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里约进入“G20时间”,将见证巴西的独具匠心、中国的建设性力量

图片

本周,被誉为“非凡之城”的里约热内卢进入“G20时间”。

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将在这座巴西第二大城市举行。

这是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首次以G20轮值主席国身份主办峰会,目标是“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挑战加剧、地缘冲突频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G20里约峰会将给这个世界和星球带来哪些“非凡”思路和指引?

峰会更显紧迫和必要

除了科尔科瓦多山上的基督像、瓜纳巴拉湾附近的糖面包山、科帕卡巴纳海滩等名胜之外,未来,到南美名城里约旅游,位于弗拉门戈海滩旁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可能也要成为“打卡地”。

在东道主别出心裁的安排下,该博物馆成为今年G20峰会会场所在地,馆内花园出自巴西景观设计大师布雷·马克斯之手。

自从去年巴西“接棒”G20轮值主席国后,里约就切入G20模式。

从机场到海滩,再到城市街头,“G20之都”的标识几乎随处可见,很多地方还修缮一新,增加不少便民设施。

随着峰会到来,里约也进入最高安全戒备状态,以便为参会的各国领导人保驾护航。

据巴西政府网站介绍,除了G20正式成员外,今年预计还有来自55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峰会。

今年G20峰会以“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为主题,将聚焦全球不平等、抗击饥饿与贫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改革等议题。

外界认为,今年峰会的主题和议题透露出G20对当今世界一些紧迫、严峻挑战的关切与回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飞彪指出,相比往年的G20峰会,今年的里约峰会面临更复杂艰难的情势。

从政治角度看,此次峰会是在巴以、俄乌两场地缘政治冲突“并行”且都持续蔓延和升级的背景下举行的。

从经济角度看,当下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九成以上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债务恶化(明年将迎来集中偿还的高峰期),以及金融和汇率等问题集中爆发。

从治理角度看,随着美国权力更迭,全球治理难免将受到“特朗普冲击”,其“美国优先”议程将给世界带来更大动荡,这也是G20未来面临的最大危险。

有评论称,如果说在巴厘岛峰会和新德里峰会上,俄乌冲突是“房间里的大象”,那么今年的里约峰会上,“房间里的大象”无疑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领导人们将不得不直面特朗普重返白宫、重塑世界的前景。

徐飞彪认为,总体而言,今年政治、经济形势都比去年恶化,其他全球性挑战也更加严峻,在此情况下召开G20峰会显得更为紧迫且有必要,但也意味着峰会达成共识的难度会更大。

展现巴西特色与创意

面对一个不确定性加剧、信任赤字扩大的世界,近两年举办G20峰会都相当艰难。在徐飞彪看来,以今年的国际形势而论,对巴西来说,首次主办G20峰会也充满挑战。

不过,据徐飞彪观察,截至目前,巴西交出的“答卷”令人赞叹。

“总体来看,主题和议题更聚焦、脱敏,回应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呼声与诉求。”徐飞彪说,这背后体现了巴西的特色和创意。

首先,办会以左翼理念贯穿。

“今年峰会的主题、议题设置凸显巴西总统卢拉的左翼思想,比如将反饥饿、贫困、不平等置于议题之首,这在G20历史上尚属首次。”徐飞彪说。

有评论指出,之所以优先关切饥饿与贫困与卢拉个人经历以及巴西国情不无关系。

卢拉是巴西现代史上第一位出身于贫困家庭的总统,曾饱尝饥饿之苦。让所有巴西人吃上三餐被卢拉视为“一生的使命”。

卢拉推行的“零饥饿计划”一度收效显著,但近年来,受内外因素影响,饥饿问题在巴西卷土重来。进入第三个总统任期后,卢拉将反饥饿作为重要内政举措,并使之成为醒目的国际标识。

卢拉此前宣布,里约峰会期间将建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

舆论认为,这一倡议是对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全球粮食危机的积极应对。巴西希望吸引更多国家参与进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其次,为全球治理贡献巴西思路与方案。

徐飞彪表示,一直以来,改善全球治理往往诉诸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协调、融资安排等既有路径,巴西此次却“另辟蹊径”,从社会入手推动包容性发展,力求解决贫困等不平等问题,以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机制安排注入创新元素。

徐飞彪特别注意到巴西今年在峰会机制方面的精心设计。

比如,创新性地举办“G20社会峰会”,邀请青年、妇女、工商界、智库等二轨的非政府机构参加,聚合政府和民间的声音及诉求,共同加入决策制定过程,以此突破G20机制的一些缺陷。

机制层面成果已显现

除了几项优先议题外,外界还关注里约峰会如何讨论气候融资、对超级富豪征税、乌克兰危机等问题。

谈及可预期的成果,徐飞彪表示,里约峰会在机制层面的成果已经显现,包括将建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但是,鉴于今年是在特殊环境下举办峰会,G20内部诉求差异更大、矛盾更尖锐,若想在向富人征税、为可持续发展筹措资金、全球治理机制结构性改革等更广泛议题上取得实质成果仍有难度。

G20峰会不仅是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也是重要的国际多边舞台,它为外交互动提供契机,也是观察国际关系走向的窗口。

此次,借出席里约峰会的机会,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5年再次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将开启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与此同时,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朔尔茨等领导人准备在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晤。

英国舆论称,斯塔默将是6年来首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的英国首相。唐宁街10号发表声明称,斯塔默寻求与中国进行认真、务实的接触。

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在推动G20发展、优化全球治理的进程中,“中国声音”“中国贡献”一直备受期待和关注。

17日,习近平主席抵达里约热内卢加里昂空军基地并发表书面讲话。

习主席表示,期待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同各方一道,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舆论指出,在世界面临更多动荡和不确定性之际,中国被视为致力于和平与发展事业的确定性因素。

“对于G20发展,中国是重要的建设性力量。”徐飞彪说,中国既有明确立场——高度重视并坚定捍卫G20的地位和作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又有实际行动——首先将发展议题纳入G20议程,并贡献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改善全球治理。

徐飞彪补充道,尤其是近年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日趋重G7轻G20,甚至把G20当成大国角斗场以致G20被虚化弱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对G20持积极立场则更为关键,为G20在挑战下前行提供很强的保障。

与此同时,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也是推动G20前行的积极力量。

从2022年至2025年,印尼、印度、巴西和南非先后“轮值”G20主席国,被认为G20进入“全球南方”时刻。

徐飞彪表示,作为大国对峙之外的中间力量,“全球南方”整体力量在上升,已在部分领域扮演引领角色,同时还能借助自身优势协调大国立场、促使各方合作。

可以预见,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将为G20带来更多机遇,推动这一机制朝着更均衡、更有代表性的方向发展。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