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博物馆又上新展,让您认识不一样的“避暑山庄”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39字,阅读需4分钟

1.奉贤博物馆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共同举办“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展现清代皇家园林的盛世繁华。

2.展览共有131件/组展品,分为历史溯源、造园艺术、园林功能和佛教艺术等几个部分,展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多元文化内涵和独特社会历史价值。

3.除此之外,展览配套文创也将同步上新,涵盖瓷器、挂件、冰箱贴、盲盒、茶具、包、丝巾、食品等种类。

4.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表示,希望观众看完展览后对避暑山庄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喜爱这座皇家园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11月18日下午,奉贤博物馆携手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共同启幕“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再现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盛世繁华。让市民可以得到一次重新认识避暑山庄的机会。

图片

“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奉贤博物馆供图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出塞北巡,希望在每年都要举行狩猎活动的木兰围场与京城之间寻访一处理想地点营建行宫,以实现其“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途经河北承德一带时,被其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决定在此建立行宫。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征调大批民夫工匠动工兴建,自此这片沉寂了千百年的优美土地上,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园林渐具规模,避暑山庄的辉煌历史由此展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松鹤斋继德堂建成,标志着历时89年的避暑山庄浩大工程基本完成,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全面亮相。避暑山庄兴建后,成为清帝理朝听政的宫苑和避暑消夏的胜地,清帝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虽名为“山庄”,但实际上它是清朝皇帝驻跸消暑、怀柔外番、巩固边防的夏宫,肩负着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听政之余,帝王在这里游园、赏荷、采菱、钓鱼、礼佛……实现了理政与休憩的完美结合。

图片

“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奉贤博物馆供图

此外,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避暑山庄之东、北外围陆续兴建了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罗汉堂、殊像寺、广安寺、广缘寺等十二座喇嘛庙,形成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群,形态上围绕山庄呈众星拱月之势,功能上同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其中八座由理藩院派驻喇嘛直接管理,且位于古北口外,所以俗称“口外八庙”,简称“外八庙”。

这些皇家寺庙风格各异,集中了汉、满、蒙、藏、维多民族宗教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将其巧妙融为一体,表现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胜利喜悦、宏伟壮观的盛世气象。

本次展览通过131件/组展品,从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历史溯源、造园艺术、园林功能和佛教艺术等几个部分,展现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和文化交流与融合,展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精湛的造园艺术特征,多元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突出表现其作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见证的作用,以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价值所在。

此次展览将展出采集自承德山庄文津阁、福寿园、广元宫等宫殿的建筑材料,皇家“出品”的精美瓷器、书画、弓箭、笔砚、珐琅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形仿自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的乾隆哥釉八卦琮式瓶;造型奇特的焚香“三件套”铜鎏金掐丝珐琅三式;从英国远渡重洋而来的铜鎏金椭圆形表等等。其精美的样式与做工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奉贤博物馆供图

此外,展览配套文创也将同步上新,涵盖瓷器、挂件、冰箱贴、盲盒、茶具、包、丝巾、食品等种类。“来和朕一起耍大牌——避暑山庄四季风光扑克牌”,是一般扑克牌四倍大小,精选了承德当地摄影家拍摄的54张四季风光照片,还有“尚方宝剑毛绒挂件”“御膳房山楂系列”“乾隆游公仔印章盲盒”毛毡托特包等。

“这个展览,其实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策划了。”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告诉记者,该展览是今年奉贤区博物馆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在分别新晋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后,携手推出的精品力作。展览汇集的精美文物,都是观众平时难得一见的宫廷御用精品。“我希望观众看完这个展之后,对我们避暑山庄有更深入地了解,也会更加喜爱我们的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