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科协发布2024年“小荷”科技人才专项,湖南共有8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资助,该专项重点支持湖南省“3+5+3”标志性工程和重点产业领域,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周融融博士获此殊荣。
周融融自2015年美国乔治城大学生物工程硕士毕业后,回国攻读中药学博士,并从事中药资源、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新产品开发,2021年进入该院工作。
主持国家级、省部厅级项目6项,主持1项和及参与2项ISO国际标准制定,发表SCI论文27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共5项,参编专著4本,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3项。
▲周融融(右一)参加“小荷”科技人才颁奖
夯实基础,学科交叉
自2021年加入该院以来,有食品科学、生物技术、中药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周融融在中药药理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她围绕补肺益肾颗粒、银苓通脉健脑颗粒、西洋参、黄精等中药,针对中药调节免疫的独特优势,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然而,中医药学理论源于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基于传统哲学和独特的辨证思维,其中的理论与现代科学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在全球化和科学化推广过程中难以准确表述。如何将中医药的基础理论,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和语言进行解释和验证,是她的目标。
她在该院博士后工作站课题“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索黄精多糖改善肿瘤相关骨骼肌萎缩作用及其机理”,将湘产道地药材黄精的临床用法进行解读,从动物—细胞—分子水平全面揭示其药效作用,阐述药效调控的具体病灶、信号通路及关键靶点。
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周融融还积极为该院临床提供服务,做好多个科研平台维护工作,如流式平台、显微成像平台、血液生化平台、蛋白质免疫印迹平台等,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实验与项目申报,助力该院科研更好、更快发展。
聚焦前沿,求索科研之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健康中国 2030 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COPD在中医中被称为“喘证”,病情反复,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该院肺病科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收治无数COPD病人,也让周融融看见这一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因此,带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初衷,她参与了该院医院制剂创新转化1.1类新药——补肺益肾颗粒的研究工作。
在开发过程中,以“补肺益肾”为核心思路,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依据“化痰活血,平喘止咳”的治则组方并反复优化工艺条件。
其中,除了1.1类新药证书,还获得两项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并作为主持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她希望可以将该院优秀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助力更多患者康复。
根植祖国,放眼世界
在中药国际化的进程中,制定标准的需求日益迫切。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周融融主持了吴茱萸的ISO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这项任务既充满了挑战,也承载着推动中药走向世界的使命。按照“深入研究,浅出标准”的原则,她和团队力求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标准的严谨性,为吴茱萸在全球的应用提供一套可靠的质量标准。
每一次答辩都是对标准内容的细致阐述。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已经完成第二轮答辩,获得了22个国家专家的支持和投票认可,进入草案阶段,该草案有望成为该院主导发布的第二项ISO国际标准。
作为中药ISO标准的制定者,她更深刻认识到标准对国际中药市场的重要性。随着中医药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世界各国对中药质量保障的需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在东盟、印度及部分中东国家,长期缺乏系统的中药质量标准,影响了中药进出口的顺利开展。
通过制定国际标准,不仅为这些国家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规范,还能促进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
她还参与了茯苓、黄精等药材的国际标准制定,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看到中国的中药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她更加坚信,中医药的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的共同遗产。
▲ISO/TC249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澳大利亚进行,周融融对其主持的《ISO-吴茱萸》标准草案进行第二轮答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冯晓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