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头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以“三必问”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三难题”。今年前三季度,包头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1.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8个百分点。
以“问需于企”破解发现问题难。今年包头市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民营企业诉求收集—转办—解决—跟踪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畅通的沟通桥梁,及时了解和解决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民营企业品牌,营造尊商重商安商亲商浓厚氛围。
以“问计于企”破解问题解决难。今年以来,包头市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积极主动问计于企、问策于企,让企业家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把脉开方”,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提供更有针对性、精准度、便利化的服务举措。
以“问效于企”破解落地见效难。包头市把民营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编印《包头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2024版)》。建立“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工作制度,针对问题类别相同、反映事项相同的一类问题,协调交管、住建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财经大学教授朱润喜表示,民营经济是推动内蒙古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的生力军,是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以服务无止境、优化无止境的目标追求,持续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难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朱润喜: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的生力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成立“包头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编制《包头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手册(2024年版)》,优化工作流程,主动出击,切实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是包头市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诠释。实践证明,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各部门服务民营经济的意识还不够强,促进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保障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遏制行政执法活动对民营经济正常生产经营不当干扰、强化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护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前瞻和务实,处置涉民营经济事项还不够便捷和高效等等。
全力支持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民营经济思想政治引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构筑全方位全链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清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体制机制障碍。二是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强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中履职尽责担当,把服务民营经济成效作为衡量其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尺。三是凝聚全社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合力,对损害民营经济行为实行“零容忍”,营造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冯佳妮
审核:常俊青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 新闻广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