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山寨”食品的隐性风险

原标题:正视“山寨”食品的隐性风险

提到“山寨”食品,部分小超市里还流传着“奥利给”“康帅傅”们的“传说”;如今,“1元小饮料”又携手“国潮外卖袋”登场,成为网友吐槽的食品安全重灾区;更有不少高仿货甚至三无产品悄悄混进了网红零食店的货架,表面便宜却暗藏玄机。

“山寨”食品外观与正品类似,价格却便宜很多,有的虽然是合规厂家生产,但有侵权嫌疑;有的没有生产资质,缺乏食品安全保障。过去,“山寨”食品常见于农村市场和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地区,主要卖给缺乏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的消费者。随着网购、外卖以及许多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山寨”食品蔓延至线上平台,商家通过搭售、混售、低价加购等方式持续侵害消费者权益。

由于“山寨”食品往往比正规品牌价格更低,部分贪小便宜的消费者极易上当,也滋生出“一分价钱一分货,自己买的吃闷亏”想法,更有部分商家甚至是顾客为其“打掩护”,声称“娃很爱喝,也没听说出过事”。然而,衡量“山寨”食品的危害绝不能局限于五角一元的得失,而是要将消费者花费的时间成本,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损失综合起来考虑。

以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据报道,多款“山寨”饮料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超量添加甜味剂在口味上或许能吸引人,长期食用却会影响身体健康。许多消费者有读配料表的习惯,但部分中老年人并不了解其中的门道。退一步讲,若是“每次购物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会磨去许多人的消费意愿,部分电商和外卖平台看似增加了销量,实则损失了口碑。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许多从名字到包装都在“蹭名牌”的食品,每每都能逃脱监管,或是在被罚后重操旧业,矛盾点就在于不同地区对“山寨”食品是否构成侵权的界定不同,对单一产品的维权或是监管甚至是高成本低收益。部分知名大品牌需要走“山寨”的路,让“山寨”无路可走,自己注册几百个类似的商标防范侵权,这背后存在隐性成本,保护品牌、激励创新需要进一步落实。

打击“山寨”食品,不只是对一款产品、一家“小作坊”的抽查摸排,而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治理责任。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应严格准入,动态清理,并完善相关售后和处罚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也应重点关注部分量贩商业模式,并建立高效的“举报—响应”机制,避免“山寨”食品混入其中。总之,正视“山寨”食品存在的隐性风险,将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工作落实落细,方能提升消费质量,提振消费信心。(默达)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