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田渭法
30年前,我刚去卫生部《中国卫生》杂志浙江办,因杂志发行、编稿、开会,陪同领导常去市、县转,绍兴市是我喜爱去的地方,因为这座文化名城是我读书、进修又去市局帮助工作的地方。那时候绍兴市卫生局长姓杨,名周明,是我诸暨大西同乡。他1946年出生,应店街灵山村人,1962年考入诸暨中学高中一班,1964年考入军校。上世纪80年初任师政治部副主任时参加过自卫还击战。大校转业后先在绍兴市政协,一年后的1994年任市卫生局长。2003年,他又回到政协任提案委员会主任,然而同年7月他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以总队长的身份带领浙江援外医疗队赴马里。
夏天的绍兴水乡异常燠热。傍晚,缕缕月光透过树枝倾泻路旁。夫妻俩一边摇着扇乘风凉,一边悄悄说着话。妻子嘟哝着说:“都虚岁59了,怎么还叫出国,带个医疗队去外国?”
杨局长劝慰她:“是省委、省卫生厅的决定!必须去!”
……
妻子当然能理解,为丈夫摇摇扇,“那你一定要带领好,首先做到以身作则!”
7月23日,杨总队长和30位队员们抵达了巴里巴科。
马里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面,气候酷热;还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靠国际援助维持。援外医疗队在马里设有三个医疗点,分别是卡地、锡加索和马尔格拉。这些医院在当地虽然也有一定知名度,但医疗条件较差,缺医少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在国家级医院——卡地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的9个灯泡只有3个可以亮,手术台上锈迹斑斑,摇手柄无法转动,手术床上的海绵垫也千疮百孔布满血迹。简陋的手术室没有什么消毒设施,根本谈不上无菌条件。而县级医院——马尔格拉医院的急诊室里,只有一张破桌子和一张破椅子,连张简单的病床也没有。
在各个医疗点,医疗队全面参与急救任务、主要手术和患者的日常治疗。刚到马里的那段时间,由于危重病人多、急救病人多、手术病人多,医疗队员们经常整日整夜不能休息。可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论是我方值班还是马方值班,只要急诊病人一到,我国的医疗队员都会迅速赶到现场,参与救治,全队医生没有一个叫苦的。
医疗队员把马里的医疗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服务中去:马里的艾滋病、肝炎、结核病患者多,且并发症严重,但队员们迎着困难前进,没有任何怨言;对治不起病的患者,医疗队员们往往会倾注更多的爱心,除了为他们提供必需的药品外,还把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保健药品和营养品送给他们;内科、针灸科日常病人很多,医生们常常超时工作,但始终热心、细心、耐心、精心地为病人服务……
在马尔格拉医院,当地只有4名医生,急诊都由我国医疗队员处理。每有突发情况,队员们都二话不说,立即赶到手术室,赢得当地医院、病人及家属们的一致称赞。
2004年11月12日,马尔格拉医疗队收治了一位从一百多公里外送来的名叫FANDAR(法红达)的产妇。当时产妇前置胎盘并发大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母子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即手术。但医院只有一间可做腹部手术的手术室,当时还正在进行一台高龄病人的多发性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唯一的一名麻醉科医生也在手术现场忙碌。在这种情况下,医疗队员火速动员一切力量,不到15分钟就开辟出一间可做腹部手术的手术间。正身患疟疾卧床休息的妇产科医生周丽仙,听到此事顾不得自己的病痛,立即赶到手术室。由于情况紧急,那名麻醉医生也不得不穿梭于两台手术间照顾病人。
经过大家一个半小时的抢救,终于使产妇转危为安,保住了母子二人的生命。事后,产妇家属专程到医疗队感谢,一再说:“是中国医生无私的付出给了母子俩第二次生命。”
两年里,队长杨周明始终与医疗队员们一起冲锋陷阵,携手并肩应对困难。在马里,患艾滋病的患者很多,队员们在工作中时刻都要面临感染的危险。
一次手术中,锡加索医疗队妇产科医生沈美娟的眼睛被艾滋病人的血溅到,马方助手劝她暂停手术先去冲洗,但她却没有惊慌退却,一直坚持做完手术。术后,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洗漱间冲洗了一个多小时。此时恰巧家人从国内来电话,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她请队员转告,她仍在手术中。她对大家说:“当时心里很怕,但面对病人,我代表的决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中国医生。因此,我绝不能停止手术丢下病人!”在那段时间里,看到沈美娟承受着极有可能被感染的痛苦与压力,杨周明和队友们都忧心忡忡。队员们一下班就陪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杨周明也积极想办法,以防万一。后来,经过几次检查,确定没有被感染,大家才松了口气。
