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厕所读物写手,掌握了万年不变的互联网爆点 | 身边Ourlife

全文8391字,阅读约需2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身边Ourlife文章揭示了一位曾经的网文写手远帆哥,掌握了互联网爆点写作技巧,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佼佼者。

02远帆哥曾在某自媒体平台兼职写作,与师父合作,为“35岁离异少妇”团队撰写稿件,吸引了大量粉丝。

03除此之外,远帆哥还自行创立了自助抓娃娃机和成人自助用品站等副业,利用“50字法则”和“用户思维”赚取利润。

04尽管时过境迁,远帆哥仍然坚持写作,并在短视频平台上继续分享情感故事,吸引了更多关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首发于“身边Ourlife”微信公众号(微信号:ourlife2024)

本文为真实发生事件,以作者记述方式呈现。

图片

最早注意到“奇人”远帆哥是在五年前我进入某自媒体平台兼职写作时。当时群里有四十多个作者,画像丰富,有在体制内工作、写惯老干体、郁郁不得志的文艺青年,也有在互联网大厂内卷、只想攒钱提早退休的职场高管。只有远帆哥是一个特例——他在群里和我们的交流不少,但关于他从事的职业和性格,我们谁都得不出结论。

远帆哥很全能,我们知道他出过自己的书,懂得多门外语,聊到一些冷门小众行业时,他也总能现身说法,讲他遭遇过的故事。曾有人暗里讽刺他是“懂哥”,但接触久了,这类的调侃就慢慢少了——远帆哥的专业性,没人能否定。

当时大家大多沉浸在自媒体写作“零门槛、高稿费”的红利中,把写稿当作最体面也是最稳定的副业之一。我也一样,其他群组的消息永远都是关闭着的,只有这个群除外:当编辑派题时,要最早抢到最好写的选题。可远帆哥和我们不同,他接的题都是没人想写的,对普通人来说,那些题材不但生僻,还很难组织逻辑。但每次远帆哥稿子的阅读量都让人羡慕,他也因此经常拿到前几档的稿费。某次闲聊时,一个编辑也感叹说,远帆哥太会写了,连(她的)领导都这样觉得。

我对远帆哥的佩服还在持续着——这两年,自媒体写作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公众号大批大批地倒掉,可我还是能在多个头部平台频繁看到远帆哥的笔名。之前群里的写手们大多已经转行了,为什么他还能源源不断地找到各种类型的平台写东西?

自媒体时代的作者再出名,也很少能以“作家”自称,因为我们大多是在“按需写作”:按照读者的需求,也按照平台的需求。读者们以为“写到心里了”的稿子,都只不过是作者在刻意迎合。能屹立至今的公号,大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独一无二、难以替代的风格,再有经验的作者,换平台写东西,都很难一下子适应。比如我以前在某个以青年读者为主的公号,写“孩子和家长有了矛盾”的时评稿,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谈“拒绝家长的道德绑架”,再换到另一家以中年读者为主的公号,就要立刻改换立场,切换到另一个逻辑链条,写家长多不容易——这太难了。

可远帆哥就能做到无缝衔接,轻易从一个立场转换到另一个立场。同样的素材,他稍微组织下语言,就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最厉害的是,论证步骤和逻辑还挑不出毛病。看远帆哥的稿子,我时常觉得,不是他在迎合平台,而是他凭借精湛的技艺,把平台领导们玩得团团转。

带着好奇,我和远帆哥深聊了一个晚上,多年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他的写作技能,早在公众号、短视频APP等一干新媒体平台诞生以前,就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

图片

2007年,远帆哥还在读大二。他对专业课从来都没什么兴趣,敏锐地捕捉到电商行业兴起的苗头之后,就运营起了自己的网店。

那时的电商还远没像现在这样建立起完备的线上支付、工厂接单、仓库发货的体系,许多交易都是在买家和卖家的交流中达成的,买家能还价,跟卖家的线下沟通也是常事。因此,远帆哥结识了自己写作路上的贵人——不过远帆哥现在已经形容不出贵人的样貌了,只记得自己和其他同行都统一称他为“师父”——这是纸媒时代的习俗。

师父出身自南方某都市报。在大多数同行都还没意识到未来他们会为“纸媒会不会消失”这类问题而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就早早随着网络时代的前潮,跳槽到了当时还叫校内网的人人网,做地面推广。

早期的人人网对受众的定位足够精准,在互联网还处于普及期的00年代,能接触到电脑和网络,又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强烈社交需求的,只有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而师父负责地推的区域,刚好就是远帆哥就读的大学。本来,师父只是找远帆哥订购印着人人网logo的文化衫,但聊着聊着,话题就多了,而远帆哥的文学才能也让媒体出身的师父给敏锐地捕捉到了。

某天,师父忽然问起远帆哥:“你的文字这么有网感,要不要跟着我干?”

