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 冷瑾 西南林业大学宣传部

  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作出了要求,使得“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高校是锻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肩负着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也推动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抓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更加需要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的人才供给。一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顶层规划,构建思政育人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分工合作和分级分类保障机制,构建可实施性强、评价指标全面客观、激励和监管效果明显的约束机制。二是打造思政“大师资”队伍。高校教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扬长补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约束自身,做到言行一致。三是优化思政育人“大环境”。思政教育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也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优势学科的支撑和优美环境的熏陶。这就要建设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之外的隐性教育的作用。要将思政教育特点鲜明、主题突出地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建设、活动中,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后,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将科技创新作为高校的发力点。高校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创造知识的中坚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普遍不足、高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各级政府应适当调整高校财政科研经费支出占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充分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校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三是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各类因素的权重系数,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技术、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大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一是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高校要积极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比如,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有关高校就要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新型高素质人才,这要求高校重点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淬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深化教育对外开放,主动应对国际竞争。高校要勇挑重担,发挥国际合作交流桥梁的纽带作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以国际交流赋能人才培养。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开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加强师生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学位项目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