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梗救治日 | 问心时分,别被心梗“盯上”

图片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1%。

今年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1120”有两个寓意:“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中国心梗救治日的设立旨在促进全民急救意识的提升,挽救心梗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脏病,通常发病急,可以没有任何先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心梗防治要点,特意归纳总结几大关键问题,以问答形式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1:哪些情况要警惕心梗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通常是由于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或严重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除非发生心脏骤停,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会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发病后立刻昏倒,现实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状一般会持续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心梗——

剧烈且持久的胸痛:疼痛常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可能放射到左臂、颈部、下巴或背部。这种疼痛可能非常剧烈,像被重物压着或电击一样,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一般持续时间长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大汗: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突然大量出汗。

恶心和呕吐:心梗前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其他部位疼痛:心梗有时也可能表现为全身性的疼痛,如肩痛、颈痛、牙痛或持续性上腹痛,尤其是在劳累后。

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120分钟左右,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问2:不明原因肩痛会不会是心梗

当肩膀疼痛时,不少人会下意识认为是肩周炎或颈椎病,其实肩痛也可能是心梗的一种不典型症状。

心梗发作前,心绞痛常常作为前驱症状出现,其中包括胸闷、恶心,有时也可能表现为肩痛、咽部疼痛或牙痛等。这是因为心脏位于胸部,当心肌缺血或损伤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肩膀。

当出现不明原因肩痛,且伴随其他如胸闷、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排除心梗的可能性。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者等心梗高危人群,以及高龄、吸烟、嗜酒、精神紧张等人群,应更加重视这类症状,及时就医以保护心脏健康。

问3:AED能抢救心梗吗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主要用于治疗心率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而心梗发作时,会导致心室颤动,这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AED可以通过电击除颤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从而挽救生命,对于心梗发作的急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ED操作简便,操作者只需跟着语音按步骤使用,没有经过专业医疗培训的普通民众也可以操作。

如今,很多大型商场、写字楼、学校、车站、机场、港口客运站等场所都配有AED,且均有醒目标识。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配合心肺复苏,在黄金4分钟内使用AED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问4:如何应对心梗高发“魔鬼季”

眼下进入深秋,即将迎来冬季。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也被称为心梗高发“魔鬼季”。寒冷对心梗影响尤为明显,心脏病患者要注意——

极寒天气少出门:在寒冷的天气中,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等部位。

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天气时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用力过猛,如铲雪、提重物等,这些活动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注意室内外温差: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血管会受到强烈刺激,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脑血管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预防心梗。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从而间接预防心梗。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大也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保持心情开朗,避免过度的情绪压力。

按时规律服药:冠心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问5:糖尿病患者心梗不易发现吗

糖尿病患者处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更容易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增加心梗风险。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没有典型的胸痛表现,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因此很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得不到及时救治,当病情发展至能感到疼痛时,往往情况已经很糟糕,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是否有发生心梗的可能:胸闷、气短,甚至感觉严重憋气、呼吸困难;异常出汗,如头面部、前胸、后背、手心、足心等部位突然大量出汗,如果同时伴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需特别警惕;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安静状态下心率异常增快,同时伴有心悸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晕厥。

问6: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心梗

首先要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按时用药,将血糖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病史较长、一般健康状况较差、已经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年龄较大或有严重低血糖事件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

其次,控制血压和血脂。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高龄、一般健康状况较差或已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均应接受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戒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预防心梗的发生。

问7:心梗患者如何控制饮水量

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正常饮水,运动和夏天高温出汗较多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如果出汗较多而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会增加心梗风险。

如果是因为心梗或其他心脏疾病发展至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饮水量,过多水分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

当然,少喝不是不喝。根据心衰程度,少喝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明显心衰症状的患者每天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严重心力衰竭伴有肾功能减退者每天饮水量控制在500到1500毫升。饮水量要包括每天所吃食物及水果中的含水量,且少量多次、小口慢饮。

日常生活中,心衰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尿量、每日晨起监测体重、观察全身水肿情况。当出现尿量减少、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三天体重增加超过2千克或一周体重增加超过2.5千克)、身体水肿(下肢或眼睑等部位)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就医。

问8:阿司匹林该不该长期吃

有人说阿司匹林是“神药”,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要长期吃;可也有人说,阿司匹林会导致脑出血、胃肠道出血,能不吃尽量不吃,这二者究竟孰是孰非?

多项研究证明,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预防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心梗和脑梗。

但阿司匹林和其他任何药物一样,也有一定副作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痛风哮喘,造成胃肠道损伤,甚至诱发消化道出血,但发生率很低。所有符合阿司匹林适应症的患者只要服用期间没有明显副作用,能耐受,就建议长期规律服用。

  作者:徐浩 梁琳

文:徐浩 梁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图:视觉中国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