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失控的司法判决,有了一起重拳。
无数人都会记住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的刘燕妮法官,她是全国第一个敢于就车载数据发出疑问并判车企重责的法官。
最近一篇来源于法院的文章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刘燕妮于今年11月1日在江苏法院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车载数据缺失、事故原因成谜,网约车司机车祸身亡由谁赔?》的文章。此文讲述了一起车祸致死事故——2022年10月一名网约车司机在无锡驾驶新能源汽车时,车辆突然失控加速撞上其他车辆,导致司机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车企无法拿出车载终端完整数据,法院认定其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定该车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判被告车企向死者近亲属赔偿各项损失130余万元。
之前终端数据完全掌控在汽车制造商手里,以至于第三方企业在数据使用方面十分被动。这起案件或许是第一起因车企原因被判有责的案例,同时也敲响了车企对车辆数据安全的警钟。
这起事故的受害者,是一位50岁,具有18年驾龄、持A1驾驶证的网约车司机。2022年10月的一天,叶某驾驶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前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某处的上客点,本来正常行驶的车辆却在行驶到一处商铺密集路段时突然失控加速,在连翻撞击了多辆路边停放的其他车辆后,叶某驾驶的车辆终于停了下来。不幸的是,车辆的左前侧车体变形严重、叶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问题集中到了叶某驾驶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上。这辆车产于2021年10月,是某公司当年上市的新车型。在监控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到事故车辆在掉头后停车避让对向来车,然后车身发生颠簸,突然失控加速的过程。
交警部门专门委托公安部所属权威鉴定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并提供了包括行车记录仪视频、道路监控视频、汽车EDR数据分析及说明、车载终端TBOX数据文件、企业平台数据文件等资料供评估、分析。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经过两个月的焦急等待后,鉴定部门却没能给出具体的结论。在报告中,鉴定部门写明,涉事车辆车载终端TBOX及企业平台数据中,在事故发生时间段内大量记录项的记录值存在缺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基于目前材料无法判断驾驶人事发过程中的操控行为,故无法判断汽车失控的原因。
据此,交警部门仅出具了载明事故发生经过的证明,没能作出事故责任认定。
叶某的近亲属认为,案涉车辆车载终端及企业平台数据存在与实际运行状态不符的缺失,证明了某公司的车辆存在产品缺陷,应当由该公司承担产品生产者责任。
于是,叶某的近亲属将该公司起诉至锡山法院,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近140万元。
而该公司则认为,车载终端数据缺失不属于产品缺陷,车载终端不参与车辆运行控制,车辆也不存在自动驾驶功能。其认为,车载终端数据缺失与车辆失控、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当驳回叶某近亲属的诉讼请求。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发布了GB/T 32960,该标准对车辆数据信息采集、企业平台数据传输的范围、频次以及通信异常时的处理皆有明确规定,并在同年11月11日转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出厂后的全生命周期,都必须遵循该标准的要求,通过车载终端、企业平台对整车及其他关键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记录、监测、管理。涉事新能源汽车系2021年生产,事故当天,车载终端在碰撞发生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内,包括“车速信号”“制动信号”“加速踏板开度”等大量数据缺失,不符合GB/T 32960的要求,应认定为产品存在缺陷。
法院还认为,车载终端功能异常,大量数据缺失,就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去排除车辆运行存在问题的可能。在此情况下,除非厂家提供其他证据证明整车及各零部件运行状态良好,或事故系因其他原因导致,否则应推定缺陷产品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向原告叶某近亲属赔偿130余万元。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议题。
车载数据终端在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功能包括定位、通信、安防报警以及数据传输等。车载终端通过集成定位和通信功能,能够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管理。它不仅可以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查询、区域查车、实时监控跟踪、轨迹查询和回放等功能,还支持自动调度和人工调度,从而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和时间。
此外,车载终端还具备安防报警功能,包括剪线报警及远程安全断油、断电保护等。它可以通过预留的RS-232和RS485接口外接多种设备,如计价器、摄像头、麦克风等,提供丰富的扩展功能。车载终端的设计通常隐秘,并且具备电池备用电源,以确保在无电情况下也能进行报警。
随着技术的发展,车载终端的功能不断扩展。一旦车载数据终端信息缺失,不仅会让用户缺失安全感,而且会降低用户对车企的忠诚性,最终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用户流失。同时,车载终端、企业平台对整车及其他关键系统运行状态的记录功能如果出现问题,或厂家对数据做手脚,均无法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