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部门机关纪委作用发挥强起来】解决工作力量薄弱、履职跑偏发散等问题

(原标题:解决工作力量薄弱、履职跑偏发散等问题——选优配强人员 聚焦主责主业有为有“位”)

人员力量薄弱、履职跑偏发散、监督存在盲区等,曾是机关纪委作用发挥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和主要表现。抓住强化责任落实这一关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坚持在实践中探索解题之法,为机关纪委建设“固本强基”。

落实主体责任:既以支持“加力”也以信任“加压”

定期听取机关纪委工作汇报,研究审议机关纪检工作要点,对重要案件进行统筹督办……在加强机关纪委建设的进程中,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各部门党组(党委)扮演着领导与推动的重要角色。

“过去一提到机关纪委,个别分管业务的领导班子成员可能还认为‘事不关己’‘没啥作用’,但现在已不同以往了。”采访一开始,许多部门的机关纪委干部都谈到,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近年来党组(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机关纪检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尤其自《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各部门党组(党委)深刻认识到充分发挥机关纪委作用,蕴含着全面从严、抓好党建的责任与要求,将加强机关纪委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和推进重点工作。

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助推了实践中突出问题的逐步解决。为破解人员力量薄弱这一短板,各部门党组(党委)通过内部挖潜等方式增配纪检干部、增设办事机构,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机关纪委专职书记、副书记。“最直观的变化之一就是力量明显增强。”人民日报社机关纪委书记范岳峰介绍,在报社编委会支持推动下,机关纪委从最初只有5名纪检干部,发展到如今配备12名专职纪检干部。与之类似,不少部门机关纪委还根据工作需要推动增设执纪审查室或监督审理室,实现查审分离、相互制约,进一步夯实履责基础。

来自党组(党委)的重视支持,既通过选优配强“加力”,也体现在以信任“加压”。“工作力量充实起来后,党组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进机关纪委靠前发挥作用。”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纪委副书记杨余民告诉记者,在巴黎奥运会、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等重点专项工作中,总局党组安排机关纪委全程参与,围绕党的领导、选用公廉、赛风赛纪等方面,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共同开展监督检查,为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

除了配齐力量、交办任务,制度机制也在不断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部党组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直通车”沟通机制,重要问题及时上传下达;人民日报社印发专职纪检干部考核办法,明确将纪检干部考核单列,打消“不敢监督”“怕得罪人”等心理顾虑;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将机关纪委机构、编制、职能写入本部门“三定”规定,并加大对机关纪委工作经费、办案车辆、谈话场所等方面保障力度。一系列动作背后,有着各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扛起主体责任的主动作为,为机关纪委履职尽责注入更多底气。

把准职责定位:要求更高责任更重任务更聚焦

“之前经常是上午参加单位人员招录考试,下午要到项目招投标现场,还要检查测评机关食堂餐饮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平均每年参加二三十个具体业务相关会议……”谈起《意见》出台前的日常,一位已在某部门机关纪委工作15年的纪检干部掰着手指数出了一大堆“貌似监督”实则“不务正业”的事务。

每天跟着职能部门“到处跑”“啥都管”,却找不准工作定位、认不清自身职责,即使再“忙”也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的困惑与无奈,在不少部门机关纪委工作中存在过。针对机关纪委履职跑偏发散问题,202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专门在“聚焦主责主业”一条中明确提出机关纪委“不得牵头或者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项目评审、人员招录等纪检工作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等“三个不得”要求。2023年7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布《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工作规则》,再次强调机关纪委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各部门机关纪委聚焦主责主业,起草修订监督执纪工作细则,梳理退出不应牵头或参与的工作,移交职责权限范围外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

各种非主责事务清退了,机关纪委有了更多时间精力专注于“分内之事”。着力强化政治监督,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工程院等部门机关纪委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做实日常监督,中央政法委等部门机关纪委开展新任职干部廉政谈话、重点岗位人员监督谈话,常态化加强提醒督促;执纪审查及“后半篇文章”方面,《意见》印发以来,各部门纪检机构立案查处人数逐年上升,共开展警示教育871次,通报典型案例1292件,查办案件的震慑效应逐步彰显。

机关纪委工作不是什么都装的“万能筐”,也并非只局限于查办某个具体人具体事,而需深度融入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与发展大局中。教育部直属机关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体会到,近年来在推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门重点工作方面,机关纪委“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要,使的劲儿越来越大了”。在履行监督专责过程中,“要求更高,责任更重,但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也成为许多部门机关纪检干部的共同感受。

图片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举办期间,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纪委聚焦赛风赛纪等重点,组织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为赛事顺利开展提供纪律作风保障。

延伸监督触角:上下贯通激活全系统“探头”“前哨”

今年7月,教育部直属机关纪委收到一份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的《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提示单》,其中一项为“会同相关单位,加快研究建立更加规范的直属单位纪委书记考核办法”。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不仅通过这种方式提醒部门机关纪委履责,还会同机关纪委加强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纪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攥指成拳、同向发力,形成上下贯通的纪检工作体系。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中,直属企事业单位占近三分之二。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发生在直属企事业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占比高达75%。”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工委提供的这组数据,反映出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员多、体量大、廉政风险突出。然而,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纪委建设普遍较弱,“有的一度没有设纪委,有的多数纪检干部都是兼职”,打通整个体系、凝聚监督合力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为了将全系统的纪检力量调动利用起来,各部门机关纪委在党组(党委)的领导指导下,推动本部门设党委的企事业单位设立纪委,并加强力量配备、开展业务培训。以人民日报社为例,近年来全社逐步配备44名纪检干部,并在党员干部数量较多的二级单位设立11个纪检组织,在企业监管部增设社属企业监督检查室,不断加强部门内纪检组织建设。

既强化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纪委的指导督促,同时又注重激活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探头”“前哨”作用,促使其明责尽责。“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了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履职是否存在难处和困惑?”9月中旬,应急管理部机关纪委依据今年建立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情况调度机制,先后调度20个司局党支部(党总支)的纪检委员,了解基层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及纪检委员履职情况,汇总发现的5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面对面向纪检委员讲要求、出题目、划重点,有助于更直接有效地把责任传下去、贯到底、落到位。

“有位促有为,有为才有威,有威更有效。”这是各责任主体对充分发挥机关纪委作用的期望和心声,也是机关纪委建设推进过程的真实写照。各部门坚持强责任促落实、强监督消盲区,在加强和改进机关纪委建设中,不断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22期,作者: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