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孩子是家校的共同目标,也是促生良好家校关系的纽带。近日,青海省民和县一家长因对孩子考试成绩不满,在班级家长微信群辱骂教师,最终被警方依法拘留的消息引发关注。许多教师都曾面对性格暴躁、情绪激动的家长,该事件因为司法机关的介入而更具典型性,是家校沟通不畅的缩影,同时也凸显了家校理性沟通的重要性。
其实,家校矛盾频繁出现,往往源于家校对彼此角色的误解和情感的激烈碰撞。我曾经遇到一位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情绪时常波动。一次家长会上,该家长因不满意我的教学方法而当场指责我,气氛一度很紧张。会后家长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不能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反而加深了家校矛盾。最终在我的耐心沟通下,家长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孩子的学习成绩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学习习惯、家庭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等。家长的期望源于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扩大矛盾无益于解决问题,家校协作才能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情感与心理发展的引导者。然而,面对家长的责难和指责,教师的工作动力和情感支持很容易受到影响。此时,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对教师十分关键。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为教师提供情感支持和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矛盾,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一是建立共同成长的平台。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与教师的联合工作坊,讨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孩子的成长问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也让教师更了解家长的期待。通过分享经验和观点,双方更容易达成教育共识,从而制订出更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案。
二是建立家长自助小组。通过建立家长自助小组,鼓励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和困惑,这样可以减少孤立感,增强共同体意识。同时,学校应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和学习需求。这种双向支持不仅能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还能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是实施情感教育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增加情感教育和沟通技巧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情商,也为家校沟通奠定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沟通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家长和教师时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求。这也有助于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误解和冲突。
四是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并理解这一点。学校可以通过个性化教育方案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帮助家长认识到成绩并非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的事业,家校之间的良好关系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双方保持冷静和理智,互相尊重、积极沟通,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联合学区)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20日第3版
作者: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