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到了各家大厂发“战绩”的时间点。
而咱们都很熟悉的小米,也在昨天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本来机哥就打算吃个瓜,大概了解下,小米各块业务有啥变动。
结果这一看,直接给我整懵了。
小米第三季度的营收再次突破新高,创造了单季史上最强业绩。
单季度总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调整后净利润63亿元。
从官方给出的营收曲线图也能看到,小米的营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狂飙,加起来都快翻倍了。
那再具体到各个板块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说是全面开花。
汽车、手机、平板、IOT、互联网...
只要是小米在干的,或者是深度参与的业务,基本都在表演,都在秀操作。
汽车
咱们先重点看看,小米的新核心业务——智能汽车。
小米SU7实际上,是从第二季度才开始交付。
但前三个季度加起来,其实已经交付了67157台。
单独看第三季度的话,也交付了39790台,汽车这部分的收入达到97亿元。
也是得益于产能的提升啊。
小米已经提前完成了10万台的交付目标,接下来还打算冲刺全年交付13万台。
当然啦,虽然汽车交付量比第二季度高很多。
但短时间内想要盈利,还是比较难。
毕竟自建工厂、自研技术啥的都很烧钱。
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业务净亏损15亿元,用最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单车亏损就是:
15亿元÷39790台≈3.77万元
乍一看还是亏,但相比于第二季度的“单车亏损6万多”,已经是跨越式进步了。
等后面产能和交付继续拉升,规模的扩大。
汽车这块业务的成本和亏损,肯定还能进一步被缩小,甚至是盈利。
而且你去看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就会发现它也有接近2%的提升,达到17.1%。
这又是啥水平呢?
在国产造车新势力里头,只有理想的毛利率,比小米汽车高。
按这节奏来看,第四季度小米汽车很有可能,把毛利率干到20%。
不过有一说一。
小米“欠车王”的称号,估计短时间内还很难摘下来。
最近卢伟冰就表示,小米SU7近期交付周期,在20周左右。
换句话说,现在下单SU7,你得等半年才能提车。
对于急需用车的消费者来说,不是啥好消息。
手机
接下来再来看看,大伙比较关心的手机业务。
虽说汽车业务势头很猛。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机还是小米营收的主要输出核心,第三季度带来了475亿收入,总出货量也达到4310万台。
具体到不同的价位段上。
3000元-4000元价位,市占率18.1%。
4000元-5000元价位,市占率22.6%。
5000元-6000元价位,市占率6.9%。
这样的成绩倒是不难理解,3000元-5000元的价位区间,主要得益于是小米14系列卖得太好。
至于5000元-6000元,则是靠着小米MIX Flip疯狂输出。
大折叠MIX Fold 4,反而是评价和销量都没那么好。
总的来说呢,小米已经站稳了4000-5000元价位高端手机的位置。
但想要继续往上冲,我感觉还是得把大折叠做好。
折叠屏这几年的出货量,一直在不断飙升,说明消费者愿意为好的折叠屏掏钱。
反观影像超大杯的受众,真的算不上多。
不过大伙可能会觉得,小米的高端手机卖那么好,毛利率应该也会好起来对吧。
实则不然。
去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还有接近17%的毛利率,现在反而跌到11.7%。
按小米官方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供应链价格涨太多了。
内存、芯片啥的,都在嘎嘎涨价,但手机又不能直接跟着涨,毕竟手机市场的竞争还是很激烈。
最后就只能牺牲点毛利率。
说白了,和其他业务相比,手机反而是最不赚钱的业务,真就是交个朋友。
IOT智能家居
真要说起来,【IOT和生活消费】才是除了汽车以外,增长最猛的业务。
这一块业务包含的产品比较多,包括平板、家电和可穿戴等等。
其中平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8.4%;空调出货量170万台,同比增长超55%;洗衣机出货量超48万台,同比增长超50%。
连之前就卖得很好的冰箱,也有20%以上的增长。
至于为啥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这几大家电,突然卖得这么好。
卢伟冰也回应了,比较核心的原因是——
以前这几类IOT产品,主要是小米找第三方厂商代工做的。
但现在是逐渐转为自研模式了,包括自建工厂和实验中心。
对于米粉们比较关心的,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是否不超过5%。
我也粗略算了下——
63亿元净利润÷925亿总营收≈7%
再减去互联网业务的超高净利润,确实没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