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莞邑再扬帆,青年古筝演奏家以筝为媒见世界

图片

在流动与嬗变中,艺术与城市共融。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 “艺述东莞·青年力量”系列策划,展现青年文艺人才在城市扎根生长,以艺执笔,为城市的奔流不息书写未来的故事。


大量泛音切入,回声虚无缥缈但又逐渐有形,第一个摇指带来神秘感,直到有人声轻叹,钟鼎暗鸣,诵经的声调伴随着旋律开始此起彼伏……这是东莞古筝演奏家付子妃创作的第二首古筝独奏曲《大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大音》的灵感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在付子妃看来,音乐的“无为”就是无需被教条束缚,不用去想曲式、结构、和声,让音乐由内心深处涌现,情感宣泄到高点,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悲恸。

生于东莞,游于世界,“莞二代”付子妃一步步成为香港中乐团的古筝演奏家,父母来东莞成家立业播下的种子,在城市力量的滋养下,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图片

启航:音乐是灿烂又孤独的旅行

付子妃父亲付先生和母亲徐女士都是早年从江西南下来到东莞创业的企业家,二人都没有音乐背景,是“青春之城”东莞主动弹出了与古筝结缘的第一个音。

彼时一家人正住在东莞市长安镇。2006年的一天徐妈妈参加了长安图书馆举办的公益活动,3分钟就学会了《笑傲江湖》,让她十分惊讶。“我五音不全都能学,女儿肯定也可以。”徐妈妈这么想着,就带女儿去了长安镇的紫衫琴行,在国家一级演奏员胡紫衫的教学下启蒙。

把古筝当做业余兴趣还是职业发展?7岁的小付子妃没有想得这么清楚,但她知道驰骋在音乐的世界里自在又幸福。

图片

小时候的付子妃。

这也与付子妃小学频繁转学的经历有关,从东莞到惠州、深圳再到武汉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付子妃很小就开始寄宿生活,家人不在身边,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练琴上。2008年来到武汉音乐学院附小后,付子妃练琴时间达到每天8个小时。

期间,父母作为东莞企业家坚毅果敢、勤劳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担当、宽容开放的品格,一直影响着付子妃的成长。看到付子妃没日没夜地练琴,他们宽慰女儿道:“孩子,你要知道你的生命里不只有古筝,世界很大,你应该去看一看。”

2016年8月,付子妃来到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求学。她发现,新加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与国内有许多不同,尤其注重乐团的形式。然而一个乐团往往只需要一两位古筝演奏者,为了让古筝学生可以参与更多的乐团活动,南艺华乐系让他们都副修打击乐。

图片

付子妃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副修打击乐。

打击乐让付子妃对于节奏和强弱有了新的认识,主攻的古筝更没有落下。一路走来,付子妃曾受多位名师指导,如果说胡彤彤、宋婷婷是为付子妃的演奏风格定型,那么新加坡琴筝学会会长、著名古筝演奏家尹群的倾囊相授则调动了付子妃对古筝深层次的情感和理解,教技术亦教做人。自此,气息,线条,音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指尖自然流淌的一部分。

磨破指尖、长水泡、被断弦打到手臂……付子妃在一次次练习中成长,在一场场演出与比赛中收获更广阔的视野,2016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古筝组冠军,2019年获得Rave睿·南洋艺术学院华乐协奏曲大赛金奖,2020年获得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优秀学业奖学金,2020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卓越组入围,最终以一等荣誉毕业。

扬帆:走出困住自己的那个房间

“要不要去历练一下呢?”2021年,看到香港中乐团招聘古筝首席的通告,刚毕业的付子妃在老师的鼓励下报了名。

香港中乐团素有“民乐翘楚”的美誉,乐团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被誉为当今国际舞台上具领导地位的大型中乐团。一直以来,付子妃都是香港中乐团的忠实粉丝。新加坡留学期间,每年回家,她都会特意先到香港观演,香港中乐团的演出让她惊呼“每个音符都值得收藏”。

图片

付子妃随香港中乐团出国巡演。

乐团招募共有4轮线上考试,每轮间隔约一个月时间,近4个月的等待,让付子妃感到格外煎熬。直到一天傍晚,她和父母散步时忽然接到电话传来的好消息——她考上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到了梦想之地!付子妃和父母都激动不已。