他想拉着远帆哥干的,不是地推,而是还在做的另一份和“引流”有关的工作——和当时某通讯软件上线初期CEO装作美女亲自和用户聊天以提高活跃度一样,为了吸引学生入驻网站,他在外网找来了各类女性图像,打造出了一系列以美丽、知性为人设的账号。

但师父并不满足于只吸引学生群体到人人网,他还从老本行里汲取些经验——在报业集团工作时,他负责报纸夹缝里的情感专栏,天天以“知心姐姐”的口吻,和同样在感情里受过伤的人聊些情感往事(讲的很多都是婚外恋),他靠这一小块文字,他得到了大量忠实读者的追随。于是,在“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者”的人人网,师父很快如法炮制出了一个新的账号,假扮一位35岁的离异妇女,每天将读者们的情感来信讲给听众。

“35岁离异少妇”注册初期,关注者寥寥——怎么会有人把情感往事交付给一个陌生账号呢?为了打开局面,师父再一次把在报社工作时的经验搬了过来——没故事,就自己写,还要写得足够有“爆点”——什么哥哥带嫂子回家,结果嫂子爱上了弟弟,俩人珠胎暗结,哥哥一气之下把俩人都给杀了;或者有钱的父亲对儿子一向很冷酷,儿子杀了父亲之后才发现父亲只是想历练自己……总之,情感是永恒的切入点,但故事的走向,招招都是往情色、伦理和暴力上靠拢。

如此操作之下,“读者来信”受到的网友追捧,远远超过那些美女人设发的风景照。后台的数据就是最直观的证明,而猛涨的点击量,也给拉来了一个又一个广告。有教如何利用代码装扮QQ空间的,也有简单粗暴“砍人”的网页游戏,就插在文章结尾处。读者看得入迷了,就算不被广告吸引,也会支持下“35岁离异少妇”的工作,帮忙点进链接,给师父增添一笔收入。

流量源源不断地涌入,师父干脆辞了工作,专心做账号,直到文案供不应求,就有了找团队替写的想法。他给远帆哥开出了70元一篇的报酬,每篇2000到3000字,和当时知名杂志的稿费相当。而远帆哥的老家,那时人均月收入才1000多,每月能有几百生活费,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图片

不过,想真的写好、写过关,却并不容易。怎样选择素材,就是其中的关窍。

师父选择素材的办法是:去废品回收站,挨个翻阅法制期刊的页面——这是他之前在报纸情感专栏工作时积累的经验。

法制期刊,顾名思义,是承载了“普法”这一时代要求的大众读物。为了最大程度流入各个阶级,达到普法目的,它们往往会用或真或假的狗血故事来吸引读者,再带出结尾的那句“不懂法律,是多么的可怕,这带来的是两个家庭的毁灭”。

新世纪的前几年,托互联网尚未下沉的福,不少人还保留着“剪报”的习惯,把喜欢的故事、章节、语段剪下来收藏,而被剪出一个个窟窿的杂志就会流入废品回收站,师父和同事把它们与完好的杂志一对比,就能判断出,哪些故事是大众喜欢的。

当然,只从陈旧的期刊中扒故事还不够,在以用户分享、信息聚合、去中心化为特点的互联网时代,成为网友们的第一批精神家园的天涯、贴吧等论坛,同样是他们汲取灵感的重镇。师父告诉远帆哥,要找最受欢迎的帖子,哪怕是骂得多的也没关系,“不怕被骂,只怕没人看”,“比如D吧上的帖子,如果下面骂得特别狠,那它绝对可以抄”。

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一些僵硬的规则和边界正在被打破,城乡的交融让不同地域、阶级的人产生了联系,凤凰男攀上富家女,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性的故事,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关注,火遍全国的电视剧《双面胶》就是这个路数。不过,师父特意提醒远帆哥他们:找到故事还不够,还要在这些故事中找到真正的爆点。

所谓爆点,通俗来讲,就是指能刺激人们感官神经或者反差到能打破人们思维惯性的情节——比如兄弟二人之间的夺爱情杀或者姐夫和小姨子之间的乱伦故事,除此之外,故事的发生场合也要有所选择。师父举例说,不能写美国、欧洲,“他们会说,人家美国佬就这样”,可以写缅甸、写越南,“最受欢迎是朝鲜,大家都知道朝鲜是一个封建框架,这种事发生在朝鲜,更刺激”。

