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 IC 资料图
近日,北京圆明园通报了园内4只黑天鹅死亡事件。根据园方发布的通告,经调查,这些正在抱窝的黑天鹅均因野生动物咬伤致死,监控显示事发时有黄鼬和疑似犬类动物在巢穴附近活动。园方已采取增派人力值守、加大巡查力度等措施,并开展了流浪犬的抓捕安置工作。
一时间舆论场又爆发了热议。有的人开始责备对于流浪狗监管不到位,导致圆明园黑天鹅被害,并且关联了不文明养犬的老话题。
圆明园黑天鹅之死,由谁来负责? 是不是应该由流浪动物负责,乃至追究不文明养狗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坚持科学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生态学层面,还有超越这个问题本身的答案。
此次事件中,咬死黑天鹅的具体是黄鼬等环境中的本土物种还是流浪动物,尚不确定,而两者之间的性质则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是本土物种造成的,则可以在参照野生动物保护中不成文的共识——非必要不干预,做好记录,以及防护措施即可。
如果是遭遇了流浪猫犬等外来动物的攻击,那么就应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处理了。
所以,这起事件虽然只涉及4只黑天鹅,却恰恰折射出我国城市生态治理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处理城市环境中各类动物的互动关系时,我们往往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导致管理措施难以找准发力点。在讨论“应如何”之前,应该先弄明白“是什么”。
首先,目前对城市中各类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特征、活动规律等基础数据的掌握还很不充分。以流浪动物为例,虽然各地都在开展治理工作,但关于流浪犬猫的群落规模、繁殖速度、活动范围等关键信息却知之甚少。正如圆明园这次事件所显示的,如果能事先掌握园区内流浪动物的活动规律,或许就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其次,现有的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存在明显的偏差。调查往往过分关注外来野生动物,而对人类活动引入的物种——特别是流浪宠物的研究则相对不足。这种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导致我们对城市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认识模糊。流浪动物既不同于野生动物,也不同于人工饲养的宠物,它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位,但这方面的专业研究还很薄弱。
第三,现有的很多数据主要来自宠物行业,缺乏从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专业角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这使得我们难以准确评估流浪动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比如,在权衡是否需要投入资源控制流浪动物数量时,决策者就会因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而举步维艰。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通过整合科研机构、园林、农业部门、动物保护组织等各方力量,开展常态化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各类动物的种群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物种互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对流浪动物与城市环境中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
其次要推进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目前各部门掌握的数据往往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同时,还要制定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数据规范,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
第三是发动公众力量参与科学观察。市民的日常观察记录,如果能得到专业指导和规范管理,不仅可以扩充数据来源,还能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证明,“公民科学家”在城市生态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也有如南京大学李忠秋教授团队通过招募公民科学家参与“路杀”现象的记录和调查,收集了全国范围内的野生动物与车辆碰撞数据,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志愿者上传的数据,结合自然景观特征,揭示了路杀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设立警示标志等减少路杀的建议。这类研究不仅为野生动物保护和道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展现了公民科学家在生态研究中通过数据贡献和公众参与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价值。
圆明园的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城市生态治理不能仅凭经验和直觉,而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只有掌握充分的数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不了解复杂的生态关系之前,可能最优的选择是暂不作为、认真调查,避免错误的人为干扰,造成更严重的生态问题。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