然而,进入乐团只是开始,痛苦的磨合期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在乐团,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弹奏,更要看指挥、配合团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与此同时,音乐总监还要求付子妃变换弹琴的音色,从年轻气盛的感觉改为更绵长厚实的音色。一边是繁重地演出,一边还要改手法、调音色,付子妃感到十分吃力,没日没夜地练琴,身体都近乎练坏了。

更让人紧张的是,在乐团演奏中,古筝演奏者坐在最前方,付子妃所有的错误都能被身后众多团员看到。每天下班冷汗流了一身,晚上做噩梦梦到被乐团开除,备受折磨的付子妃想,“要不我自己主动辞了吧,我做不了这件事”,可执念又让她感受到自己并不想离开乐团。

图片

香港中乐团排练。

父母心疼付子妃,无论是坚持还是离开,都无条件支持她做的所有决定。付爸爸用一个比喻开导付子妃说,“其实你只是在一个房间里,所以才总是觉得自己不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没有别的价值,从房间里走出来,就会发现你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这些话都被付子妃听见了心里,她逐渐转变了练琴方式,既然急不来,不如放轻松,随时随地都能练琴。桌无琴,而心有筝,说到底,练琴练的是心手合一。

改了60多种弹法,熬过最艰难的半年时间,付子妃彻底适应了乐团生活。有一天她突然感觉很轻松,一切问题似乎都迎风而解,不知不觉间其他团员质疑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不见了。

图片

付子妃坐在乐团最前方。

2022年7月1日,付子妃作为香港中乐团古筝演奏家登上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文艺晚会舞台,被全国电视转播。观众或许很难想象,开场自由舒展的古筝刮奏背后,是七八次修改,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直到完美的音符在指尖如泉水般潺潺流淌而出。

港湾:把飘扬世界的筝声带回东莞

从本科期间到参与香港中乐团巡演,付子妃曾到北京、西安、上海和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交流,但无论走到哪里,东莞有家人在,东莞就是她的港湾。

历尽千帆,始得相求。2018年7月14日晚,付子妃在东莞玉兰大剧院第一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枫桥夜泊——付子妃古筝专场音乐会》。许多观众从无锡、石家庄等地远道而来,音乐会现场坐得满满当当。

图片

付子妃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父母一直认为音乐只是切入世界的一个角度,不需拘泥于把音乐达到顶峰,不用永远去挤着一个赛道,不要做一个匠人,而应该是做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懂得怎么品味生活,再让音乐参与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这些话,如今早已成为付子妃对音乐追求的信念。

新加坡留学回国后,付子妃在东莞受邀举办古筝科普讲座,在松山湖、长安等镇街陆续开展。每次讲座,她都从古筝的历史渊源讲起,梳理古筝琴弦、曲调与地方派系的特点,再到古筝艺术在世界中的发展和融合,希望听众们对古筝能建立起基本的框架性认识。“不只是传播音乐文化,也让大家有更坚定的民族信仰。”

图片

付子妃在松山湖开展名曲赏析活动。

点燃音乐的灵魂,再以丰富的文化滋养,以有力的支持推动,最后反哺、共建“音乐之城”。

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讲座、活动,东莞积极培养了优秀的民乐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为东莞的民族音乐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民乐的普及和发展。付子妃就是其中的一员。

到如今,音乐已经不再只是热爱,更是一种责任感。此次获评第二届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付子妃既感到意外,又十分感恩。她计划明年在东莞举办第二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以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莞香”为题材创作,以音乐为谋,让莞香之音走向世界。

图片

付子妃受邀举办古筝科普讲座。

在这座“青春之城”,有着无尽的宝藏亟待传统与潮流的碰撞。高亢嘹亮的客家山歌、富含情感的木鱼歌、纵情表达的本土原创摇滚乐、高雅而富有美感的重唱组合……各式各样的音乐在东莞“百花齐放”。

时代发展需要艺术的推动,城市建设也需要艺术的滋养。流动、开放、包容构筑起东莞这座城的文化品格,烙印在年轻人的心中。付子妃与这座城市共生共长,她的音乐之路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梦想,更是东莞文化强市的体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她将继续用筝声编织东莞的故事,让世界听见“青春之城”的心跳,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璀璨的未来。

统筹:梁锦弟 李晓艺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李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