为了让“35岁离异少妇”写作团队的成员们快速掌握提炼爆点的能力,师父收集来了大批法制期刊,让远帆哥他们读过之后,用50个字来总结每个故事。细枝末节的渲染、伏笔都要尽数省略,能留下来的,只有人物关系和主线剧情。私下,远帆哥还会在天涯等论坛上找故事,接着浓缩。

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待到能正式写稿时,“50字法则”的第二个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想最大程度把旧故事翻出新意,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拼接,经过“50字法则”提炼出的素材,是天然梳理好的大纲,通常前35个字是过程,后15个字是结果。A故事的开头,B故事的人物关系,C故事的结尾,三者一嫁接,一篇从头爆到尾的新故事就诞生了。

“读者思维”时刻在支配着“35岁离异少妇”团队的写作思路。过去在报社工作时,师父只能从来信收集读者反馈,现在容易多了,后台就能直接查看到网友对哪个类型感兴趣。

他们发现,关注这个账号的,是女性网友居多,于是团队里的女写手找到灵感,尝试写起耽美小说(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恋爱),还有人把握住了当时的“韩流”风潮,在“读者来信”里引入了韩剧常有的失忆、车祸、癌症、兄妹相恋等“悲剧四件套”。

远帆哥对耽美心理有种天然的抗拒,他写稿参考的对象,是上世纪港台武侠小说的“续集”——这些“外传”往往和其他非法出版物一起流传在各个地摊上,封面印着的“金庸新著”“古龙巨作”,可以轻易欺瞒读者,让他们以为是金庸和古龙为小说新写的续集,翻开书后才知道作者是“金庸新”和“古龙巨”。但抛开在作者名字上扮李鬼的技俩,这类同人文确实受欢迎,因为它们比原著更劲爆。远帆哥看过的一本《笑傲江湖》外传,里面写的是岳不群诬陷令狐冲之后,令狐冲直接就把师父杀了,还娶了师娘,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之,“35岁离异少妇”团队的宗旨就是:只要读者爱看,怎么刺激,怎么离奇,就怎么写。唯一的底线是,不能描述具体的“黄色”过程。媒体出身的师父对这一点把控得极为严格,可远帆哥他们也摸索出了一些擦边方法论,比如,重点描写女性和男性的身体特征,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好让读者浮想联翩。

图片

与现在新媒体行业逢人就喊“老师”不同,师父是真正能把新手们“领进门”的前辈——但也仅仅是领进门,关于语言怎样锤炼,氛围怎样营造,都只能靠徒弟们自己的悟性了。“培训”结束以后,师父对远帆哥说得最多的两句话,要么是“过来”,要么就是“别来了”。

师父在学校里租了个办公室作为他们这个“小作坊”的根据地,对外的说法是做“情感咨询”——这是许多码字的人的惯用套路,我在中学时代追过的一位青春文学作者,就经常开办一些“读书会”,邀请处于青春期的女性读者讲述自己的恋爱故事,她再把这些故事写下来,集结出书。

每次远帆哥的稿子通过了,师父就会让他过办公室来领稿费。虽然已经在互联网公司涮过了一水,但师父还保留着报社时养成的一些习惯,每次远帆哥来,他就打开抽屉,把一个装着一张50元和一张20元的信封抽出来,当着远帆哥的面,右手从信封里拎出那两张票子,对着空气甩一下,听完了哗啦的响声,再把装钱进去,左手递给远帆哥。

稿子也有通不过的时候。师父不会明说到底哪儿写得不行,徒弟们只能自己去摸索。最多的时候,团队里8个人,大家不拘场合,往往在食堂吃过饭,就就着灯光,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不知是为着那笔稿费,还是出于一股好胜劲,没人会扭捏,都急切地追着问过稿经验,写稿多的人也不会藏着掖着。每次听完大家的经验,远帆哥都止不住心里的震惊:原来还能这么写?!

