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市民“钱袋子”12年,反诈“卷王”的那些缺憾和确幸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余城圆

你能想象吗?12年前,初入警队的何先文去单位报到的路上,竟问了一个让老前辈猝不及防的问题:“刑侦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传媒专业出生,半路从警,原本梦想成为“警界大导演”,却阴差阳错进了杭州刑侦支队。

从警12年,他每天都在和老百姓的“钱袋子”打交道。

图片

受访者供图

如今的他已成长为杭州刑侦的骨干,今年9月还受公安部刑侦局之邀,参与新版《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实施细则的起草。

回忆当年的对话,何先文有点哭笑不得。

“你现在知道刑侦是干啥的吧?”坐在对面的潮新闻记者赶紧追问。

他沉思了一秒回答——我对刑侦的理解,全部藏在这些缺憾和确幸里。

缺憾:案子破了钱却追不回来

说到缺憾,哪个刑侦民警没有?

去刑侦支队报到的第一天,何先文被分到了反侵财大队,负责打击盗窃案件。

彼时正是盗窃案件高发的年代,他跟着支队老前辈们破获了不少重大案件。

有一起他印象很深:那一年杭州城西一农居点接连发生百余起入室盗窃案件。

受限于当年监控条件,警方尝试了多种方法,均未能找到嫌疑人,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看着不断有住户财物被盗,何先文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挖出这个“毒瘤”。

于是,他调出无数资料一一比对,夜以继日地找,还真找出了嫌疑人。

很快,案子破了,嫌疑人被抓现行,小区恢复了安宁,唯一遗憾的是那些被盗窃的财物,销赃的销赃,挥霍的挥霍,追回的所剩无几。

图片

办案中的何先文 受访者供图

几年后,滨江某小区连发数起入户盗窃案件,留下的线索依旧极少。

何先文仔细查看所有案件,脑子里很快闪现出一个嫌疑对象:之前盗窃城西农居点的那名嫌疑人。经过分析比对,果然就是他,

最终的结果也和之前一样,人被抓了,案子破了,被盗财物无法追回。

这些就是何先文的缺憾。

那些年,何先文参与破获的盗窃案件,有成功追赃挽损的,也有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全追回的。这些案件总是在催促着他破案快一点,再快一点。

这些年,随着刑事打击和治安防控力度不断增加,盗窃等传统侵财案件逐年减少。2020年,何先文转换“赛道”:来到杭州反诈中心,负责全市反诈预警劝阻工作。

图片

受访者供图

接触反诈后,何先文见过不少悲剧:有人被一个电话骗走数百万购房款,有人一夜之间负债几十万,还有人因被骗付出生命的代价……

时隔多年,这些事总是浮现在何先文眼前,加深了他的对反诈工作的理解:每开展一次劝阻,都有可能挽救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

确幸:挽损背后的累与值得

不想再有缺憾,所以何先文一直很拼。

刑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徐斌曾与何先文合作破过多起重大案件,谈起这位“老搭档”时竖起大拇指,“他对谁都很和气,唯独对案子很较真,破了案还不停复盘。”

反诈中心的搭档徐佳怡也细数了何警官的众多“卷王”特质,研究数据仔细、工作要求高、手机24小时待机……

图片

何先文在劝阻 受访者供图

对此,何先文的回答是:我们不卷,怎么行?

说起他现在从事的反诈预警,是反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预警下发越多越精准,劝阻工作开展越及时越到位,才能尽可能多地阻止群众被骗。

所以,何先文总是一刻都停不下来,不仅上班时间“卷”,连下班开车回家路上,或是周末在家陪双胞胎女儿,也总是时不时停下来,拿起手机继续干活。

他在忙什么?

每天要保障从早到晚不停下发的预警指令顺利落地;要督促劝阻人员争分夺秒与骗子抢时间;还要及时检查劝阻结果,确保将潜在受害人劝醒劝透……

问他累不累?他说累,但值得。

这次采访前不久,正在单位加班的何先文偶然发现有辅警与潜在受害人沟通不畅,便上前询问,但对方答非所问。

何先文意识到可能有隐情,与对方拉开家常,一步步引导说出实情,最终保住潜在受害人27万存款。

得知劝阻成功的那一刻,何先文感到无比轻松。

图片

何先文在指导基层民辅警开展反诈工作 受访者供图

刑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金燕告诉记者,这些年何先文还做很多事都与反诈有关。不断完善反诈劝阻标准话术和流程,提高基层劝阻人员成功率;主动承担涉诈“两卡”惩戒认定工作,联合通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累计惩戒近万名非法买卖、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的人员,切断诈骗分子的作案渠道……

在何先文与全市反诈民警的努力下,杭州全市高居不下的电诈案件发案出现“拐点”,发案数和被骗金额逐年降低。

“从当年的传统侵财案件到现在的电诈案件,犯罪手法不断升级,无论任何时间,我们都不能停下追赶的脚步,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是一场未竟的持久战,我不希望留下缺憾。”看来,何警官还要继续“卷”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