炜 何帅
距离昨晚退勤不到七个小时,一大早,中铁一局新运包头铁路公司内燃机车司机罗盛彬就早早地来到了机车整备场,今天是他与新入职的几名学员约定的“上课时间”,这是罗盛彬“义务课堂”的定期课程安排。
罗盛彬1993年就参加了工作,经历了几代机型的升级更新,积累了丰富的行车经验,业务知识十分扎实,大家亲切地称呼他“老罗”。
老罗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有空时和徒弟们一起唠家常、谈业务。年轻的司机们,从谈论中掌握了行车的经验。年轻的副司机和学员,在谈论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时间久了,这便成了老罗与大家约定的“义务课堂”。
课堂有时候在学习室、在宿舍,有时候也在生产一线。在学习室,他会系统地讲解内燃机车的构造、柴油机系统、制动系统等专业知识,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有时候,也在机车上,从设备的原理、故障处置、保养细节,事无巨细地给大家讲清楚。
老罗不仅“言传”,也“身教”,机车设备的日常保养,他十分仔细用心,角角落落都要上油保养,司机室里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但老罗也是出了名的“爱唠叨”。学习司机段正坤深有感触,“和罗师傅一起值乘,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你得不对,哪里需要改正,哪里可以提升,有时候还会批评几句。当时感觉挺憋屈,回过头来才感觉学到了真本事。”
老罗是大家公认的“能工巧匠”。铁路行车专用“信号灯”是每个机车乘务员必备的工具之一,但日常使用难免磕磕碰碰,特别是雨雪天气进行作业时,很容易进水损坏,故障率非常高。罗盛彬通过饮料瓶的标签纸,为大家的手电筒加工“保护套”,不仅严丝合缝,而且耐用性显著提升。
新提职的学习司机姚博刚刚领到自己职业生涯第一盏信号灯,就迫不及待地找到“罗师傅”。看着手中包裹严实美观的“信号灯”,姚博不由自主地想起上学时,老师为自己包书皮的场景。
罗盛彬说,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距离退休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能把自己三十多年的行车经验传下去,让大家在行车中少出问题、不出问题,让更多优秀的司机成长起来,这是自己的职责,也是使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