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能显著影响大脑活动,尤其是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通过测量脑电波和神经成像,科学家们发现音乐可以同步大脑中与感觉和情绪处理相关的区域之间的神经振荡,从而改善情绪。这项研究表明,个性化的音乐疗法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当与其他感官刺激相结合时。
· 古典音乐被发现可以同步神经振荡,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负责处理感觉和情感信息的大脑区域。· 个性化的音乐治疗计划可能会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无论是巴赫、贝多芬还是莫扎特,人们普遍认为古典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在8月9日发表在Cell Press期刊下《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家利用脑电波测量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西方古典音乐对大脑产生积极效应的方式。他们旨在探寻更为有效的途径,利用音乐去激活那些通常无反应的大脑,例如那些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人群。上海交通大学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教授孙伯民说:“我们的研究整合了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和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为任何针对音乐与情感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最终,我们期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开发便捷且有效的音乐治疗工具及应用。”该研究聚焦于 13 名已为深部脑刺激目的在脑内植入电极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这些植入物置于连接前脑两个区域——终纹床核(BNST)和伏隔核(NAc)的回路中。通过这些植入物,研究人员发现,音乐通过使负责处理感官信息的听觉皮层和负责处理情感信息的奖赏回路之间的神经振荡同步,从而产生抗抑郁效果。孙伯民说:“BNST - NAc 回路,有时被视为‘扩展杏仁核’的一部分,突显了该回路与杏仁核——这一情感信息处理的核心结构之间的紧密关联,”这个研究表明,音乐通过听觉同步,让大脑皮层 - BNST - NAc 回路的神经振荡同步了三倍。研究中的患者被分为两组:低音乐鉴赏能力组和高音乐鉴赏能力组。高音乐鉴赏能力组显示出更显著的大脑神经同步和更好的抗抑郁效果,而低音乐鉴赏能力组的结果较差。通过对患者分组,研究者能够更精准地探究音乐的抗抑郁机制,并提出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成果。例如,在将θ频率噪声融入音乐以增强 BNST - NAc 振荡耦合时,低音乐欣赏水平组的患者报告称其音乐享受程度更高。研究中采用了数首西方古典音乐作品。选择此类音乐是因为大多数参与者对其并不熟悉,研究人员希望规避因主观熟悉度可能产生的干扰。孙伯民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正式聆听过程中的音乐选择是个体化的,且与音乐的情感背景无关。”该团队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几个领域。首先,他们希望研究音乐与大脑深层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抑郁症中的作用。他们还将引入其他形式的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图像,以研究多感官刺激对抑郁症的潜在联合治疗效果。孙伯民说:“通过与临床医生、音乐治疗师、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我们计划开发一系列基于音乐疗法的数字健康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应用和可穿戴设备等。”这些产品将整合个性化的音乐推荐、实时情绪监测与反馈以及虚拟现实多感官体验,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自我帮助工具,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管理情绪和改善症状。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Lv X, Wang Y, Zhang Y, et al. Auditory entrainment coordinates cortical-BNST-NAc triple time locking to alleviate the depressive disorder. Cell Reports. doi: 10.1016/j.celrep.2024.11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