医疗队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2004年他们在三个队开展了评比新技术新项目奖和援外医疗工作先进的活动,鼓励队员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全体队员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多层面开展技术比赛,提高了医疗水平,扩大了中国医生的影响。从各队年终上报的新技项目看,24名队员参与的42个项目获得了院方和病人的肯定和赞扬。
卡地医疗队8名医生都开展了新技项目,如骨科医生开展了持续缓慢性胫骨延长术:18岁女孩SITANJALLO,因幼年患病导致右下肢缩短短6.5cm,跛行明显,要求手术延长患肢以恢复正常步态。经过仔细考虑决定进行这项手术。卡地医院院长对此也很感兴趣,特地约好时间和中国医生同台手术。经过六个月的持续延长和四个月的矫形手术的恢复,病人的两下肢已完全等长,通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就可以恢复正常步态。女孩非常高兴,拆除石膏这天,特地穿起了她最漂亮的衣裙拉着骨科医生一起拍照留念,她要把照片拿给她的亲戚和朋友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从布基纳法索国家来的男性病人MOUSASARAGO,34岁,进食困难,极度消瘦,体重只有三十多公斤。曾去过国内外不少大医院,均被告知无法医治。绝望之时听说马里有中国医生可以医治,辗转来到马里求医。中国外科医生诊断他为严重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是唯一可以挽救生命的手段。外科医生在医院无法输血的情况下,自制特需器材,经过各方准备,在高位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胸行食管下段贲门成形术。这是卡地医院第一例胸腔内食道手术。术后10天病人康复,临行前一定要和挽救他生命的医生合影留念。
马尔格拉医疗队外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协作开展了胰腺体部巨大囊腺癌治术。这类手术该医院从来没有开展过。当病人来到医院时,腹部隆起,腹胀腰酸。经探查,发现后腹部30×20×20cm肿瘤。两位医生经过充分准备后进行手术,切开腹部,分离胰尾胰体,离断胰腺,历时两小时终于切除了胰部肿瘤。术后引流止血抗感染,2周愈合。病人及其家属十分感激。
两年中,医疗队外科、骨科和妇产科医生在马方医院医疗设备落后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展了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如:肝癌切除、巨大脾、甲状腺肿瘤切除、巨大晚期乳腺癌、子宫肌瘤、肩胛骨肿瘤切除、复杂性尿漏修补、宫颈癌盆腔清扫、人工股骨头置换等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其中:肝癌切除、肝修补术、乳腺癌和胰腺肿瘤切除是我队到马里首次开展的。
马尔格拉医院一位从远离医院600公里外的莫普提来的叫DIARRO(第阿诺)的病人患肝右叶巨块型肝癌,腹部疼痛异常,年已75岁。病人家属迫切希望中国医生给其手术。在医院没有氩气电刀和监护仪的情况下,我方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和麻醉师反复研究方案,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成功。家属高兴地说“中国医生好”。病人出院时,其家属一定要与中国医生合影,并诚恳地请中国医生去她们家作客。马里电台在新闻节目中先后3次播放了这一首次实施的手术,国内健康报也作了报导。
两年中,杨周明带领医疗队员克服各种困难、尽心尽力地为马里的病患服务,共完成门诊121455人次,急诊9718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970人次,手术5303人次,住院13049人次,中医针灸59573人次,守纪、安全、团结、圆满地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并妥善处理了与马里政府、医院院长及广大马里医护人员的关系,为中马友谊做出很大贡献。“我为我的队伍感到骄傲!”杨周明感叹地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杨周明回忆说,他一生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在老山前线,看到战士们不怕苦、不怕死蹲在猫耳洞里时;第二次就是在马里,看到队员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惧风险,毫无怨言,默默奉献……
2年后杨周明和30名援外医疗队员返国,国家卫生部根据他们先进事迹,评为全国援外先进集体!
杨周明,你是暨阳好儿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