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三国粮食战争,让曹魏大获全胜的屯田制究竟是善政还是恶政?曹魏是如何靠着粮食优势拖垮蜀吴的?

屯田是让曹魏经济快速起飞的一项策略。
都是种田,可曹魏把人一集中起来,便让生产力得到大幅增长,从此军队钱粮无忧。
事实上,正是曹魏在淮南的屯田成效显著,让东吴感到如芒在背,甚至不惜为破坏其屯田设施而发起了一场芍陂之战。 
屯田制直接影响了历史:它让曹魏物资充足,占据绝对优势,并因此而拖垮了蜀吴两国。
邓艾本是一个屯田官,靠着卓越的种田能力,竟然被委以重任,最后成为灭蜀名将。 
那么问题就来了,屯田究竟是恶政还是善政?为何蜀吴却并未大规模推行?屯田是如何奠定了三分归一的物质基础?
图片
屯田制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地里都没人种庄稼了。
一方面是因为战争和瘟疫造成大批人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另一方面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纷纷逃难。
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
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
不仅仅是老百姓逃难,地方豪强士大夫也纷纷举家而逃。
于是广阔的北方,只剩下大量的荒地,和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
但军队还在打仗,人吃马嚼的,从哪里来?很多军队已经断粮,大家纷纷捡起了野外求生的那一套。
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最惨的还是要数曹操。
194年,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交战,作战几次都失利。又有蝗虫灾害,地里颗粒无收。军队断了粮,这让曹操一度被逼得想要投奔袁绍,后来多亏了程昱一番苦劝才放弃了这个念头。但为了对付粮荒,曹操不得不听程昱的,尝试了一下两脚羊才熬过了难关。
痛定思痛,曹操将粮食保障列为了首要问题。
他想到了汉代的屯田,并于196年颁行《屯田令》,正式开始大规模实施屯田。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这项政策对流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们之前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居无定所。现在国家给分良田、提供农业工具,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接?
图片
发布屯田令
如果就是简单地分地、分工具,就能让农业生产起飞了?
显然没那么简单。曹魏的屯田极具特点,可谓是优化整合各项资源,实现强强联手。
1、划区
曹魏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顾名思义,军屯就是让士兵去开荒种地,而民屯则是朝廷提供土地和工具交给百姓去种。
其中民屯,选择在曹魏的腹地,即司、豫、兖、冀等四个州。
其所恃内充府库,外制四夷者,惟兖、豫、司、冀而已。今兖、豫、司、冀亦天下之腹心也。  
也就是说,朝廷选取核心腹地的司、豫、兖、冀等四个州,用来实施民屯。在曹魏的保护下,百姓可以安心耕作,将这片区域建设成为中原粮仓。
而与蜀吴接壤的几个州,便实施军屯,其重点是自给自足,保障军队行军打仗的需求。
这样一划分,各地屯田的目的便清清楚楚,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管理。
2、选地
既然人少地多,那复耕时便优中选优。
屯田所选的,大多是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上等农田。看到那种贫瘠的土地,直接就放弃。
这就充分提升屯田的生产效率,屯民们往往投入小收获多,也就有效保证了粮食产量,朝廷、屯民实现双赢。
比如曾经曹丕曾经迁了一批屯民到礁国,可去了之后发现土地贫瘠达不到屯田的标准,于是太守卢毓上表提出反对意见,并将屯民迁走。
毓愍之,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
3、招人
曹操十分积极地打击黄巾军,因为获得的俘虏不仅可以充实军队,还可以用于屯田。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比如在汝南、颍川地区打击黄巾军军队后,曹操获得了大量的俘虏和生产工具。
这些俘虏本来失去人身自由,生命也危在旦夕。曹操没有拿他们的脑袋去做动辄上十万首级的京观,而是安排他们去屯田,并免除兵役和徭役,给了他们安心活下来的机会,这对于这些黄巾军俘虏来说已经很划算了。
另外还有大量失去了土地和工具的流民,朝廷给他们提供耕牛、土地和工具,让他们得以安居乐业。
还有一种来源便是从外地迁移人口,占领敌方领土,便先将人口先迁移。比如曹操占领汉中后,就曾将大量人口迁往内地。
对于屯民来说,曹魏朝廷虽然按照六四分或对半分的比例收取税收,与汉代以来通行的“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的比例大体相当。而且屯民自由受限,不得随意离开屯田区。
但屯民可以免服或少服兵役、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朝廷保护,相对而言更为安稳放心。因此还是足以产生一定吸引力。
就这样,通过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屯田区迅速变成了高效生产的“国营农场”。
在农业生产领域推行“国有经济”,也发挥出了独特性的优势。那便是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  
过去单个的地主豪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进行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但现在曹操就要将过去的难题都给解决了。
其中成效最突出的,便是邓艾在东南的屯田。
邓艾抓住了当地农业生产的瓶颈,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这些地方土地虽然肥沃,但是因为水源太少,导致粮食产量一直提不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开挖河渠,引水灌溉,这样就能够积累军粮,还能用以当作粮草运输的水路。  
于是从241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拓宽了淮阳、百尺两条河渠,并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水和颍水,在颍南、颍北修成了许多梯田。在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几年之后,从洛阳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整合优质资源,组织规模化生产,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这便是曹魏屯田得以迅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所在。
图片
又获丰收
为什么屯田的事,曹魏发展得这么好,蜀吴却表现平平呢?