多番锤炼下,远帆哥终于靠自己“修行”出头了。“35岁离异少妇”团队人最少的时候,只有3个主力写手。自从他掌握了“读者思维”,编纂稿子好像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写稿最多的一个月,远帆哥写了50篇,质量也很受师父认可,通过了将近30篇。

有次,远帆哥铆足力气,写了个大稿,把当年他找到的“爆点”故事,炫技一样地一股脑揉在了里面:男主和女主相处多年,感情一直不错,准备结婚时,女友家里突然跳出来说,没有20万彩礼绝不放人。为了凑够钱,男主只能只身去矿里挖煤,没多久就出了意外,男主的弟弟拿到赔偿款,回来和女主结婚了。弟弟不是白眼狼,也不想上演“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这样的玛丽苏剧情,他只是想替哥哥复仇。婚礼当天,新郎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自己其实并不是男主,此时,女主的母亲又突然走了出来,让故事再次升级……

最终,这篇吸纳了足够多的“爆点”与足够多时代情绪的稿子,从人人网一路流传到了贴吧和QQ空间,一度成为了“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的网络热文。

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之下,“35岁离异少妇”的名气越来越大,也真的有网友信赖起了这个“大妹子”,把它当作了情感树洞——曾经的“读者来信”中有那么多曲折离奇的故事,自己的这点经历又算什么呢?

这个账号就这样陆续有了投稿。有个用户,自称是个“宿管阿姨”,说自己前半生孤苦无依,最近终于有了一个相处不错的对象,可没想到对方是有妇之夫。最离奇的是,自己和前夫的女儿,竟然也爱上了这个渣男。

这个讲述,从人物关系到事件发展,都太符合“35岁离异少妇”的过往风格了,师父嗅到“血腥味”后,立刻杀到宿管阿姨的学校,面对面来了场采访。远帆哥打字快,也被叫了过去做采访速记。

那个阿姨的前半段人生,果然如她所说过的一样曲折:

她16岁和前任私奔,到城里卖早点过日子,可怀孕之后,前任就出车祸意外离世了。为了把女儿拉扯大,她去有钱人家做了保姆,没多久,就和男主人“好上了”,还再次怀了孕。女主人很快发现了奸情,在躲避女主人的追打时,小阿姨和男主人的孩子流掉了。

女主人给她一笔封口费,之后,阿姨来到了一个学校当起了宿管。十年过去了,曾经的男主人又找到了她,还时时来看她,照顾她们母女。但她却在某天发现,自己十几岁的女儿,竟然爱上了这个男人……

故事讲到这里,真的做到了一环套一环,只待最后一个“爆点”的出现,就可以成文了。但此时,阿姨的讲述却不符合师父的胃口了:她认为女儿爱上男人的证据,仅仅是发现女儿在一张卡片上写了“喜欢爸爸”四个字,没人能说清楚这里的“喜欢”是男欢女爱还是仅仅出于亲情的向往,何况,她女儿也没有做其他出格的事。

果然,回去之后,这个故事就被师父搁置了。远帆哥能理解——这样的结局如果在那个账号上被放出来,是要被粉丝骂死的。

一年后,就在远帆哥要忘了这件事的时候,他却忽然在“35岁离异少妇”账号上看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看了前半部分,他能依稀想起那位宿管阿姨,可读到了后半部分,故事走向就完全变了。故事的结尾,更是和那些法制期刊一个套路:女儿和男人一起把这个宿管阿姨给杀了。

远帆哥猜测,这或许是师父采访到的另一个案例?但读到一个熟悉的疑问词时,他立刻推翻了自己的猜测——他习惯把疑问句结尾的“吗”字写作“么”,这是属于他自己的防伪标识,而师父没这个习惯,这篇故事的结尾虽然和他之前的速记大相径庭,但全篇用的疑问词,都是“么”。很显然,它就来自于去年自己跟着采访时做的那份速记。

远帆哥恍然大悟:“居然还能这么玩儿。”即使是亲身采访的真实案例,师父也在用拼接素材的方式让它尽可能变成“爆文”,之所以时隔一年后再发稿,很可能是怕当事人找上门来。

“其实读者心里都有个小恶魔,是希望发生些什么事的,师父就是把这个恶魔给释放出来了。”

图片

“读者来信”还在一封又一封地到来,校内网的营运状况却陷入了摇晃,已经波及到了“35岁离异少妇”。师父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很快,他就凭着人脉与嗅觉找到了新的门路:那种男科医院免费给路人发行的直投杂志。

这些男科医院大多出现在2010年前后的城镇地带,以重振男性雄风、治疗不孕不育为主,它们的宣传套路很聪明,不会发没用的传单,而是在每个商场、公园等人多的地方,挨个送给路人印着它们广告的扇子、打火机,以及杂志。

