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内蒙古|把老百姓的农特产品变成真金白银

央广网巴彦淖尔11月18日消息(记者魏全民)产业兴旺,社会繁荣。在这个基础上,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模式,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渡口镇新地村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探索振兴之路的典范。

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新地村不仅注重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更着力于新业态的培育和新领域的拓展。他们致力于挖掘乡村独特的产业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打开市场,吸引投资,提升农民收入。

在新地村,农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种植养殖,而是向着多元化、现代化迈进。村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新型业态,打造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动,使小农户也能融入大市场。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好“棚景”带来好钱景

“与传统露天种植相比,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可以实现全年种植,不受季节的限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新地村党支部书记李云飞介绍道。

为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新地村先后争取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000亩,建设钢架大棚420亩,每亩承包费2400元,除去土地租赁费,仅大棚承包费就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70余万元。

图片

航拍钢架大棚(央广网发 史迪 摄)

新地村积极统筹各类资源优势,配套实施一年两茬种植技术,主要种植网纹蜜瓜、贝贝南瓜、朝天椒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可实现每年分红4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务工增收达200余万元。同时利用东地社、新地社、天星泉西社多年制种经验,打造新地村制种基地,与制种企业洽谈,将晾晒、脱粒、烘干、初期包装在本地完成。一方面合理利用晾晒场、地磅、仓储库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部分村民可通过打工增加收入10000元。

“方寸地”解密“致富经”

新地村因地制宜,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思路,充分整合全村半劳力、弱劳力资源,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导全镇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块,发展果蔬种植、庭院养殖等,让庭院多点开花变为“增收宝地”。

村民李长青是远近闻名的勤快人、种庄稼的行家里手,勤劳本分的他,利用自家房前的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一年庭院收入就2万多元,家里院里,鲜花绽放、瓜果飘香、蔬菜满园,是磴口县“美丽庭院”示范户。

图片

磴口县渡口镇新地村李长青家“庭院经济”一角(央广网发 魏竹彦 摄)

此外,新地村积极探索“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能手+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在房前屋后“方寸地”“荒废地”上下功夫,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家庭牧场等。在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的同时,减少了土地浪费。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出村进城

“我们新地的伯格网纹蜜瓜,闻起来奶香馥郁、味甘如蜜,吃起来香甜软糯、多汁多肉,号称‘蜜瓜届的哈根达斯’,亩产可达到7000斤,每斤4元”。村党支部书记李云飞讲得眉飞色舞,直播间的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而在新地村党群服务中心外,一个个蜜瓜在大棚采摘后被运送到这里进行包装,工人们分工合作,按照撕盖瓜纸、剪吊瓜绳、修剪瓜把子、初步登记称重、分选、系蝴蝶结、贴果标、套网套、装箱等流程,形成一体化包装流水线。

图片

磴口县渡口镇新地村直播带货现场(央广网发 史迪 摄)

近年来,新地村努力探索“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电商配套生产设施、直播间建设,依托助力乡村振兴全媒体传播行动,推介家乡好物。并通过“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等方式参与直播,对新地村种植的番茄、辣椒、玉米等农产品进行介绍和推荐,有效拓宽特色农产品销路,把老百姓手上的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也让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出村进城,为助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