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可别上头

在让情绪消费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的同时,也需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保持理性,不被情绪牵着鼻子任性消费、冲动消费。

图片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不开心在网上找个人哄、睡不着连麦找人唱歌、起不了床订个叫醒服务……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消费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所谓情绪消费,主要包括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情绪消费服务,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等不同类型。

  现代生活中,情绪消费如同一股清流,悄然成为年轻群体消费的新宠。从网络上的倾诉、叫醒服务,到陪聊、哄睡等多样化情绪商品,这些服务不仅点燃了消费热情,更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热点,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根据中消协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2024年,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也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然而,情绪消费的热潮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

  应当承认,情绪消费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寻求情感慰藉的新渠道。显然,情绪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反映着社会心理需求,以其独特的魅力,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如此前某购物平台的虚拟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其实就是顾客在拍下产品后找客服聊天,客服会为顾客即将到来的考试说一声“加油”。这样一些简单的话,竟然为店铺带来8万多的订单量、3万多元的销售额。人人需要释放情绪,情绪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我们不能被情绪消费的热度冲昏了头脑。在销量惊人的背后,个人隐私泄露、服务标准不明确、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频发,更有甚者打着情绪消费的幌子,提供违法违规涉黄服务。这些问题不仅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严重污染了情绪消费的市场环境,威胁着其健康发展。虽然情绪消费相较于传统实用性的消费行为,更加注重商品背后的精神陪伴和兴趣爱好,但是决不能因为消费者是心甘情愿地为情绪价值买单,就将法律法规抛诸脑后,无视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

  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消费形式,其规范前行至关重要。产品质量与信息透明度、情绪价值衡量标准的缺失,显然是情绪消费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尽快从制度层面界定“情绪价值”的实现程度,设定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并针对情绪消费制定明确、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机制迫在眉睫。同时,应依法依规出台监管处置的具体政策举措,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与全流程监管,引导规范发展与打击违法违规并行,方能确保情绪消费合法性与安全性。

  当然,情绪消费不能由着情绪来,也不能少了消费者这一环。在让情绪消费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的同时,也需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保持理性,不被情绪牵着鼻子任性消费、冲动消费。总而言之,既看到情绪消费增长良好态势,也关注解决现实问题,情绪消费才能健康前行,在为人们送去滋养心灵甘露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