那些直投杂志当然没有刊号,封面上印着的“医院内部宣传刊物”像是它的免责声明。它们就像是低配版的女性情感杂志,封面通常都是某个女模特(大多都是山寨明星),各种腥咸的题目以夸张的颜色罗列其上,“性爱”“情人”等关键字则会被特意放大。薄薄的30页,往往能挤进10多个擦边小故事,每隔一页就贴一张的男科广告。似乎是为了增加真实感让读者觉得信服,每个故事的作者栏上都会标出“口述者”和“整理者”——毕竟,不能让读者怀疑“怎么会这么巧”,“每个人的文笔怎么都这么好”,“叙述得怎么这么精彩”。

这杂志文章虽短,题材却大胆到如同性知识科普教材,什么有了孩子的女上司和青春貌美的女模特之间的“浪漫畸恋”,有恋老癖的17岁男孩在酒后强暴74岁老太……其中,类型最多的,是夫妻感情不和引发的出轨——而感情不和的原因,当然是男方那方面能力不行。这种稿子结尾往往会跟着“重振雄风”的广告,目的昭然若揭。

除了这些“情感类”文章,男科医院的直投杂志还有许多“医学科普知识”和“自我修炼指南”,比如“私处瘙痒”该怎样解决,如何增加夫妻情趣,哪些蔬菜对女性友好,以及“男人眼中,女人怎样才性感”,似乎在某个程度上也实现了一些性别平等,比如它会出一期专栏,讲“女性不喜欢被包着的男人”——这个“包着”,最终会指向包皮手术。

虽然广告像狗皮膏药贴满了版面的犄角旮旯,但这类杂志有个最大的好处:免费。当时,市面上的杂志大多在5到10元一本,就凭着不要钱这一点,男科杂志就成了唯一不会被人们拒绝且还会主动索要的宣传物。有时候,青春期萌动的小孩子也会要来一本,偷偷藏在家里,半夜躲在被窝里读,结果就是某天上学时,被家长发现、没收,接着他们自己再看。

师父带着远帆哥他们给这些杂志写稿,和给“35岁离异少妇”写稿大同小异,依旧是运用“50字法则”,往里面塞进一个又一个“爆点”。不过,和“35岁离异少妇”相比,男科杂志的男性读者群体明显多了不少,在“读者思维”的引领下,远帆哥写稿时会注意多一些“男性视角”,或者说,多一些“意淫视角”:女方总是从外貌和谈吐样样优秀,高学历、挣得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一心倾慕男主,但男主却不为所动。

远帆哥写的这些故事往往只在一个小地域内流传,远不如之前在人人网上散播得广,所以故事的尺度也更大胆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越过“暗示”的线,“你可以写她的腰多细,写她穿着比基尼,也可以写‘一夜疯狂’,写她的‘脸色潮红’,但是不能描写过程”。

写了几年,远帆哥逐渐摸索出了这类“情感文”的门道:“它就是要给你感官刺激,让你情绪上来之后一时冲动,然后就去消费。”他说,这类杂志虽然是给男科医院做宣传的,但收下它的也有很多是女性。“如果直接对男的说,‘你不行’,对方肯定不接受,但如果是女性看了,她们可能就会带着丈夫去医院做检查了”。

远帆哥说,比起发在“35岁离异少妇”上的文章,写给男科杂志的稿子还有更大的作用,它远远不止是吸引“患者”去医院治疗,而是想“割”两头——这些男科医院,虽然通常会有个实体机构,但它们的重头戏却是“官方网站”,因为官网会在显著位置标注着加盟医院的费用,以及这些医院优势,其中,“患者多、回本快”就是它们最大的底牌。那些跃跃欲试想要加盟的人来考察时,就会看到那些被直投杂志里的“情感文”吸引、前来咨询的“患者”,继而相信这类医院的盈利能力。

以现在的视角看,那些发放杂志的人,其实和当时在人人网的师父一样,都是做“地推”的,而“免费”领取的杂志,不过是读者被动当“水军”的报酬。远帆哥也是后来看了一些媒体报道,才知道部分男科医院其实是“莆田系”下全无资质的机构。

男科杂志的种类随着男科医院的数量一路猛增,多的时候,一个小县城里,这样的杂志可以有10家以上的出品医院。收稿的时候,院方会跟师父明确提出:不能抄袭,不能洗稿。但大家心知肚明这里的故事都是怎么来的,这个要求暗含的意思其实是“不能重复”,不然读者就不爱看了——凭借着师父教的技能,远帆哥写的稿子几乎就没踩过这个雷。

