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花园镇:非遗传承保护的生动实践

在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近年来,郯城县花园镇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片

花园镇,作为柳琴戏的发源地,与柳琴戏有着不解之缘。国家级柳琴戏非遗传承人张金兰出生于花园镇捷庄村,她的艺术成就为花园镇的非遗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沂蒙面塑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红元来自花园镇口子园村,黑陶市级非遗传承人田作才是花园镇宋窑村人,这些杰出的非遗传承人为花园镇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给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花园镇党委投资建设的柳琴戏陈列馆,犹如一座非遗宝库,陈列着柳琴戏的历史资料、戏服、道具等,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柳琴戏的前世今生,让参观者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领略柳琴戏的发展脉络。柳琴戏广场则是群众感受柳琴戏魅力的广阔天地,人们在这里聚集,或欣赏精彩的柳琴戏演出,或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上空。金兰剧场更是为专业的柳琴戏演出搭建了高标准的舞台,让柳琴戏的表演更加具有专业性和观赏性。

图片

为助力乡村文旅事业发展,花园镇在刘湖博士村建设非遗工坊,使其成为了非遗传承实践的重要基地。手工艺人们在这里精心制作,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工坊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非遗专区集中展示了花园镇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从精美的面塑作品到古朴的黑陶器具、草编制品等,每一件都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让人们对花园镇的非遗文化有了更全面、更直观的认识。

花园镇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教育层面。这里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花园镇中心小学长期设立非遗课堂。其中,邀请柳琴戏传承人张金兰的学生李侠老师授课,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柳琴戏,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李侠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柳琴戏的热爱,那婉转的唱腔在校园里回荡,仿佛在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此外,面塑、黑陶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纷纷走进校园,让学生亲手操作。孩子们在面塑传承人韩红元的指导下,用手中的面团塑造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形象;在黑陶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泥土在指尖上的蜕变。这些实践活动让非遗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乐趣,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领略非遗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塑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红元经常助力家乡非遗传承活动,他积极返回家乡参与各类非遗展示和教学活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为花园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一步,花园镇将继续深化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不断探索“非遗+”模式,将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转化非遗价值,深挖非遗“富矿”,为非遗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由王春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