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战后韩国投秦,却被山东诸国强行割地与秦,助魏反遭华阳之围

伊阙一战过后,山东合纵势力再遭重挫。此前,由于楚怀王被秦人无理扣押,导致秦、楚关系变得极为紧张。伊阙之战过后,秦国趁势加大了对楚国的施压,迫使楚顷襄王不得不委屈地再次与秦国联姻。

公元前291年,秦军又一次东出,前往攻打宛邑(今河南南阳)。[1]秦军这次攻宛,其手段却显得相当微妙。垂沙之战,齐、魏、韩、秦四国联手大败楚军,攻占了宛、叶以北的大量土地。从此后,宛邑就由韩、楚两国共同占领。秦军出兵攻打宛,既是在威胁楚国,也是在威慑韩国。

图片

面对秦国赤裸裸的威胁,韩人不得已,将派成阳君入秦,向秦求和。成阳君是韩国公族,向来主张韩、魏二国依附于秦国,是韩国连横派的代表人物。

得知成阳君要出访秦国,魏昭王生怕秦、韩联合会对魏国不利。于是,他特意派使者来韩劝说成阳君不要入秦:“您到秦国去,秦国一定会扣留您,以此来要求韩国多割地。韩国如果不答应,秦国不但会扣留您,还会讨伐韩国。所以,您不如先不要出发,先让秦国也派出人质。”[2]

楚怀王后,天下的权贵们对秦国都充满了戒心,生怕自己访秦会遭遇不测。可伊阙大败之后,韩国上下都成了惊弓之鸟,哪里还敢向秦国说“不”?所以成阳君最终还是入关,访问秦国去了。

韩人向秦卑躬屈膝,这可惹恼了山东诸国。

尤其是楚人,对韩国这种“墙头草”的行径更是积怨已久:早年间秦、楚丹阳之战,韩国助秦;后来垂沙之战,韩国又与魏、齐合纵伐楚。因此,气愤不已的楚国令尹对着秦人就数落起韩国来:“韩国认为秦国是不义的,却又和秦国结为兄弟来危害天下各国;后来又背叛了秦国,组织军队率先去攻打函谷关。韩国地处中原,却是个反复无常、变化莫测的国家。你们应该先攻打韩国啊!”

图片

楚人说韩国率先攻打函谷关,说的是孟尝君为报复秦国、两次率诸侯伐秦之事——韩国在伐秦时身先士卒;现在投靠秦国后,却反过来危害山东诸国,如此反复无常的国家,怎么能没有惩罚?

于是,楚人与山东诸国联合,强迫韩国割让了上地的十座城来向秦国谢罪,以此来与秦议和![3]

成阳君坚持“连横”,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也就不敢再回韩国。访秦过后,他不得不逃到齐国去了。多年后,赵人李兑组织诸侯合纵伐秦失败,就在双方和谈时,秦昭王又想起这位秦国“友人”成阳君,就提议让他来担任韩、魏两国的相国。没想到,此事却遭到了深通人性的宣太后的反对,她问自己儿子:“因为你的缘故,成阳君曾困居在齐国,现在你见他得意了就想拉拢他,这样能使他心服吗?”当年成阳君因为主张亲秦而受到韩、魏排挤,被迫逃亡到齐国,现在还能指望他忠心于秦国吗?

秦昭王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能。”

太后说:“当他困难时,你不理睬他,在他得意时就去任用他,恐怕他是不会为你所用的。况且你推荐成阳君,还会损害秦国与韩、魏关系。”[4]

一方面成阳君未必能再为秦所用,另一方面早年成阳君出卖韩、魏的行为,导致他在韩、魏二国名声大臭,强行推他做相国反而会损害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那么再支持他还有什么必要?就这样,成阳君最终被双方阵营的人给抛弃了!

