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球史上佳之作:颠覆欧洲中心主义叙事

海洋、岛屿和革命


——— 当南方遭遇帝国 ———


图片

〔斯里兰卡〕苏吉特·西瓦桑达拉姆 著

黄瑶 译

ISBN:978-7-100-24090-1


美国历史协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著作奖、英国国家学术院全球文化理解奖获奖作品
剑桥大学一流历史学家,历时八年实地考察,面对大洋思考与写作,终成此书!
以全新视角书写历史,颠覆欧洲中心主义叙事
发现南方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重现被殖民硝烟遮蔽的南方海洋世界!
回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南方海洋世界,开启一次波澜壮阔的大洋航行

图片


图片

引 言
在西方的历史中,这个星球有四分之一的面积经常被人遗忘。这里被海洋覆盖,风起浪涌,潮起潮落,海岸蜿蜒,岛屿、沙滩星罗棋布。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是由一系列面积较小的海洋和海湾构成的印度洋与太平洋,而这也许是二者第一次一起出现在一部长篇历史作品之中。面朝幅员辽阔的大陆,这些散布着小块狭长地带的南部水域将占据本书的中心舞台,扮演世界历史与现代环境缔造者的角色。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数十年被历史学家称为“革命时代”。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该时期包含三组发生在大西洋地区的重大事件,即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一系列起义(如海地革命和19世纪初的拉美独立运动)。在这些变革和随之而来的战争中,许多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政治组织形式的变化,平等与权利的概念出现;劳工与奴隶的地位变化;工业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国家意识、自我意识与公众意识的塑造。通过回顾印度洋、太平洋被人遗忘的角落,本书旨在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开端始末一探究竟,这片辽阔海域上的各个地方、各族人民在塑造革命时代、影响当下的进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在思考人类未来时应该对世界的这一部分加以深思。


革命时代是众多历史作品中最经久不衰的标签之一,一直被用来描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几十年时光。以印度洋和太平洋为重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期,将挑战我们记忆中西方与欧洲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这一点特别重要,尤其是当我们把革命时代描述为对权利和自我的传承,以及今天的世界来自对冲突和反抗的记忆时。以这种方式回顾过往,就能否定“世界的灵魂形成于西方,再传入东方”的错误假设,并且拒绝接受政治主体性形成于大西洋文明,其他地方与之接轨的观点。这种令人反感的措辞出自革命时代早期一位十分重要的历史学家R. R. 帕尔默(R. R. Palmer)之口:“自1800年以来,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所有革命都借鉴了18世纪的西方革命。”后来的历史拒绝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西方文明与大西洋文明描绘为革命情绪的圣水坛,伴随革命而来的经济、技术、军事和文化变革也并非只有西方或大西洋文明一种起源。


图片

如果从南方海洋文明的角度对革命时代进行概念重构,一场难以预料的激烈战斗就出现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范围内,一方面革命力量反抗帝国制度,另一方面帝国势力构成了反革命力量,阻碍了革命进程。革命力量与帝国势力谁也没能彻底摧毁对方,但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大英帝国成为这些海域的主要胜利者,二者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等因素驱使着19世纪的大英帝国,本书的目的之一正是追溯其反革命的起源。当时大英帝国镇压众多可能性的方式正反映了邪恶帝国对南部世界的统治策略。


在这两片大洋上,革命时代首先应被视为非欧洲的本土政治思潮,它遭遇了被冲刷上岸的入侵者和殖民者。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印度洋、太平洋的居民从外来者那里接纳了(有时是强行灌输)新的目标、思想、信息和组织形式,利用它们悉数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提到这些,你可能会想到君主制观念、武器、政治团体、科学、医药以及媒体间的唇枪舌剑。生活在大洋上的人们也会重新调整传统与信仰、治理方式、战争和外交关系,以适应新的时代。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起伊斯兰教和佛教改革,抑或原有的远距离移民和贸易往来发生的变化。这些都是构成印度洋与太平洋革命时代的要素。在描述这些海域时,对“原住民”这一术语的定义必须更加宽泛。因为海上居民经常迁徙,也许更适合被形容为“散居者”而非原住民,他们拥有复杂的文化传承。移民和原住民有时也会相互借鉴,令人很难清楚地区分谁才是原住民,又有什么会被排除在这个类别以外。

这些来自海上的声音都能体现原住民的活力:太平洋岛民、毛利人、澳大利亚原住民、阿拉伯人、卡西米人、阿曼人、印度拜火教徒、爪哇人、缅甸人、中国人、印度人、僧伽罗人、泰米尔人、马来人、毛里求斯人、马达加斯加人和克瓦桑族人。在几十年史无前例的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人以水手、配偶、战士、劳工和旅行者的身份一路乘风破浪。其实研读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通过以前不曾被拼凑在一起的地区和土地,发现跨洋过海的联系。

图片

以上内容源自《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苏吉特·西瓦桑达拉姆(Sujit Sivasundaram)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波澜壮阔的南方航行。跟随着作者的叙述,我们将回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时空中,走访毛里求斯、汤加、开普敦、新西兰、澳大利亚、爪哇、锡兰、孟买、广州、哈伊马角等地,遇见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与外来者,了解他们之间的竞争、对抗乃至合作。我们不仅能看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战争,更能看到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看到原住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塑造“现代”,定义“文明”。

作者简介:

苏吉特·西瓦桑达拉姆(Sujit Sivasundaram),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斯学院的世界历史教授。他在斯里兰卡出生并接受教育,于1994年到剑桥,先学习工程学,后学习自然科学、历史和科学哲学。他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新加坡大学,悉尼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他是一位世界一流历史学家,从事世界历史研究,尤其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其岛屿、种族历史的研究。



《自然文库》系列


——————————————


“自然文库”旨在追溯人类对自然也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历程,将“绿色生存”的理念寓于求知与实践的乐趣之中,最终通过阅读激发都市人重拾对有灵万物的信仰和谦卑。“自然文库”以渊博的知识、细微的体察、优美的文笔、精致的装帧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