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创办于2021年9月,学校占地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6个年级,共计30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1500名,教师75人。办学三年来,学校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理念,将“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校训,以“深耕幸福教育,打造荆楚名校”为办学愿景,对内精益求精,向外开放合作,让教师幸福从教,学生幸福求学,不断提升和扩大其办学的影响力和声誉。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一、幸福教师:幸福教育的实施者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关注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组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并每年隆重举办表彰大会,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年级组、教研组、科室、党员、班主任、教学能手及团员等给予表彰与奖励,以此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学校心理咨询室全天候向教师开放,内设有按摩放松椅,老师们可以在此享受音乐与全身按摩,有效缓解工作压力与疲劳。在特殊节日里,学校还为老师们精心准备惊喜与关怀,如“三八”女神节时,学校领导班子为每位老师献上鲜花与奶茶;青年节则举办“幸福甜品会”手工制作比赛;教师节则组织前往风景如画的松滋洈水风景区及三峡千古情进行团建活动。每周三放学后,学校功能室也向老师们开放,有的在舞蹈室翩翩起舞,有的在羽毛球馆一展英姿,有的在音乐教室引吭高歌,还有的在国学室挥毫泼墨。这些活动不仅为老师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与幸福感。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团体是一支平均年龄在34岁的年轻队伍,为了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启动“青蓝工程”,为每一位青年教师聘请业务能力强的师傅。学校成立了“星青研”教师成长中心,定期邀请教育界的专家名师来校讲座,并向青年教师赠送教育书籍和字帖,鼓励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练字的习惯,并将学习笔记和练字成果拍照上传研修群,互促互学。此外,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赛事,如“点信息技术之灯,亮智慧教育之路”课件制作竞赛、“阅读分享,幸福时光”读书沙龙、“立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青年教师粉笔字书写大赛及朗诵比赛等。其中,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案例《凝“新”聚力,薪火相传》已被湖北省教师队伍建设案例收录,张静老师教学设计《跳水》获国家级特等奖,王幸、刘佳等老师朗诵的经典诵读《回延安》获湖北省优秀奖,还有一大批教师在教学竞赛、说课竞赛、教学设计评选中荣获市、区一二等奖。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幸福学生:幸福教育的受益者
1.在幸福德育中润泽心灵
学校构建以“遵政治品德、守职业道德、讲社会公德、修个人美德”为核心的幸福德育养成体系。举办“一起向未来”开学典礼,新学期第一天,学生们满怀憧憬地写下新年心愿,踏上红毯,穿过成长门,通过富有仪式感的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德育的内涵。此外,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最美教室”评选活动,让每一面墙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感知艺术的催化剂。同时,开展劳动技能大赛,通过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劳动项目的比拼,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确保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落地开花。学校还特别重视节日仪式的传承与创新,元旦之际开展“庆元旦,喜迎新春”班级联欢活动,学生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带领学生探寻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组织学生亲手制作小白花,带领少先队员走进烈士纪念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2.在“五学课堂”中启迪智慧
今年5月,荆州市教育局印发了《荆州市中小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行动方案》,一场前所未有的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中心课堂,该课堂模式聚焦于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与深度融合,力求打造一个共生共长的教育环境。
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教务处引领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经过多次反复研讨与修订,最终确立了“五学课堂”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及其详尽的操作指南。全校随即踏上了新课堂改革的初步探索之旅:课前导学——潜心悟学——小组互学——交流展学——测评拓学,在“五学课堂”上,学生们时而沉浸在独立思考的宁静中,时而活跃于小组研讨的热烈氛围,时而参与到激烈的辩论中……他们自主能动,尽情展现自我风采;教师们则巧妙构思,精准点拨,引领课堂走向高效与生动。
“五学课堂”新模式在全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更新了教学观念,转而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引导、激发、启迪和服务学生的学习,成功转型为学生学习路上的伙伴与引导者。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占据了教学的主要时空,他们展现出能动、自主、深度学习的特质,课堂成为情感共鸣、灵魂塑造和思维进阶的沃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展现出充满活力、智慧火花四溅的课堂新风貌。
3.在校本课程中切身体验
学校着眼于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心构建了三级五类的“幸福之花”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同时涵盖五大核心类别,即德行之雅、思维之活、健康之悦、劳动之乐、艺术之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荆楚刺绣》以湖北地区丰富的民间刺绣艺术为蓝本,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传统手工艺的大门。教材中介绍了刺绣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它如何在色彩浓烈、构思大胆、绣工精细中流露出楚风遗韵。在非遗传承人汪宣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能系统学习到刺绣的基本针法、花色设计的技巧,更能通过亲身实践,深切体会到每一针每一线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温度。
《荆楚纸鸢》一书引领学生们遨游于风筝的奇妙世界,深入探索其制作工艺与飞行原理的奥秘。从风筝的起源、分类,到各类风筝的独特风格,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非遗传承人孙宏成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参与风筝的制作,从精心选材、创意设计、细致制作到最终放飞,全程体验了风筝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这样的动手实践,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掌握了科学知识,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味烘焙》课程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蔬菜种植》课程则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蔬菜的播种、培育与收获,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在这五大系列、近三十项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学习中,学生们将他们对幸福教育的热爱倾注于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展示之中,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4.在多元评价中快乐成长
学校将校本德育评价与少先队员成长激励机制有机整合,构建了“红领巾争章五部曲”,包括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五个环节,奖章设置分为基础章、特色章、星级章,并制定了每个月的争章细则,在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习小组整体表现及个体在团队中贡献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三、幸福家长:幸福教育的参与者
1.加强家校沟通,构建和谐关系
学校积极搭建互动平台,成立校级家委会,建立校级家委会群,定期召开校级家委会会议,共筑家校命运共同体。设置“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每周五安排一名学校领导在党员活动室专门接待家长,为他们提供政策宣讲、答疑解惑以及纠纷调解等。这些举措有效实现了家校沟通的零障碍,确保了学校信访工作的零投诉,赢得了家长百分之百的满意度。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2.加强专业引领,提升家教水平
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家庭教育”专栏,引导家长系统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学校定期召开“幸福家长慧”活动,组织家长聆听专家育儿讲座,激活家校合作共育的活力。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还会评选表彰一批“新时代好家长”,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家长群体中营造出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浓厚教育氛围,让每一名家长成为懂教育慧育儿的智者。
3.加强参与体验,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从上学到放学,家长志愿者保驾护航;在亲子运动会上,父母与孩子并肩同行;文化艺术节上,最美家长闪亮登场;家长开放日里,家长们更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见证孩子的成长……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的互动;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做幸福的家长,不错过孩子的每一次成长。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办学三载,学校成果斐然,相继荣获“湖北省阅读示范基地”“湖北省示范平安学校”“湖北省垃圾分类学校”“荆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荆州市一校一品羽毛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荆州市一校一品羽毛球推广示范学校”。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学校亦大放异彩,夺得荆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啦啦操锦标赛规定动作小学组第一名,2022年“未来杯”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九岁及以下组第一名,荆州市第六届运动会羽毛球丙组女子团体第二名,荆州市第一届青少年射箭公开赛青少年U10组反曲团体亚军。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幸福教育的核心,是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让教师幸福从教,让学生幸福求学,让家长幸福陪伴。幸福教育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愿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实践、去创新。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一定能够实现“实施幸福教育共享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景。(易翠娥)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