图片

2010年,师父从人人网跳槽去了另一个网络论坛猫扑,远帆哥也在这一年大学毕业,他有了更多抱负,不想再写这种“情感文”了,两人的联系就此结束。

虽然叫了3年的“师父”,但远帆哥觉得,他俩更像是一种雇佣关系。除了写稿、拿钱,他跟师父私下几乎没有过任何交流,更别提师徒情谊了。对于怎么拉来广告,怎么找到发稿渠道,师父完全不会跟他们几个写手透露,想有钱赚,就只能跟着他干。

不过远帆哥当时并没多深究,广告商时不时会拖欠费用,追讨是个麻烦事,而师父从来都不会拖欠,当天过了稿,当天就给稿费。更何况,从师父这里学到的攒稿技能,已经足够他受用一阵子了。远帆哥后来加入了几个公众号,成为兼职作者,凭着过往积累的生僻素材,他总是能在接到选题后迅速出稿,也写出了许多篇“10万+”。

深刻影响他的,不只这个“50字法则”,还有“用户思维”。

在写作之外,远帆哥做了不少副业,他开自助抓娃娃机,还有“自助成人用品站”——就是只卖计生用品和情趣用品的自动售卖机。在远帆哥眼里,自助成人用品站的销售链条是很“坑人”的,不但要从经销商处租赁机器,连进货也只能从经销商那里进。同样的货品,在经销商那里,进价比平常药店里和专卖店的高了不少,卖不出去就只能砸在手里,沦为“微商”链条的最底层。

亏了一个月钱后,远帆哥灵机一动,摸索出了钻空子的方式——成人自助用品站缺货时,会有人给远帆哥打电话提醒补货,几次晚上接到补货电话,打电话的都是女生。这让远帆哥意识到,这个机器的“用户”也有明显的性别之分,相比之下,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女性显然对计生用品看得更重。

成人用品往往都能用很久,而计生用品则是一次性的,想赚钱,就只能多卖计生用品,而且还要走量。捕捉到这个细节之后,远帆哥很快找出了一条新的销售途径:依然从经销商处进货,但并不放在售卖机里,他会从其他渠道低价进相同品牌的计生用品,用盈利的钱,来补进货的亏空。

远帆哥也成了少有的凭借经销商的机器赚到钱的人。

如果不是前些天在朋友圈转了新写的稿子,远帆哥或许不会想到,还会有和当年的“师兄”再次联系的一天。师兄私聊他时很诧异,说隔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转行了,没想到只有你还在写。

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当时“35岁离异少妇”团队的成员,并没有全都和这段写手经历切断联系。前些年咪蒙大火的时候,有个“师姐”也做起了自己的“情感号”,用的还是同样的路数:或真或假的素材,一步到位的“爽点”。凭着这套模板,还积累了不少粉丝。

师兄问远帆哥,还想不想接着干?不过,这次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写“情感文”。

远帆哥惊讶:这套东西现在在“抖快”上竟然还有市场?

惊讶之余,他搜了搜,果然看到了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些以“故事会”为名的账号,用AI语音分享所谓的“民间传奇故事”——那些故事,大多都是公公和儿媳扒灰之类的狗血,每个视频的左下角,都指向一些成人用品下单的链接。

师兄说,当然有市场,我做号不到1个月,就已经积累4万多粉丝了。

跟师兄聊过之后,远帆哥偶然在某个当下大火的、以年轻用户为主的平台上刷到了一个帖子,讲的是个情感故事,情节怎么看怎么眼熟。远帆哥还保持着大批量购买往期杂志积累素材的习惯,当下就去翻了翻故纸堆——果然,那个账号分享的故事,都来自于几十年前的法制期刊。

远帆哥感慨,大数据的威力果然是巨大的,他在手机上从来没看到过类似的视频,但他打开他父亲的手机,自动弹出的信息却完全不同。20年来,主流网络社交平台早已轮替了几轮,内容的传播途径也从文字变成了视频,但师父的那套逻辑,在今天还是屡试不爽。

或许不变的并非是这套写作逻辑,而是人的情感需求,或者说,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远帆哥最后打趣道:“为什么说它们是厕所读物,就是因为它们是蹲坑的时候读的,一刺激,就通畅了。”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图片

作 

                林  盖  洛

地摊读物十级学者,

稍微自由一些的撰稿人。

编辑 / 许智博                        

* 文章版权归爱奇艺 · 身边工作室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投稿邮箱 | ourlife@qiyi.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