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展出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还没落幕,那边印度三哥也不甘寂寞地上手整活了。
根据印度著名的国防研究组织(DRDO)消息,11月17日,印度在位于东海岸奥里萨邦外海约10千米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岛的综合导弹靶场,实施了一次所谓的“高超音速导弹”测试,测试代号据称叫LR-02,测试取得成功。
闻此消息,三哥网民欢欣鼓舞,有位叫Singh的三哥网民的发言颇具代表性。他表示,经过此次测试之后,“美国应该更担心印度而不是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这要给他个舞台,马上劲歌热舞一曲就更印度范儿了。
不过,此次被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都称之为“首次成功的远程高超音速飞行”的测试,还是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这枚测试的导弹在起飞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没有把发射筒顶部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密封口盖给顶碎、导弹飞出筒口,而是直接顶着口盖飞走了,看起来怪模怪样的。
这一细节引发了外界的一致嘲笑,中国军迷的嘲笑尤其有意思,颇具中国特色——“飞得最高的印度飞饼”。总之,不管怎么说,三哥总能给咱们整出点儿新花样出来。
印度到底发射了一个什么东西,能算得上“高超音速导弹”吗,它的技战术性能在其它国家的高超音速导弹跟前到底算什么水平?
印度“高超弹”的性能
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目前印度已经公开了此次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的型号和性质,就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三哥说了很多年、保密程度极高、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印度首款高超音速巡航导弹——LRAShM。
该弹只有这样一个代号,DRDO自己都讳莫如深,但得益于印度特色的保密制度,LRAShM的外形和主要技术数据多多少少还是可以找得到的。
比如从它的基本构型和外观来看,该弹采用了一个二级火箭构型,第一级火箭采用圆柱体助推器,第二级则采用了类似于防空导弹的带弹翼构型。大伊万弱弱地说一句,这第二级长得跟美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的MIM-14“奈基”陆基防空导弹一样,外形复古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在技术数据上,印度网络上流传着一张LRAShM的主要技战术数据,到底真的假的就不清楚了。
该弹总长度13米左右,第一级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长度3.25米,直径1.3米,第二级滑翔段药柱长度4米,直径0.6米。印度人自己认为。它的战斗部重量350千克,最大射程2500到3000千米,最大速度大于5倍音速,因此勉强够得上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门槛。
说真的,这个数据,大伊万感觉,跟“奈基”不能说完全一样吧,只能说确实有点像。无论是弹体长度,还是弹体直径都十分相似,甚至战斗部重量比“奈基”的常规战斗部型号还低那么一些。
当然,根据印度自己公开的信息说,它的射程居然可以达到2500千米左右,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惊人的。且从此次印度实施测试的禁飞区划设情况看,从奥里萨邦的卡拉姆岛导弹靶场往印度洋方向,划设了一个长度高达1700千米的禁飞区,横向宽度也有200千米左右。
这意味着,该弹除了测试射程起码在1000千米以上,估计还会包含一些横向机动性能的测试,这些也确实都是高超音速导弹所应当具备的性能。
薛定谔的“高超弹”
那么,此次DRDO测试的LRAShM,最大速度超过了高超音速导弹的门槛,测试弹道看着也有模有样的确实像是高超音速导弹,那么它真的算通常意义下的高超音速导弹吗?大伊万的观点,这是薛定谔的高超音速导弹。
我们之前科普过很多次高超音速导弹的定义:在飞行弹道上,高超音速导弹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起飞,到高空之后有一个下压起滑的过程,中段利用惯性或者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起滑,具备一定的纵向、横向机动和变距桶滚高机动能力,这是高超音速导弹的典型飞行轨迹特征。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气动外形特征,要确保导弹能够在临近空间成功起滑,而且具备一定的机动性,滑翔体就必须采用高升力体构型,目前的高升力体构型我们提过很多次,一是双锥体,二是复杂多面乘波体,二者都是利用激波升力进行机动动作。