因为蜀吴的条件限制了其屯田规模。
1、蜀汉缺地缺人
比如说蜀汉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较少受到中原战火的波及,导致其人口外流极少,没有出现豪强士大夫或者百姓抛地外逃的情况。正因为如此,蜀汉朝廷手中并没有空闲的土地。
另外虽然有流民迁入,但规模并不算大。因为汉中人口全都被曹操迁走,夺取汉中后,刘备又不得不组织一波益州百姓到汉中。益州人口因此捉襟见肘。    
缺人、缺地,导致蜀汉的屯田很难大规模实施起来。
当然为了应对战争带来的巨大开销,蜀汉做了一些变通,大力发展起工商业。蜀地素产盐铁,自古以来煮盐、冶铁业都很发达。于是蜀汉大力发展盐铁生产,使之成为蜀汉重要的收入支柱,“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此外蜀人善织,创造了蜀锦这一知名特产,优质的蜀锦,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蜀锦在魏、吴十分畅销,甚至远销东南亚以及西亚国家,“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蜀汉靠着这些勉强缓解了战争带来的压力。
2、东吴地荒人少
东吴虽有大片土地,但多为未开发的荒地,更别提什么水利工程设施了。而且东吴地广人稀,为了弥补人力不足,东吴还不得不靠讨伐山越土著来获得一些俘虏。
比如陆逊就曾被外放出任海昌县的屯田都尉兼县令,面对当地较低的生产力,陆逊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当地,并通过规模化屯田进行技术推广,才渐渐将当地的生产水平提升起来。可见东吴若要在荒地屯田,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投入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蜀汉缺地、缺人;东吴地荒、缺人;而曹魏不仅有良田,有流民,还兴建了大量农业设施。
这样一对比,哪家更适合发展屯田,更能够收获屯田的红利,答案便一目了然了。
图片
蜀汉后期北伐时依靠所占曹魏土地,进行过小规模屯田
曹魏大规模屯田,让蜀吴颇感压力。
对于蜀吴而言,这是一场他们难以获胜的农业竞争。
东吴甚至尝试发起过一场破坏屯田设施的战争:芍陂之战。
241年四月,东吴兵分四路对淮南展开攻击。五月,东吴卫将军全琮率军进攻淮南,对曹魏屯田区的核心水利设施芍陂进行了袭击。这个芍陂,是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淮水流域的蓄水及灌溉。全琮将芍陂大堤一挖断,其下游便成为一片泽国,附近所有用于屯田的农业设施都被洪水所损毁。 
夏,四月,吴全琮略淮南,决芍陂。  
这一战,对曹魏在淮南的屯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此后此地便再无修治的记录。
战术胜利难以挽回战略失败。
蜀吴因屯田不力而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
蜀汉北伐,因为受到秦岭阻隔,只得不远千里从益州筹粮和运粮,这种巨大的消耗逐步拖垮了蜀汉的经济。
253年,诸葛恪率领二十万东吴军北伐时,也因后勤补给不足而带来灾难性后果:
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
而在曹魏,屯田让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了生机。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那么回到标题中的问题,屯田制究竟是恶政还是善政?
如果从六四比例征税,限制人身自由来说,屯田制难称善政。但如果对比两汉农民的负担,屯田制也不算太糟糕。此外通过租借土地和农具,流民获得了生存的机会,或许在乱世中,能平平安安活下去也是一种幸福吧。  
正因为满足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期待,曹魏屯田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曹魏由此在三国的粮食战争中一举获胜,占据了极大的战略优势,为三分归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