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莫斯科(一):满眼的长城哈弗

从虹桥机场到谢列梅捷沃机场航程7000多公里,大约10小时,在忍受能力抵达极限之前,飞机终于落地了。
谢列梅捷沃机场的全称是谢列梅捷沃亚历山大·普希金国际机场,是地名+人名的组合方式,所以刚下飞机就看到俄英双语的巨幅宣传标语:欢迎来到普希金出生的城市。
机场几乎所有的标志都是俄英中三语,对中国游客非常友好。
图片
提前告知接站的朋友带的行李箱比较大,她叫了一辆Ford Galaxy。这款车在国内叫S-Max,不过莫斯科街头跑的都是上古时代的柴油版本,一脚油门下去,发出拖拉机的轰鸣声。
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广告牌是红旗、重汽。
图片
融入莫斯科堵车的车流里,看到的车型就是五花八门了。
整体来说,要以2022年为界限,旧车基本没有中国车,主要车型(身边统计学)包括雷诺丰田本田福特、现代、起亚马自达等,新车则以中国的长城奇瑞吉利为主(比亚迪尚未在俄罗斯发力)。
不过新旧豪华车都是奔驰宝马为主,还有少部分的中国高端新能源车(本地售价折合人民币百万以上,星空君会单独一篇文章探讨新能源车在冰天雪地俄罗斯的销售情况)。
豪华车的购买途径是在别的国家买了新车,再以二手车的名义进口到俄罗斯,这种途径成本较高,所以主要是豪华车。
在莫斯科看到的第一辆中国车,是哈弗,第二辆和第三辆一直到第五辆都是。
图片
如果不是接着看到吉利、奇瑞和长安等品牌,还以为只有长城进入了俄罗斯。
01
长城在俄罗斯做对了什么
2015年,经过多年考察,长城在图拉开始建设工厂。
图拉距离莫斯科180公里,二战期间,莫斯科战役在此打响,德军名将古德里安率领的德国第二装甲集团军就是在这里被英勇的图拉人民赶跑的。
从苏联时期至今,图拉一直是重要的兵工厂。
2019年,两国领导人在长城图拉工厂生产的哈弗F7车身上签名。
图片
图拉工厂规划产能从8万辆扩充到15万辆,差不多是长城总产能的十分之一。除了供应俄罗斯市场外,还计划供应周边的前独联体国家。
一台俄罗斯本土生产的哈弗F7(国内售价10万元左右),大约售价200万卢布,折合15万人民币(当前汇率1:14左右)。
图片
这是俄罗斯家用车中最受欢迎的价位,奇瑞的瑞虎4也在这个价位区间进行竞争。
2022年欧美日韩车企退出俄罗斯的时候,长城刚刚完成了产能爬坡,哈弗几乎是一夜之间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图片
有些人觉得欧美车迟早会回来,到时候中国车会被再次挤出市场。
在相同价格甚至更低价格质量更可靠、驾乘体验更好尤其是电子产品断崖式领先欧美车的情况下,除了个别有信仰脑子不太好的俄罗斯人外,都会选择中国车(参考最近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
星空君在莫斯科呆了十几天,打车以现代和起亚为主,中间打到哈弗和奇瑞,无论是乘坐空间还是舒适度,中国车的体验是碾压级的。
如今,江淮接手了雷诺工厂,奇瑞接手了奔驰、大众工厂,吉利在白俄罗斯的合资工厂已经投产。   
欧美日韩车企想要再回来,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02
长城在俄罗斯卖了多少车
刚刚发布的10月产销快报显示,长城的总销量有所下滑。
图片
从销售构成来看,哈弗略有下滑,欧拉大幅下滑,和长城品牌比较契合的坦克品牌高速成长,坦克是长城利润率最高的品牌线。
1-10月份长城在海外销售达到了创纪录的36.87万辆。
在俄罗斯卖了多少辆?
星空君查了俄罗斯方面的资料,粗算了一下,大约19万辆。
其中,哈弗品牌占据了83.3%的份额,坦克品牌占据了13.1%,GWM品牌占据了3.2%,ORA品牌占据了0.3%,WEY品牌占据了0.2%。   
销量最大的哈弗基本都是在图拉工厂生产。
图片
数据来源:iFind
与此同时,长城也迎来了史上最佳三季报。
03
聚焦
在销量下滑的时候还能营收、净利润双双创新高,盈利的秘诀在哪里?
原因很简单:聚焦。
在比亚迪冲击全年400万辆销量的同时,吉利、奇瑞都在稳步前进。
和这几家巨头不同的是,长城无力支撑全品类车型,只有SUV方面具有优势,并且还受其他品牌的冲击。
为了应对市场,长城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了品牌的多元化转型。   
甚至找到了市场销量毒药阳历来代言,殊不知背刺老用户对品牌的伤害更大。
好在魏总力挽狂澜,重回轨道,聚焦长城最擅长的领域:SUV。
图片
事实证明,尽管比亚迪、奇瑞都能做的很优秀,在SUV领域,长城的产品力依然是独一档的。
04
中国车企的另一条路径
在中国车企崛起的进程中,各大品牌走出来不同的道路。
比亚迪走的是全面发展的一条路;吉利走的是并购消化吸收的一条路;奇瑞走的是重心放在海外的一条路(奇瑞一半销量在海外)。
长城呢?
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但这条路很难复制。
纯SUV这条路已经被长城堵死了,其他新崛起的车企想要做细分领域,只能绕开SUV这个大蛋糕。
与之类似的,大概还有蔚来,专注做换电,尽管现在很难说这条路一定成功,但现在看起来,路径是通的。
中国市场虽大,但也容不下十几个汽车品牌。
随着资本的退潮,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的车企终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中小品牌的车企,只能寻找一条不寻常的路并做到极致,才能避免未来几年大规模的并购和倒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