不管成阳君的命运如何,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打击后,韩国确实也怂了,不敢再与秦国强硬地对抗。此后的十余年,韩国都老老实实地跟随在秦国身后。

韩国虽然不敢与秦对抗,秦人却没有就此放过韩国。

图片

公元前276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打魏国,攻占了两座城邑。[5]与此同时,秦国又发兵,围攻韩国管邑(今河南郑州北)。

管邑位于荥泽东南;一旦秦军越过荥泽攻占了管,就可以放荥泽之水以淹大梁,大梁就将遭灭顶之灾。面对如此严峻的后果,尽管这些年来韩国就没怎么帮过魏国,魏安釐王还是决心要出兵拯救韩国。

这时,魏臣昭忌劝阻道:“秦是强国,而韩、魏两国接界,秦国不出兵则已,如果出兵,不是进攻韩国就是进攻魏国。现在幸亏是攻打韩国,这是魏国的福气啊。大王还要去救援韩国,那解除围攻的必定是韩国管邑;招来进攻的,必定是魏国的大梁。”

魏安釐王不听,说:“如果不救援韩国,韩国就会怨恨魏国,向西与秦国联合,秦、韩一旦结为同盟,那魏国就陷入危境。”魏安釐王认为,一旦秦国攻下管邑,大梁不更危险吗?

所以,他不听劝说,立即发兵去救援韩国。

这可真捅下了马蜂窝——秦军果然立即调转方向,由魏冉亲率大军来围攻魏都大梁![6]

管邑之战时魏国曾出兵救援,如今大梁被围,韩国这次也不好意思再袖手旁观。于是,韩釐王派出暴鸢率大军前往营救魏国。却不想,秦兵又一次干脆利落地击败韩军,斩首四万;韩军主将暴鸢也吓得落荒而逃![7]

最终,魏人不得不献上温邑(今河南温县西南)向秦求和。[8]而援魏失败的韩人,也不得不再次向秦投诚。

韩国这次投降秦国,又引起了“三晋”中其它两个国家——魏国和赵国的忌恨。

公元前273年,赵、魏二国携手讨伐韩国,动用重兵围攻华阳(今河南郑州南)。[9]华阳就在韩国都城新郑之北,一旦被赵、魏联军攻破,新郑就岌岌可危。为此,韩国不得不派人向秦国告急。

可秦人明显是想坐山观虎斗,让“三晋”先自行消耗,并不想立即出兵救援。所以,即便是韩国求救使者的车马沿途相望,秦国却迟迟不发兵。

见此情形,韩相国对田苓(líng)说:“事态很紧急,您虽然生病,但还是希望您跑一趟。”

田苓没办法,只能拖着病体前去拜见穰侯。

看到田苓后,魏冉有些惊讶地说:“韩国形势如此危急了吗?竟然派您来了!?”

田芩却不紧不慢地回答:“韩国还没到危急的时候。”

穰侯大怒,质问道:“既然不危急,那为什么让您做韩王的使者呢?使者连续不断,告诉敝国说你们情况很紧急,可您却说不危急,这是为什么?”

田苓说:“韩国如果真危急了,就会马上投降赵、魏二国了。”

图片

听到这,穰侯反倒真急了起来:“三晋”如果再度合纵,那才真是秦国的巨大威胁!所以,魏冉不敢再怠慢,当场就拍板了:“您不要去见大王了,我马上就发兵救韩!”[10]此后八天内,秦军就发兵入韩,在华阳城下大败赵、魏两国军队,斩首十五万!这以后,魏国被迫又向秦国献出南阳(今河南武修)以求和。[11]

在秦军的救援下,长期在合纵、连横之间摇摆不定的韩国又渡过了一次危机。可下一次危机到来时,韩国还能指望秦国吗?



[1] 《睡地虎秦简》

[2] 《战国策·魏策四》“成阳君欲以韩魏听秦”篇

[3] 《韩非子·存韩》:“先时五诸侯共伐秦,韩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向秦军于关下矣。诸侯兵困力极,无奈何,诸侯兵罢。杜仓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 ,曰:‘夫韩以秦为不义,而与秦兄弟共苦天下。已又背秦,先为雁行以攻关。韩则居中国,展转不可知。’天下共割韩上地十城以谢秦,解其兵。”《史记·韩世家》记载,韩国曾给秦献上武遂(今山西临汾西南)地二百里。

[4] 《战国策·秦策三》“五国罢成皋”篇

[5] 《史记·秦本纪》

[6] 《战国策·魏策四》“秦攻韩之管”篇

[7] 《史记·韩世家》

[8] 《史记·魏世家》

[9] 《史记·韩世家》

[10] 《战国策·韩策三》“赵、魏攻华阳”篇

[11] 《史记·魏世家》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