目前,符合高超音速导弹定义,且已经公开了的,咱们有使用复杂多面乘波体构型的DF-17,使用双锥体构型的DF-26,俄罗斯有9M723伊斯坎德尔的某些改进型号,美国有早期的“潘兴-2”和在研的LRHW,朝鲜有火星-16乙,这些都是很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
在看了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定义,又参考了一些目前已经公开了的高超音速导弹型号之后,我们再回头去看印度的这个LRAShM,相信大家的观点,和大伊万是比较一致的:这就是一薛定谔的“马超”嘛。
一方面,它的性能我们说了,确实达到了高超音速导弹的门槛,在5倍音速以上,而且貌似是在临近空间压低弹道做了滑翔飞行的,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横向机动能力。
但另一方面,这种横向机动能力,并不是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采用的双锥体或者复杂多面乘波体带来的气动效益造就的。因为它没有这些东西嘛,它的滑翔能力和机动性能,完全得益于它的大型导弹弹翼提供的升力。
但是随着高度的提高,空气逐渐稀薄,很显然靠弹翼提供的升力效率是迅速下降的,这也让LRAShM真正的滑翔能力,显然是比不上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的。
但不管怎么说,相比于真正的高超音速滑翔器,这个LRAShM滑翔体的构型,倒是更像是一架飞在高空的滑翔机。
咱们再说的直白一点,说不定无侦-8火箭动力侦察机的升阻比性能都比它要好点,咱们可没说无侦-8是什么高超音速导弹……如果LRAShM算高超音速导弹的话,那么无侦-8火箭侦察机那也算高超音速导弹了。
因此,印度DRDO这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搞出来的这个LRAShM第二次测试任务,咱觉得,勉勉强强可以算具有一定高超音速导弹性能特点的高空机动弹头,这个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独创性,采用类似构型的东西多了去了,举两个例子:
一是美国陆军装备给MDTF里MRC连“堤丰”系统的标准-6陆攻型,这个东西就是个典型的一级火箭发动机助推,二级火箭发动机中段飞行,靠大型弹翼维持一定的滑翔性能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该弹在打击地面目标时射程起码在600千米以上,其技术原理和总体构型和印度搞出来的这个LRAShM完全一样。
二是咱们今年在中国航展上,摆在航天科技集团展位里的、A300型远程火箭炮配备的A300-11型300毫米远程火箭弹。该弹同样是一种使用了二级火箭发动机体制的火箭弹,一级火箭发动机燃烧完毕后分离,二级不仅带有控制面还带有大型弹翼,具备一定的中段滑翔和机动性能。
所以总的来讲,DRDO搞出来的这个LRAShM,技术上并无独创性,也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最多在重新定义高超的前提下,最多算个广义的“马超”,这就是我们对印度此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观点。
如何看待印度此次试射
不过,从印度此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情况看,咱觉得还是要稍微上点心,高看一点的:
一方面,印度自己在现阶段,很显然是搞不定类似于DF-17和DF-26这种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的。那么在技术上退而求其次,先搞一个能搞的定的机动弹头,确保有东西用,对于印度来说反而是比较恰当的选项。这个射程2500千米,速度5倍音速如果能搞得成的话,那么说明LRAShM还是颇有威胁的。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手头有东西用,快速形成战斗力,远比像美国一样好高骛远的搞一大堆不切实际的高超音速导弹,然后各种拖拖拉拉,到现在一个形成战斗力的都没有,要实际的多,这种研发思路的转变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DRDO凭借研发这个LRAShM,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逆练标准-6,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诸如大直径火箭发动机制造,导弹气动外形设计等技术流程都给走一遍,没准哪天从这些技术储备出发,印度也能搓出自己的远程区域防空导弹来。
对于这种可能性,咱们还是要稍微上点心的,至于别的,大伊万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咱们还是等印度啥时候能把这所有的测试做完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