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道上的“硬核”大爷

全文3336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71岁的李战哲坚持跑步58年,成为马拉松六大满贯跑者之一,他的坚持激励着其他老人勇敢尝试马拉松。

0264岁的刘德全在跑步中收获健康和快乐,一年参加了近30场全程马拉松,成绩不断提升。

03李战哲通过分享跑步日记,带动更多人参与跑步,他提醒老人跑步要量力而行,安全为先。

04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升,越来越多老年跑友在马拉松项目中展现出色成绩。

05专家建议,老人跑步要循序渐进地加大强度,做好热身和拉伸,选择安全、平坦的路面和合适的跑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年过花甲还能跑马拉松吗?近年来,马拉松热度持续走高,不仅是年轻人,不少花甲、古稀老人也活跃在马拉松赛道上,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耐心,创造着一个个超越年龄的奔跑传奇。

71岁的李战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坚持跑步58年,步入花甲之年,他相继参加了六大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并顺利完赛,成为中国大陆第六位马拉松六大满贯跑者。李战哲的坚持和热情也在激励着其他老人勇敢尝试并爱上了马拉松:64岁才正式“开跑”的刘德全,一年就参加了近30场“全马”,获得好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健康和快乐。

图片

坚持:奔跑58年 跑量超过20万公里

清晨530分起床,6时出门开跑。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71岁的李战哲已经认真做完热身,开始了他每日的“功课”:跑步。穿着一身运动服的李战哲精神抖擞,身姿挺拔,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的力量。

无论是大年初一,还是暑热冬寒,李战哲每天都会坚持跑步,风雨无阻。在跑步的途中,李战哲总能遇到些熟悉的面孔,他们在擦肩而过时,总会亲切地喊上一句:“李老师,加油!”

李战哲喜欢从家出发,沿着西长安街、公主坟、航天桥、海军总医院、钓鱼台一路跑,再回到二七剧场附近的家中。“这条线路平坦开阔、红绿灯少,非常适合路跑。”李战哲说。

除了独自跑步,李战哲还会跟着跑友们一起训练。1110日早晨,李战哲就和北京239跑团的年轻人们一起跑完了22.29公里。李战哲介绍,这个跑团可不一般,跑团成员都有一定的跑步基础,以80后、90后为主,他是其中唯一的50后,却在这群年轻人中毫不逊色。“跟着年轻人一起跑步,我也感觉更年轻,更有活力了!”李战哲笑着说。

如今,李战哲仍坚持着每天不少于10公里的跑量,平均配速保持在每公里5分多钟。跑步结束,拉伸完他还要再做320个快速半蹲和120个俯卧撑。此外,每周他还要完成一个半程马拉松并进行一次间歇跑训练。

图片
李战哲在进行跑步训练(李战哲为右一)

13岁开始晨跑至今,李战哲已经坚持跑步锻炼半个多世纪。李战哲保守估计,自己的跑量已超过20万公里,足以绕地球5圈。58年间,李战哲参加的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比赛超过百场,跑步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葆有青春与活力的秘诀。

挑战:克服重重困难 二刷世界“六大满贯”

退休后的李战哲对跑步的热爱有增无减。在国内参加了多站马拉松比赛后,他将目光盯上了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并开启了征战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之旅。“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是指一年一度在东京、波士顿、纽约、柏林、伦敦、芝加哥举行的全马赛事,挑战它们可以说是全世界跑者的梦想。我希望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开阔眼界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中国老人的精神面貌。”李战哲的眼里闪烁着光芒。

出国比赛,李战哲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障碍。“当时,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中国大陆选手并不多,我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知道我要只身一人出国,儿子专门给我准备了一张纸,上面写满了通关用语和简单的日常用语,即便如此,还是会因为语言不通,遇到很多尴尬。”李战哲回忆,“就连上厕所、回酒店这种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也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在马拉松集结点准备出发,我都不知道自己该站哪个方队,只能靠指着自己的号码跟志愿者比划沟通。”

“既然出去了,就不能被语言困住。”出国的次数多了,李战哲摸索出了小窍门:在人群中寻找亚洲面孔,请求他们帮助,多问几个,总能遇到中国人。靠着同胞们的帮助,李战哲在国外打车、问路都顺畅了很多。

不光是语言上的障碍,李战哲还面临身体上的挑战。2012年,李战哲开启了他“六大满贯”之旅的第一站:东京站。“赛前,我换了双新袜子,这双袜子可把我害苦了。”李战哲说,跑到35公里时,袜子在鞋里搓成了一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很快,他的脚上就磨出了两个血泡,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速度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李战哲没有放弃,他咬紧牙关,硬生生地踩着血泡一瘸一拐地跑完了全程。比赛完,新袜子已经被鲜血染红,白色跑鞋边缘也渗出血来。不过,令他高兴的是,首站他就跑出了3小时2710秒的好成绩。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李战哲陆续完成了波士顿、纽约、柏林、伦敦、芝加哥马拉松,成功挑战“六大满贯”,且都在4小时内完赛。

