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书屋 文化大能量

吃过早饭,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坝区的产业公路上,陈顺伦慢悠悠地往村头走去。村民问他去做什么,他说:“找本书看看。”

走进村头的农家书屋,陈顺伦选了一本水稻种植的书阅读起来。“要想当好农民,就得多读书,认真学习新的种植技巧和知识,不读不学很难跟得上农业转型的步子。”

作为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每每有村民请教,陈顺伦便会积极向他们推荐村里的农家书屋。“里面有很多关于水稻种植的书籍,我最近也借了几本,你们可以拿去好好读读。”

水稻是贡米村的主导产业。祖祖辈辈都在种植水稻的村民心里清楚,今日不同往昔,种水稻也需要提升“技术含量”。自从农家书屋建好后,村民们除了请教农技专家外,更多时候会通过农家书屋的专业书籍寻求答案。

书中自有“稻粱谋”。渐渐地,贡米村不少村干部、村民说起水稻种植技术,都能够头头是道,种出的水稻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响,亩产稻谷1000斤以上,每亩有4000元收入。

冬日晌午,记者走进贡米村的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从农业科技到文学艺术,从儿童读物到养生保健,足足有2万余册。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浩告诉记者,农家书屋不仅仅是线下借书看书的地方,还拓展了线上空间。村民只要拿出手机对着墙上的二维码一扫,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同时,还引进了数字图书和视听阅读,村民可以在线收看经典电影、少儿绘本、名家音乐等海量资源,满足了大家个性化、数字化阅读需求。

文化是农村治理的“根”和“魂”。在贡米村,农家书屋还是一个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场所。这里几乎每个月都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乡村治理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好(喂)久,没有唛,唱山(嘞)歌儿(啰)耶嘿……”每年的丰收季,贡米村都会举行文艺汇演活动,演出的是海龙镇薅秧歌民间文化艺术演唱团的成员,他们大多是贡米村村民。

平时,村民们在地里辛勤耕作,每当节假日或举办活动时,他们便伴着欢快的节奏随歌起舞。

书屋里,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晒得村民母占才浑身暖洋洋的。他说,农家书屋在贡米村是乡亲们最喜欢的地方。农闲的时候,大家在这里陪伴孩子、拉拉家常,有事在这里一起商量,还吸引不少返乡创业青年常来农家书屋放松小憩。

小书屋,大作用。这里,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知晓政策、学习文化科技知识、提高道德文化素质的“加油站”和“大课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