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读端丨面向下一个10年,我们从乌镇出发 包大为: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王金帅

图片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大学博导,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包大为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再次迎来“乌镇时间”。

近十年来,网络技术不断革新,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没有改变。立体展示数字经济助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以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乌镇峰会,凝聚起共识,也探索出路径。

面向下一个10年,我们从乌镇出发,从一个个真实故事里找寻时代课题的答案。

详情点击>>

第一视点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写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之际

图片

浙江大学博导,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包大为:

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179年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类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交往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人类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始终受限于自然地理空间,大海与山川、胡泊与沼泽、河流与沟壑都限制了不同区域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了解,形成了有着鲜明地理空间边界的文化格局。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人类凭借着愈发先进的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逐渐打破了地理空间的边界,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由供需链条、分工体系、文化交流等社会关系形塑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尽管人们仍然散落于不同的国家、制度与文化之中,但是却已经不可逆转地朝着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发展着。面对气候、生态、战争与疾病等人类共同的风险与挑战,任何一个地区和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一个面向和平与发展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更为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之所盼、历史之所趋。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具有了自然地理空间和网络赛博空间的双重维度。在自然地理空间中,传统全球治理途径与方式仍然是主流,正随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实践而成为一个开放的命题——随着国际力量的深刻对比,多边主义的深入践行,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深入人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正呼之欲出。与之相应的,在网络赛博空间,更具互动性、更不可预测、更为动态多元的符号系统不仅改变了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途径,更以超越物理空间的方式呈现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诉求。

数字文明是全人类共享共有共建的,唯有更好地发挥数字文明赋能全球发展才能有助于人类文明走向未来。事实证明,不论是凭借领先互联网技术共计与干预他国的技术壁垒,还是凭借技术-金融垄断资本优势构筑虚假信息茧房的网络资源垄断,不仅造成了全球性的信息安全风险,更加剧了全球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和更为严重的数字鸿沟。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所引领的数字文明,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的高远理念和尚和的精神追求。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始终推动国际社会“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在即,拥有完备互联网产业体系、巨大数字市场规模、海量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丰沛互联网人才资源的中国为世界凝聚的共识必将更为稳固,为人类提供的方案必将更为清晰。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