图片
李战哲9月在柏林马拉松

“六大满贯”完成了,李战哲依然“痴心”不改。今年4月,71岁的李战哲开始“二刷”六大满贯,伦敦站以3小时5610秒顺利完赛;9月,柏林站跑出了3小时46分的好成绩,排名70岁组第9名,比他10年前柏林马拉松的成绩还快了9分钟。

李战哲惊喜地发现,“二刷”六大满贯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说,如今跑马拉松成了时尚,出国参赛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出发去柏林参赛,我坐的这趟航班就有50多个去跑马拉松的中国人,大家交流起来特别顺畅,同住的舍友也是中国人,跟着这些伙伴,语言障碍很容易克服。”

收获:分享跑步日记 带动更多人跑起来

“今早刷长安街跑10.14公里,用时5426秒,每公里平均配速521秒……”每天跑步锻炼结束后,李战哲总要用一段文字记录自己的跑步训练、饮食情况和简单的体会。他将这些内容整理成“跑步日记”分享在公众号和朋友圈中,到上周六已经发布了2283篇。他喜欢向年轻人分享经验,给跑友们支招、解惑,很多跑圈人都视李战哲为良师益友。

刘德全就是其中一位。刘德全退休后,由于总是刷手机、用电脑,他的肩周出现了问题,胃肠道也不通畅,作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士的他意识到自己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中。在一次跑步活动中,刘德全认识了李战哲,他由衷地感慨:“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我看来,李老师是超过70岁最帅、最有魅力的跑者。”刘德全发自内心地佩服李战哲生龙活虎的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李战哲会经常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训练细节给刘德全。受到李战哲的鼓励,刘德全也有了跑步的想法。

从最初的3公里、5公里,逐渐延长到8公里、10公里,再在跑友的带动下尝试15公里,刘德全一发不可收地“上瘾”了,他越跑越远,越跑越有劲儿,甚至觉得不跑步浑身不舒服。

20227月开跑,经过一年的锻炼,刘德全发觉自己可以挑战全程马拉松了。去年6月,他给自己开启了“集训”。在李战哲等跑圈前辈的指导下,他精心调整饮食,优化跑步姿态,不断突破自我。去年六七八三个月,他就跑了960公里,配速和耐力也在不断提高。

去年1029日,刘德全在成都马拉松赛场上迎来了自己的首秀,并以4小时516秒的佳绩跑完了全程。此后,他又陆续参加了武汉、贵阳、沈阳、太原等多场马拉松比赛,一年的时间里,刘德全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截至今年1110日,他已经跑了28场全程马拉松、5场半程马拉松。

通过跑步,刘德全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退休带来的失落感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足和快乐。“我现在的日常起居都是在围着马拉松转,生活作息规律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更好了,胃肠通畅,面色红润,肩周炎也得到了缓解。”刘德全说。

图片
刘德全顺利完赛南昌马拉松

不仅是身体和心态上的变化,刘德全还因为跑步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跑圈的朋友们都很积极阳光、热爱生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一旦谈起跑步,总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我们相互分享跑步心得、交流运动经历,每天有聊不完的话。”刘德全说。

“人不要给自己设限,很多老人退休后,认为自己年老体衰,整天郁郁寡欢。我从64岁才开启了跑步之旅,如果不跑马拉松,我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跑这么远、这么久。我的目标是平安、健康、快乐地跑到99岁。”刘德全说。

看到自己的“跑步日记”和日常分享鼓励了更多老人加入跑步的行列中,李战哲也感到非常欣慰。“很高兴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他人在跑步中寻找快乐和满足,这对我来说,也是无比宝贵的回馈。”李战哲说。

提醒:年龄不是桎梏 跑步安全为先

1027日,在首届北京海淀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退休教授潘仲英以5小时018秒的成绩,完成了他的第73场全程马拉松赛;2022年北京马拉松的赛场上,时年86岁的张顺6小时1651秒完赛,成为比赛最后一位关门选手;合肥有一对“知名度”很高的夫妇胡应福、王章敏被称为“跑马伉俪”,这对年龄相加超过160岁的老人,已经一起跑过上百场路跑赛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平均寿命、身体机能等也在提升,越来越多老年跑友的跑步故事在跑圈流传开来。根据2023年度中国田径协会《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公布的数据,在马拉松项目中,年龄分布在60岁及以上的男性跑者占比为2.72%,女性跑者占比为1.2%。同样,来自中国田协“蓝皮书”的数据显示,上岁数的马拉松选手比常人想象得更“能跑”:在2023年的统计中,6064岁男子马拉松项目平均成绩为4小时1950秒,比2529岁男子马拉松的平均成绩仅落后121秒;6064岁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平均成绩为2小时756秒,甚至比2529岁男子半程马拉松的平均成绩快120秒。

李战哲提醒,对于想要加入跑步行列的老人而言,跑步要量力而行,安全为先,控制好强度和时间,感到不适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地加大强度;跑步前后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防止肌肉拉伤;可以选择在公园等安全、平坦的路面上跑步,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保护膝盖和脚踝。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师悦