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中医药的伟大瑰宝吗?

全文1496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青蒿素被认为是中医药的伟大瑰宝,但它的发现并非完全源于中医中药理论。

02屠呦呦在政府的支持和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的参与下,成功发现了青蒿素。

03青蒿素的发现无情地否定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营卫理论等,证明了现代医学方法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04尽管屠呦呦被认为是青蒿素发现的关键人物,但政府的支持和全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是最大的贡献。

05事实上,中药典籍中的大量药方对青蒿素的发现并无实际帮助,青蒿素并非从青蒿中提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者:棒棒医生(副主任医师,医学科普作者)

1
中医中药对发现青蒿素的贡献有多大?

我的观点是,相当于苹果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贡献。这种贡献不能说是零。

当年屠呦呦们为了找到有效的抗疟药,采取的是大海捞针式的笨办法,据称当时筛选了几万种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发现,其中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还不及胡椒。为什么会这样?古来典籍如《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大量的有神效的抗疟方,难道没有一种有效?事实正是这样!那为什么又发现了青蒿素呢?这可以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巧合。屠呦呦响应领袖号召,在“伟大宝库”里穷搜,看到“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时灵机一动,是“绞”,而不是“煮”,那么,有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观察到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需要说明的是,青蒿素并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当年发表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第一句为:“我们从菊科植物Artemisia annua L .中分离出的一种结晶,定名为青蒿素……”Artemisia annua中文名是黄花蒿,而青蒿的学名为Artemisia carvifolia,青蒿与黄花蒿是菊科蒿属的两个物种,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为什么不命名为黄花蒿素呢?这是因为中药典籍中没有黄花蒿,以青蒿素来命名更容易与一些中药方中的青蒿产生联想。

因此,中药在青蒿素的发现中起到的作用是给了屠呦呦低温提取的灵感,而不是具体的药方,那些海量的药方都是无效的,包括青蒿。不能因为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就认为是中医的功劳,不然的话,现代医学中很多药物如阿司匹林、奎宁、麻黄素、紫杉醇、水杨酸、颠茄、莽草酸等都可以叫做中药了。

2
贡献最大的是谁?

屠呦呦当然功不可没,但是,不是最大。贡献最大的我认为是政府,首先要感谢政府!1967年,时值美越交战和文革,美越均苦于疟疾,越南向中国求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于是以“5·23”作为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征集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在当时可谓举全国之力来研发抗疟新药。这不是一般的气魄,也只有政府才做得到,屠呦呦们都不过是政府下的那盘大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无数人力无数次试验积累了即将质变的可怖的量变,在最后那一刻,屠呦呦抓住了质变的G点,她确实是幸运的。

图片


3
发现青蒿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显然,不是中医中药的理论。分离出蒿属提取物中的各种成分、提纯、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设计……这一系列过程是标准的现代医学方法,青蒿素独特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导致了特异性效果,这叫药物构效关系。青蒿素的发现可以说无情地否定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营卫理论、中药的复方、君臣佐使、四性五味、十九畏十八反等歪理邪说。

4
屠呦呦是老中医吗?

确实有人这样称呼她老人家了,她也确实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但是,看看她的简历就可以知道端的。1930年出生于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显然,她是正宗的西医药学专业,由于当时的政治需要,被逼半路“西学中”,在她的科学研究生涯尤其是青蒿素的研究中,并没有受到中医中药理论的半点影响,中药只是她研究的素材而已。这正如《本草纲目》是我研究的素材,谁要是居然因此称我为中医,我一定和他急,嘿嘿。

5
青蒿素的发现之路可以复制吗?

再也不可能了,理由不说。

6
中药是伟大的宝库吗?

在这个宝库里随处闪闪发光着像青蒿素一类的宝石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发现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认真看过《神农本草经》、《千金翼方》、《本草纲目》之类的中药典籍就不难得出结论:中药是个伟大的垃圾堆,里面几乎什么宝贝都没有。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项目的投资逐年上升,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然而,除了养肥大量蠹虫外,一无所获。

以下是发现青蒿素的论文图片,可知与中药没有丝毫关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